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2020-12-17 09:30郑功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化工管理 2020年34期
关键词:危险源排查隐患

郑功(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重大事故起数、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伴随着新产业、新领域的发展,形成了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交织叠加的状态,造成非传统性高危行业领域的事故频发。特别是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和三门峡市河南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的问题。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解决 “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由临时措施向长效机制转变。

1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生产相关概念不清、风险辨识不具体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性工作就是风险辨识,参与辨识的一线岗位员工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危险源、风险、风险点和隐患的概念理解不清,只能机械性地参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从理论性层面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总体概括性分类,未能有效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辨识,危险源辨识也就存在思路不清、描述不统一、深度不够等问题。甚至在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事故类型的分类时,员工也常把事故类型误认为危险有害因素,最后也就难以形成高质量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

1.2 重视程度不够高、全员参与未落实

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工作推进迟缓,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现象,甚至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给企业带来精神、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压力和负担。企业仅组织召开中层领导培训会,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编制一套没有实际意义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文件,既没有体现全员参与,也没有做到全覆盖,更谈不上结合企业实际,除了劳心费力,毫无成效。亦或是将建设任务委托给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保姆式”帮扶工作,仅依靠第三方机构人员进行编制,而作为生产一线岗位的员工没有做到全程参与企业安全风险的辨识与评估等工作,员工也就不了解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及其危害后果,更不能做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形成的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了体系建设与企业实际严重脱离,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1.3 未能实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有机联系

由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是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低等原因,企业员工不具备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未能结合自身实际灵活掌握应用相关标准规范,对风险分级的方法理解不准确,导致风险点确认、风险分级、风险管控措施等工作内容定性不准,所形成的风险管控清单缺乏具体性、全面性。风险管控清单中的管控措施也未能作为隐患排查清单内排查内容及标准,导致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割裂开来,失去了风险管控指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作用。

1.4 隐患排查治理未落到实处

企业制定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清单,但未能实施分层级、分专业、按频次进行隐患排查,甚至脱离这个清单,仅仅依靠几名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制作一个简单的检查表,没有统一的检查标准,检查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致使检查出的隐患质量和数量大打折扣,大量现场隐患问题没有及时发现。

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策

2.1 理清风险辨识相关概念

进行风险辨识,首先要搞清楚危险源、风险、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和隐患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认定不清将会导致辨识分析有误。所谓的危险源就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1];而风险点是指存在较大风险的某些具体部位、设备设施、区域场所等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

风险辨识即为危险源识别,它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如图1所示。隐患即为失控的危险源,一般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方面,概念明确后就要分析安全、危险源、事故隐患和事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2]。

图1 危险源辨识

图2 安全、危险源、事故隐患和事故关系图

2.2 加强全员培训,落实全员参与

一线岗位员工是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的主体,也最熟悉掌握岗位中每一项作业活动和每一台设备设施、对存在的各类风险最具有辨识能力和防范经验。一线岗位员工的文化知识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也不尽相同。要分层次、分专业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辨识分析及管控培训教育。通过开展全员培训教育,提高员工识别风险和管控风险的能力,最终形成全面具体的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2.3 建立隐患排查“一岗一清单”和闭环管理机制

通过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不同管控级别的隐患排查清单,做到“一岗一清单”,解决了员工不知道“查什么、怎么查”的难题,使隐患排查工作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本企业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隐患。既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和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也要实现隐患治理的“五落实”,即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预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2.4 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

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企业通过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风险辨识与分析、风险评价、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和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结果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确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清单中的风险管控措施即为隐患排查的内容,即隐患排查清单。实现了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分级管控的进一步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从管理、制度、技术和应急等方面,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和验证各类风险辨识、评估的全面与准确性,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补充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现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5 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岗位人员信息库、设备设施库、作业活动库、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清单、风险巡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库,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意在提高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质量,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危险源排查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