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苗,李 艳,杨少杰,晋小军
(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尾菜是指蔬菜在生产、采收、运输、售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叶残体,以及净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根、茎、果实、藤蔓和大量残次蔬菜[1-2]。如蔬菜采收时去掉的不宜食用部分,不能作为食物的根,运输过程中破损的叶子,上架前为了美观而废弃的残枝烂叶等。尾菜若不能及时处理,会滋生大量细菌,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3]。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尾菜,但大部分被作为垃圾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尾菜含有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糖类、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较好的饲料资源之一。利用尾菜制作青贮饲料可变废为宝,不仅保护环境,还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养殖业饲料短缺问题,促进蔬菜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4]。
尾菜制作青贮饲料要求生产基地周边2 km内无污染源,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制作好的饲料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收集含水量为65%的尾菜,清理不能青贮的有机无机杂质和已腐烂的尾菜,统一清洗、打浆、干燥,随后按需将处理好的尾菜拉至青贮设备附近,注意一次不能运输太多,以免原料堆积发热酸败。原料处理好后,以pH、色泽、气味、质地等作为指标,按照饲料不同用途选择适宜的尾菜青贮调制剂。
尾菜进样前检查机械的运行状态,如齿轮和轴承的注油、刀片的打磨、易损件的准备等。打扫干净青贮池,用水冲洗,晾干后在底部铺厚约15 cm的干秸秆。准备好青贮用塑料薄膜。
将尾菜粉碎至长度小于5 cm后与占尾菜总量0.02%的乳酸菌混合,置于青贮池中进行压实,原料高度应高出池面50 cm。压实过程中不要带进泥土和杂物,尽量排除内部空气,以增加单位体积容量,有利于乳酸菌繁殖和家畜采食。
压好后立即覆盖1层塑料膜,以防空气、雨水进入,每隔2 m插1根内径为1.5 cm的塑料管,便于排气,在塑料膜上覆盖30 cm厚的干秸秆。最后在干秸秆上覆盖厚约50 cm的土壤,踩实。塑料管在插入3 d后移除,然后把孔密封。密封后经常检查,若发现漏气、渗水现象的要及时修补。
在真空度为―0.05 MPa条件下,成品饲料的pH值不能超过4.0,且同时具有甘酸味、外表淡绿色、质地松软不粘手。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尾菜。甘肃省高原夏菜是全国品牌蔬菜,夏菜生产量大,但产生的尾菜量也大,近年来根据省内不同地区蔬菜种植规模和畜禽养殖数量等具体情况,合理利用尾菜生产青贮饲料[5]进行生态化处理[6],为生产禽畜所需的青贮饲料开辟一个新途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尾菜种类繁多、来源不同且季节性强,致使尾菜不能长期均衡供应,处理利用技术不能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有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