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研究

2020-12-17 23:30王明东肖建乐耿嘉懿
关键词:一家亲共同体中华民族

刘 荣,王明东,肖建乐,耿嘉懿

(1.云南民族大学 校党委,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民族大学 科技处,云南 昆明 650091;3.云南民族大学 纪检监察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4.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时期。为此,需要对“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行研究,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现实需要。本文尝试通过梳理“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酝酿、提出过程,在比较研究中剖析这一模式的理论内涵与核心要义,总结这一模式所蕴含着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以及历史观,梳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助力于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践。

一、“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酝酿提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世纪的酝酿、孕育、摸索,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又与“同心共筑中国梦”相融合,构成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一家亲”最初指向的是海峡两岸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应以诚相待,常来常往。2005年5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指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并告诫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以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为自豪,也都应该为振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为已任。”(2)《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的谈话》,《两岸关系》2005年第6期。2010年2月15日,胡锦涛同志来到福建省同广大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时指出,“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加强交流”。随后胡锦涛同志将“一家亲”这一表述扩展至民族地区,提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2010年3月21日,胡锦涛同志提出“民族团结一家亲”是优良传统:“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3)孙承斌,谭浩:《塞上春来展新图——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新华网2010年3月23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一家亲”的创建工作,创造性地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2014年5月7日,习近平同志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基层团结优秀代表时首次正式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一家亲”意味着“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之内,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更是明确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这一论述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直接概括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从而也为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确立了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意义重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所在,是利益共同性、意义共同性的社会机会各要素有机整合。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现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中央也多次发文。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新疆工作汇报时,首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2014年5月28-29日,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5)《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4年5月29日。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有关民族工作思想一以贯之的灵魂和主线。在同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2015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调研时指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8月26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30日,在接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至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完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10月24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写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写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内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正式载入宪法。同年12月6日,党中央发文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8)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国民族教育》2019年第11期。,其中就指导思想而言,新时代要始终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9)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海峡两岸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开创性地拓展至“中华民族一家亲”,并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确定为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目标,这是重大的实践推进,也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

二、“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理论内涵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治理模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治理模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定性。不同于西方在处理民族与国家的整合问题上所形成的诸如“盎格鲁一致性”模式、“大熔炉”模式、多元文化主义模式以及“马赛克模式”。

“盎格鲁一致性模式”源自17世纪的英国,发展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这一模式被米尔顿·戈登(11)[美]米尔顿·M·戈登:《美国生活中的同化:种族、宗教和族源的角色》,马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概括为盎格鲁遵从论,其主要思想来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社会化即社会进化理论,强调白人在诸民族交往中的主体地位。盎格鲁遵从论带有鲜明的种族色彩,它将移民划分为不同层级,其实质是由政府推行的不间断的、完全强制的民族同化过程,是一种极权主义的种族论。盎格鲁民族作为北美大陆的多数民族和优等民族,自然成为美国的核心民族,而其他民族则被视为劣等民族。盎格鲁遵从论以盎格鲁民族独尊,排挤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和社会价值。自美国建国后,盎格鲁遵从论一直是主宰着美国民族同化的思想主流,直到19世纪末期,该理论才逐渐被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熔炉论”所取代。

“熔炉模式”是指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使不同民族文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1782年,克里弗科尔首提这一理念。他认为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混杂的民族,他们“被熔合成一个人类的新种族,有一天,他们的工作和后代将会极大地改变这个世界”(12)[美]米尔顿·M·戈登:《美国生活中的同化:种族、宗教和族源的角色》,马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106页。。当然,克里弗科尔所指的美国人仅限于白人,并不包括黑人及其他有色族裔。1845 年,爱默生认为美利坚这一熔炉将欧洲部族、非洲部族和波利尼西亚部族等各色人等共同铸成“一种新的种族、一种新的宗教、一种新的国家、一种新的文化,如同从‘黑暗时代’的炼炉中脱胎出的新欧洲一样充满活力”(13)黄兆群:《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页。。随后,特纳将“熔炉论”引入学术领域并提出“边疆熔炉”理论,赞格威尔的剧本《熔炉》使得这一思想广为人知,他认为“美国是上帝的坩埚,一个伟大的熔炉,欧洲各个种族得到冶炼和重铸”(14)邓蜀生:《美国和移民》,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与特定种族群体相关的各种习俗和传统最终都将被融入到一个更大的文化圈,美利坚文化将逐渐发展、吸收各种异质的文化因子而熔铸成新的文化。但如此的“百分百美利坚运动”使得这一理论遭遇到极大的现实抵制。

“文化多元主义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主流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美国的发展是所有移民共同奋斗和努力的结果,《独立宣言》 赋予公民以平等,平等不仅意味着享有同等的权利,更意味着享有保持各自差异的权利,因而各个群体的文化都应该具有合法地位,理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各群体都有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的权利。”(15)冯雪红:《美国民族关系主流理论演变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0 期。作为一种民族治理模式,文化多元主义是一种应对文化与族群多样性的政策反应,在文化教育政策方面共享“文化马赛克”这一概念,主张不同的文化保留各自的特色,相互之间和平共处,最终组成一幅“美丽的马赛克”,“马赛克”共同在一起才能使得多民族国家这栋大厦五光十色。但随着欧洲社会移民潮和难民潮的出现造成对原生国家的诸多冲击,围绕多元文化主义展开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多数欧洲本地居民对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了否定的态度。

在民族关系处理和民族治理过程中,通过政治的方式标示多元主义很容易走向极端。例如,前苏联把以民族为单位建立的政治单元固定化,强化其民族标识、突出民族性,把民族问题高度政治化。这最终使得各民族把加盟的单元看作是“本民族领土”,把加盟的资源看作是“本民族资源”,认为加盟的单元应由“本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为主导,应由“本民族”干部来领导和管理。当戈尔巴乔夫取消宪法赋予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后,顿使各加盟单元失去了同一的整合力量,也失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各地的民族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日趋高涨,一族一国的诉求不仅致使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四分五裂,还波及到众多的东欧国家,使得内乱不止,民不聊生。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有独特的理论规定。“中华民族一家亲”首先意味着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都享有平等的主体地位。正是全国14亿各族人民共聚一堂才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离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不因人数的多少、历史的短长、文化的厚薄、居住的远近等各种因素而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等级,每一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都具有主体地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正当性,都有着发展繁荣诉求的合理性。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中心主义,反对任何以某一民族为尊、排挤其他民族的观念和行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源自于文德之修,而不以民族、种族为界。正如孔子所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6)语出《论语·季氏篇》。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历代为国者所倡议循导:“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17)语出《尚书·虞书·尧典》。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与“大熔炉模式”不同,前者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具体呈现方式,是深入契合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民族治理理念。“所谓和合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18)张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和合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种处世方法是优秀的中华人文精神。正如《国语·郑语》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就治国理政、协和万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持守“和”的理念,承认并遵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但又把差异性纳入到礼法秩序之中,所谓的“礼之用,和为贵”。就民族之间的关系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着实有赖于各有机构成的民族,包括汉族,更包括各少数民族,要相守秉承“共生意识”,把相合而在、相合而立作为任何民族赖以为生的基本诉求,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同等的权利诉求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把相合共处作为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允许每一个民族在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目标之下依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有差异的具体发展道路。各民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发展的差异,甚至差距,我们要倡议民族之间的相爱共进,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实现各民族间的同步发展与同步繁荣。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也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模式。后者源自于西方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传统,把每一个民族视作具有完全独立意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的存在单元,由于其主体性的规定有着坚硬的外壳,因此各民族之间在根本上是不能真正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承认并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承认各自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的权利,但更多是把关注点聚焦在各民族之间的相通性和相融性之上,即承认“存异”的同时着力于“求同”,承认“多元”的基础上完善“一体”。这一模式把中华大家庭之内的各民族视作具有共同血脉、共同情感、共同守护、共同期盼的成员,他们不仅利益相关,而且更是血脉相连、情感相依,他们不仅共同守护着华夏大地这片神圣之域,而且还共同期盼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民族是多彩多样的各民族基于共同的生活而形成的有机体,而不是基于各自差异的文化而结成的聚合体,中华文明不是聚合的马赛克,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花园。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不同于前苏联所推行的极端多元文化论,极端多元文化论用过激的政治化方式来处理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是从铸就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来治理民族事务,这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一道路的具体要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9)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之下,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要加强民族团结。推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意在实现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携手共进,团结一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具理论底蕴和政策导向,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重要论述的主线;“同心共筑中国梦”极具温度感和感染力,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重要论述的主题。一主线一主题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同志“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工作主线,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主线。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之一便是要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20)《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4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国族身份的集中概括”,是“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21)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工作主线,这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始终强调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把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统一行动上来。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就没有统一的行动力量,就没有统一的行动步调,也就没有统一的奋斗合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也就名存实亡,各行其是的结果必然是四分五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工作主线,还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西方自进入现代,高扬人的主体性,贯穿着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并基于物的占有关系来规定人的相互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所依凭的是由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所支撑起来的所谓法理社会,计算理性和交换契约是社会不同群体互动的基本价值原则,西方由传统走向现代其实质是基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而中华民族从文化基因上来看属于人本文化,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简言之,乃以人文为中心。人文二字,指的是人群相处的一切现实及理想。中国文化之表现与成就,都围绕着这人文精神作中心。故中国文化体系能融通合一, 莫不围绕此中心,而始见其意义与价值。”(22)钱穆:《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版,第331页。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之乃一种人本位之人文化,亦可称人伦化,乃一种富于生命性之文化。西方则为一种重物轻人之器物化、唯物化,进而为机械化,无生命性,此则其大异处。”(23)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5页。如此的文化特质,决定了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培育每一个构成民族的人文精神,促成每一个民族都自觉置身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互动关系之中,自觉融合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人文关系之中,在这种互动关系和人文关系中定位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制度建设来看,首要的是要始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制度路径。在文化教育上,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这就要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大力培养各民族党员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爱国宗教界人士,实施最为广泛的各民族群众教育,把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融入到公民身份、国民身份,特别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身份之中。在社会互动上,要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采取和鼓励各种有利措施,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得民族间的互动体现出深度、广度。在经济发展上,要出台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充分发展和均衡发展,才能真正长久地确保各民族携手共进。没有民族地区的经济脱贫、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就没有民族群众的同心同德。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建设、文化教育、社会互动、经济发展,才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也才能把中华民族一家亲从理念转化成切实的行动,转化为现实的成果。

“中华民族一家亲”并不是孤立的,是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紧密相连的,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重要论述的主题。“中国梦”凝聚了数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需要若干代人坚持不懈地团结拼搏、努力奋斗,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合力共筑,需要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需要整个中华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主题便是在构筑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够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同心共筑”,这就意味着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24)本刊评论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求是》2014年第20期。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民族关系而言,实现中国梦必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流、经济交往、生活交融中形成的民族关系主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华夏大地各民族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且这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格局还将继续长期保持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民族之间的这种交往交流交融将通过广泛普遍的社会流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平等开放的教育体系等更为全面和深入地展开,其程度和速度也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与之比拟的。我们既要看到民族团结的历史主流,又要看到同心共筑的时代趋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把握民族交往的主流,要把握同心共筑的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把某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局部出事同这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整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某一少数民族中极少数人闹事同这个民族全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发生在少数民族人员身上的事同实践已经证明并长期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捆绑在一起。这是我们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行动原则。搞好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要诀之所在,合力共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之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6)本报评论员:《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谁都离不开谁的生活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造就了唇齿相依的社会交往,相得益彰的文化交流,休戚相关的生活交融,形成了共同的生存场域以及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已然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正是各民族共享着同一片蓝天才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个大花园的五彩缤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共同的期盼。近代,我国的各族人民都经历了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共同历史,都期盼着民族独立、期盼着繁荣富强,这已经是任何民族的共同心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获得了国家的主权统一,共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国家的制度建设获得了安定的秩序,经过国家的经济建设获得稳定的生活,经过国家的文化建设获得了心理的认同,经过国家的社会建设获得了发展的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共同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调整的政策推动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行动空间,各族人民的创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行动力量被持续激发起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先富带后富,各民族地区共同走向富裕,走进全面小康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将掀开新的历史一页,迈向新的历史征程,这同样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只有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合力共筑才能凝聚前行不怠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树立“一家人”的理念,强化“一家人”的观念,铸牢“一家亲”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团结一致的行动步调,才能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工作实际。“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相亲相爱、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四、“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祖国观

无论是从历史的发展还是现实的实情来看,多民族构成是国家的常态,虽然全球化给民族国家带来诸多的挑战,甚至还有不少的民族强烈诉求一族一国的极端民族主义,但这并没有改变国家的多民族构成这一常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不是单一民族国家,新中国的成立也是建立在这种多民族架构之上。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就今天而言是56个民族的总称,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然是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共同体。56个民族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来说都比较少,在全国总人口数中占比不足10%。华夏大地之上所生活着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主权国家不可分离的构成部分,在同一个祖国中共享着同一片蓝天,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目前正行进在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新时代道路之上。

世界上的大国也都是由多个民族构成,完全由单一民族所组成的国家是相当少的。美国白人族裔占人口的80%左右,其他族裔人口总量也不在少数,其中黑人约占12.1%,拉美移民约占9%,亚裔人口占总人口的2.9%,另外还有0.8%左右印第安人。俄罗斯境内共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其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等。英国境内主要的民族是英格兰人,其他还有苏格兰人,爱尔兰人。法国除了主体法兰西民族外,边境地区还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巴斯克人等少数民族,大约占了总人口的7.9%。德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还有少量法国血统居民、斯拉夫族裔(即索布族),以及犹太民族。意大利以古罗马拉丁民族为主体民族,同时还包括由伊特鲁里亚人、拉丁人、伦巴第人、哥特人等少数民族。澳大利亚的民族构成中,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18%为欧洲其他国家后裔,其中包括6%的亚裔,2.3%的土著居民即毛利人。阿根廷人口中的95%属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其余包括印第安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以及高乔人;巴西人口中47.3%左右为白种人,43.1%左右为混血种人,7.6%为黑人,2.1%为亚洲人,其余则为印第安人和其他黄种民族。日本主体民族大和族是由虾夷、通古斯人、弥生族(朝鲜,汉人)、马来族、中南半岛人(苗族)等民族融合而成,其余还有琉球族、阿伊努人等。南非的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等9个部族,白人主要为阿非利卡人和英裔白人,有色人主要是混血人种,亚裔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印度主要民族包括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马拉地族等。在现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基于自由民主传统的国家虽然强调某一民族的主体地位,但基本上都会在宪法层面上对多元民族的现实予以承认和保护。但这些国家大多基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而构建主权权威,其所遵循的自由主义理念既能够使得国家之内的成员民族获取平等的宪法权利,但也为成员民族间歧视、仇恨甚至分离的发生提供了足够多的法律空间。不仅如此,当某一成员民族通过民主程序获取国家权力后,也会被其所在民族的情绪所裹挟,或借助国家权力裹挟成员民族的情绪,狭隘民族主义的出现就无可避免,主权国家就面临着从内部分崩离析的危险。不少的民族国家在建构现代主权过程中出现返潮,以至于出现严重的一族一国的极端民族诉求,其根本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与西方基于自由民主价值而建构的主权国家不同,中国在建构现代国家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多元中的“一体”取向。这不仅是因为以“多元一体”为根本规定的民族结构和国家结构已是自夏商周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的既定事实,且已深入人心,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自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我们这种民族结构和国家结构遭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各民族人民如果不联合起来共同抗敌,就有亡国灭族之危,这是中华民族所有成员都不能答应的。对中华民族来说,主权国家的建设既可以看作是传统社会中“一体”取向自然的历史延续,更可以看作是在此历史时空条件之下的必然选择。因此,“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更是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不断被予以定肯、完善和推进的。中国56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多民族构成既是中国民族悠久历史的特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势所在,只要我们能够发挥依据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党和国家的政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多民族构成就会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因素。那种把多民族当作“包袱”,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的思想是错误的,背离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

五、“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民族观

中国建构现代主权国家过程中对“一体”取向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多元”的漠视,“多元”是“一体”的前提或内容,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必须是我们要先行予以承认的。较之于作为构成部分的各个成员民族,国家是更具抽象性的存在。就此而论,国家就如同家庭一样,家庭更多是个抽象的存在,而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才是切实的具体存在。通常而言,民族是基于共同的生活而形成的稳定、共同经济生活的共同体,普遍来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换言之,任何的民族都有基于其特定生活场域而存在的合理性,无论这些民族是华夏大地本土所生的民族,还是历史上从其他地方迁居进来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经过各民族间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早已成为中华民族56个成员民族的有机构成。从本土民族的形成历史来看,华夏是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更非种族概念,是以是否遵守礼乐文教作为本族与外族的判准,把尚未接受礼义教化之民称之为“夷、蛮、戎、狄”等。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原初的华夏族裔不断与周边的民族交流交往融合,逐渐构成今天的融多民族为一体的中华民族。

如果我们要概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可以概括为源于本土、起于多元、相互吸收、有存有亡、英雄辈出。中华民族的各个构成民族,无论是世居民族还是迁居民族都已经在华夏大地上深耕细作,其生产生活都已经与这片土地水乳交融。就今日我们建设新中国而言,各个构成民族都已然是源于华夏大地本土的建设力量,在此一点上毋容置疑。各民族就其起源来说除却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之外,的确还存在着种族学意义上的多元性,例如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属于高加索人种,而诸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是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裔。民族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也无需讳言,但要明确,我们始终强调民族的文化性而非生物性特质,就中华民族的多元构成民族而言,虽然存在着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的诸多差异,但却有着文化上的相通性,这也是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基础之所在。正是具有文化上的相通性,使得民族交流交往以至于交融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各个构成民族相互之间进行文化吸收,形成越来越多的趋同性和共生性,不仅主体民族的汉族吸收了众多少数民族文化而呈现出“滚雪球”式发展,例如姓氏中的呼延、尉迟等源自于少数民族,又如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也都是融合了其他多种民族成分而形成的。从历史传统来看,在民族相互吸收过程中有的民族延续至今,而有的却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例如匈奴、月氏、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党项、契丹和塞种人等。但无论民族是存留还是消亡,历史上辈出的英雄人物,例如完颜阿骨打、耶律阿保机、李元昊、成吉思汗、忽必烈、松赞干布、努尔哈赤等,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产。

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来说,“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并不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一开始就存在,作为家庭成员的多个民族也是相伴而生的;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是众多的民族不断加入融合而最终形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加入大家庭的方式也不尽一致。在此过程中,特别的是中国古今的疆域变动是很大的,我们不能拿古代的中国疆域来说事,把疆域之外的民族就称之为非中华民族,这是极端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错误观念。中国民族疆域的变化总体是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国土是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这其中不难看出中华民族所经历着的萌生、兴盛、屈辱和复兴的种种磨难。先秦时期以黄河中下游为内核,周边四夷列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北伐匈奴南平百越,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东汉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疆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此时北方的鲜卑族崛起并不断融入,这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但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唐朝开元时期国土共1240万平方公里,尽管大唐没有直接控制住西藏与云南,却把中亚的大片土地纳入中华疆域。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国而与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外还有西夏和大理政权与之并存。南宋与金对峙后期的形势图,此间南宋的汉族政权退守江南经营半壁江山,而金政权也无力南进,这些独立的政权都是中华民族的构成部分。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广阔的时期,除元朝本土蒙古还建有广布中亚西欧的四大汗国。从元朝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前期的形势图与元相比疆域大为收缩,不过明继承了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图。清朝前期不断开疆拓土,疆域得到极大的扩展,虽然末期版图和前期相比大为收缩,例如东北库页岛外兴安岭等地及新疆伊梨以西尽失,但清朝末期的版图,为今日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变化,但中华民族的疆域已基本稳定下来。因此,就今天的疆域而论,历史上诸如百越、匈奴、月氏、吐蕃、大理、契丹、女真、西夏、蒙古等在当时的建立的独立政权也是中华民族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历史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加入并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成为今天一国之内的自家兄弟。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中国各族联合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是各族逐步加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使之不断扩大的过程,是各族间经济、文化、政治联系逐步加强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的过程,是中国这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经过统一、分裂、再统一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是各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核心民族和各族间互相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发展的过程。”(27)孙进己:《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籍此而论,无论是在民族治理的实务中,还是在民族治理的理论中,凡在今天华夏大地上的所有民族,无论是世居民族还是迁居民族,无论是否曾建立过自己民族独立的政权,无论是相互的关系是和平还是敌对,只要已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都必须为我们所平等相待,因为他们都是迄今为止业已形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享有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的公平权利。

六、“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文化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极具差异化、甚至异质性的各个民族相互交流交往,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灿烂的中华文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2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历经千年而生机依然,历经磨难而新生再兴,“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深刻规定性,这就是“兼收并蓄”,它内在地规定着中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最终形成。中华文化所内含着的这种兼容并蓄使得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也成为中华文明在建构人类文明共同体过程中的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对此进行了深刻的阐发:“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情感文化这一根本性特征的体现。与西方的理性文化不同,后者是建立在对习俗礼法权威的批判、质疑和反思之上的文化,强调基于利益得失的计算理性,并以此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建构国家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等。中国的情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国家之间在情感上的共通性,正是基于情感上的共通性才能最终生成了积家成国、家国同构的民族治理结构。在以情感为联结纽带而生成的国家结构和民族结构把原先应用于家庭之内的血缘伦理关系扩展成社会层面、民族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亲缘伦理关系,这与西方社会、特别是现代西方社会的法理关系有着根本的不同。正因为如此,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根本、最深远的自信,这种自信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共同体之中,扎根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血脉之中。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培育全体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激发全体民族成员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恢复和加强中华文化曾经有过的开放性、进取性、包容性和创新性,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又弘扬新的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努力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表现出一种“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傲”的新格局。

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文化观也将吸纳越来越多现实社会的公民文化成分,这是一种以现代权利和义务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理性文化,是现代社会维持“多元”之上的“一体”所必需。无论任何的民族,其成员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坚持通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以促进民族的团结,这就需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凡属违法犯罪的,无论涉及哪个民族、来自哪个地区,都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公民文化视所有的民族成员为具有合法权益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在宪法和法律面前无差别的个体。因此,凡是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不论属于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予以打击。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情感文化的认同和对现代国家建设之必需之理性文化的认同。既然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那么这个大家庭的“家规”就是以宪法为最高法律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华民族要实现“一家亲”,就要学家规、守家规、用家规:“学家规”就是加强普法,一些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虽然带着“民族”字样,但不都是民族问题,“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守家规”就是遵守法律,各民族平等享有权利也要平等履行义务,既没有法外之地也没有法外之人,“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用家规”就是政府要依法行政,群众需依法维权,“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数不少的西方国家并不希望看到我们团结,试图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明里暗里“两把刀”:明的一把给少数民族,暗的一把给汉族。从西方近代的民族国家形成和构建历程不难看出,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多采用主体民族优先政策、白人族群至上,甚至种族隔离、种族灭绝政策。例如,美国在建国过程中以及建国之后所采取的种种政策,包括对印第安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对黑人采取系统性种族隔离政策,以及针对移民采取强制同化政策和“零容忍”政策等,都充满了党同伐异、异己排除的色彩,这也在民族国家内部埋下了分裂的种子。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所遵从的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与西方诸多民族国家所推崇的文化观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我们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要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七、“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历史观

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告诉我们,整个所谓的历史不外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就是通过各个构成民族的劳动开创出来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习近平同志对此作了高度的概括:“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29)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所标明的就是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每一个民族都是缔造我们悠久历史的当然主体,也正是依靠各民族这当然的主体,中华民族摆脱了帝国列强的殖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绘制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在西方史学观之下,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不同的解释,内亚史观主要倡导者赛诺关注内陆亚洲这一区域对欧亚世界历史的影响,赋予历史上通常被看作为“野蛮民族”中亚族群以历史主体性地位。这种史观固然有着破除传统欧亚文明史观的积极意义,消解了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叙事,但把中华民族置于边缘地位,这也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偏离。征服王朝论认为,征服王朝是相对于中原汉族王朝,由北方草原游牧族群或森林渔猎族群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与朝代,这些王朝在入主中原后,在吸收汉文化的同时刻意保持自身文化。除却秦、汉、隋、唐、宋、明等中原王朝,诸如辽、金、元、清等征服王朝在实施对中原统治的主体地位对中国历史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朝征服论史观试图淡化、否认汉族对非汉族的深远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新清史学派反对“汉族中心论”,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重视清朝统治中的满族特性,认为满洲文化深受内陆亚洲特别是蒙古文化的影响,在其兴盛、入关、建国的过程中保持了鲜明的“非汉”的“内陆亚洲”特点,甚至欧力德等学者极端地提出清朝不等于中国的观点。新清史观“去汉化”最终否定清朝与中国传统王朝的连续性,把清朝统治历史视为一个内亚政权而排除在中国历代王朝序列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无视。

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核心是认为中华民族既有着多民族之间的互动交融,也有着自古至今未曾中断的历史延续。说到底,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本质上说就是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坚持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正是在悠久的历史互动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一共同的生活场域中最终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确保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繁荣昌盛。中国历史发展遵循着两大历史规律,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其所建立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充分认肯各族人民历史创作者的地位,充分发挥各族人民历史创作者的作用,是激发和凝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力量的必需。

八、结 语

“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治理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尊重了民族多样,其价值指向在于用中华民族“一体”来统摄和引领而不在于消灭“多元”的民族,多民族交融汇聚而不自外于中华民族。习近平同志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3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我们深刻地认识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宣传教育,始终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才能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猜你喜欢
一家亲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湘楚一家亲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鲁湘一家亲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