沈丽 曾海娟
摘 要:职业核心素养是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必备职业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全面了解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现状,对教育实践提供可靠依据,设计企业问卷和学生问卷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提出具体实践意见。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职制造类专业;职业核心素养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企业的智能化升级使得人才需求出现了新的增长焦点——职业核心素养。本研究语境下的职业核心素养初步界定为: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为适应个体全面提升、职业岗位发展以及智能制造时代社会进步需要,在胜任制造业领域相关职业或工作岗位时所需要的必备职业品格和关键职业能力,包括了从事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情感、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品质、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等,具有更实的专业性、更强的迁移性以及更高的复合性等特征。加强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提质增效,有助于推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本次调研是开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项课题《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项目组成员针对性地设计了“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调查问卷,并分为学生问卷和企业问卷两部分,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职业核心素养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教育主体的培育现状,明确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的用人需求,剖析目前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困境,为学校进一步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校园活动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培育路径探索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有两份调查问卷,其中,高职学生的问卷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的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等制造大类专业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97.5%;学生卷的调研样本有效填写人次195次,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83人,占总人数的42.6%,电气自动化专业43人,占总人数的22.1%,数控技术专业47人,占总人数的24.1%,其他专业22人,占总人数的11.2%。具体人数概况分布见表1。
受访企业方面,项目组依托学校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平台,邀请了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集团、铁木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无锡国盛精密磨具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代表完成了问卷调查,受调研单位包括了国有、民营、三资等各种企业类型,涉及到通用设备制造业6家、专用设备制造业8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家、其他行业2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40份,收取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97.5%,其中具体所属行业分布见表2。
三、调研内容分析
本次调研所采用的问卷是项目组根据后期研究所要探索的方向与核心,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以及咨询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并发放的。项目组从智能制造型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反馈等方面入手,切实弄清当前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现状,为下一步如何推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做出积极探索。其中,学生问卷设计涵盖了学生基本情况、对职业核心素养的认知、对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需求期望三个部分,共计23题;而企业问卷设计涵盖了企业基本情况、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用人需求以及培育建议三个部分,共计20题。两份问卷均有单选、多选、排序以及问答等多种调查题型,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卷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关于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呈现的职业核心素养总体情况,企业与高职学生评价不一致
如表3,企业人员在回答“您认为当前高职学校的培养的制造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总体情况如何”时,只有19位受访者的认为目前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很好”、“较好”,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受访企业代表对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不高。
如表4,学生对类似问题“你认为你现阶段所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是否达到了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回答,共61.5%的人选择了“完全可以”、“勉强可以”,可以看出,学生总体对自身职业核心素养状况较为乐观。
(二)关于制造类企业对员工职业核心素养的需求认识情况,学生与企业存在差距
调查中,在问到“你认为职业核心素养哪个方面最重要”时,企业更看重的是职业情感道德、理想信念以及心理品质等隐性职业核心素养。即使在调查“随着企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企业最看重制造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哪些方面的职业核心素养”时,受访企业选择最多的仍是这三个因素。而学生问卷统计数据排练前三的是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情感道德。可以看出二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三)关于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制造类专业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用人需求有共性
调查中,在问到“智能制造背景下贵单位对高职制造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具体要求有哪些?”项目组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对企业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将出现频次较高的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需求进行提炼,主要包括了工匠精神、创新能力、主动学习、积极职业心理、信息技术素养、系统性思维等六个方面,具体统计数据见表7。
(四)关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认知状况
当问及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时,所有受访学生都意识到未来工作中具备较高的职业核心素养非常有必要,而且还很重要。其中,165名学生想主动提升职业核心素养,占85%。
关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受访学生更多倾向于实习实训,而课程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选择的人较少。可见,当前课程教学没有能有效地融合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尤其是思政课程更是没有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隐性素養。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课程教学中的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无济于事,相反64%的学生认为如果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课程对职业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因此,基于课程教学的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还是大有可为的,尤其要充分挖掘高职思政课程中的有效因素,提高职业核心素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调查中,企业和学生都认识到职业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对于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更关注职业核心素养哪些方面的回答,学生和企业存在偏差。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更强调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心理、信息技术素养、系统性思维等。而在培育路径方面,无论受访学生还企业都普遍认为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建议
加强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观诉求,更是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隐性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尤其要重视培育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锤炼积极的职业心理品质等。作为高职院校不仅要厘清制造类专业人才职业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探究其培育的价值意义并分析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更要探索具体培育路径,从而拥抱智能制造革命。具体地,高职院校应该从课程教学以及校园活动等方面着手:可以开展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研究,抓住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心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水平;可以从学生社团、校园活动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背景下加强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广大职教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着眼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不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朱克力.读懂中国制造2025[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89,279-304.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19号.
[3]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EB/OL].(2017-02-24)[2020-06-2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6/c5500114/content.html.
[5] 唐小俊.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及培养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7(90):70-73.
[6] 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03):72-7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2018SJSZ79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丽(1988- ),女,江苏泰兴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職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曾海娟(1970- ),女,江苏靖江人,教授,教育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