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翟宝玲
类比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对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有利于促使学生从单一对象向多个对象延伸,有利于深化他们对有关数学概念、规律、性质等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了数学知识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类比教学思想是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备课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后续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课前备课环节,可以使小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诉求,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备课中对其他一些有关的优秀教案进行仔细研讨,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用的各种教学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处理。在小学数学课前备课教学环节中,如果可以灵活地渗透类比教学思想,那么可以使教师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情况,具体就是对比分析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从中选出最适宜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促使他们积极自主地融入类比教学活动中,最终使得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实现培养类比习惯的目标。
例如,在《小数乘法》教学期间,为了提升该部分数学知识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导入类比思想。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与掌握小数乘法的有关技巧与方法,并指导他们可以初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小数乘法方面的一些基础数学问题。学生基于类比思想的相关要求,教师可以将整数乘法作为导入内容,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找出二者的异同点,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类比结果,深化他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质量,教师平时也要注意积极地参考和分析一些网络上的优秀教学课件,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的备课方法、思路与文件等中的精髓,持续丰富类比教学的具体开展形式,以便使小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切实体会到类比思想的有用性,这样就可以借助备课向学生渗透类比思想,对提升他们的类比思维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在将类比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期间,影响引入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类比场景,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思维能力还没得到有效发展,所以无法基于抽象知识完成类比推理和论证分析。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高类比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立足于情境创设视角,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类比情境,具体就是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将需要进行类比分析的数学知识点融入一些具体的场景中,直观展现给学生,以此增加数学知识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类比分析的难度。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为了提高类比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化情境创设的方法。比如,在学生初步掌握圆柱体积与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准备水平仪、罐头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锥状或圆柱状物体,以此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之后从圆柱部分知识教学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类比圆柱与圆锥两个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异同点,最终可以使学生通过类比分析,牢固地掌握圆锥体积与表面积的求解方法与技巧。由此可知,通过该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提高类比方法应用的效果,最终可以提升小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教学不可完全局限于某一节课堂教学中,而应该进行适当拓展,这样才能提升类比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全体小学生更容易形成类比思想与思维模式。鉴于每堂数学课的时间一般为40 分钟左右,所以他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和掌握全部的理论知识,或者完成相关的类比推理分析任务,所以必须要注意拓展课外教学活动,将类比教学有效融入课外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丰富课内外教学活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储备的教学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布置线上类比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显著提升课外类比教学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学完分数乘法的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发布线上类比学习任务,具体就是从小数乘法与除法二者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和论证分析除法与乘法的一些使用方法与技巧。此外,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可以得到有效拓展,学习的自由度更大,所以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
总之,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深化了他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数学知识学习效果,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类比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教学,可以从提升备课的有效性、创设趣味类比情境和开展课外类比活动入手,力求全面提升类比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