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穗型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未两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2020-12-17 18:55李文宏林伟
园艺与种苗 2020年1期
关键词:米质赤霉素父本

李文宏,林伟

(1.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2.桐城市大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桐城231420)

安徽省是我国的稻谷主产区,单季中稻种植面积大。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水稻品种也提出了新要求,不但要求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而且最好具有耐肥、抗倒、超高产潜力的特性,以适应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为选育生育期适中、米质优、耐肥抗倒和产量潜力大的新组合,笔者以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W105S为母本,以长恢1号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未两优1号。母本W105S为安徽未来种业选育的优质、多抗、超低温大穗型两系不育系,父本长恢1号是引进的优质、多抗、重穗型恢复系。未两优1号不但具有米质优良、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的优点,且穗型大、结实率高而稳定,特别适合当前水稻生产轻型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是一个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优质、高产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已于2017年通过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17038)。

1 选育过程

2009年冬在海南用W105S与长恢1号测交,获取少量种子;2010年春在合肥正季株行种植,发现株高适中、株叶清秀、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肥耐倒,在株行圃中表现优异。2010年冬,在海南继续测交,扩大测交量,测交种子3 000粒;于2010年合肥正季参加小区品比试验并小面积试制种子,在当年参加小区品比的25个组合中,产量位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7.6%,增产极显著,株叶形态优异,耐肥抗倒,正式定名为未两优1号。2011、2012年连续2年参加自己的品比试验,均表现增产显著,田间抗性好,未发生稻瘟病,抗倒性强。2011年在安徽合肥、芜湖、滁州3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0 087.5 kg/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9.7%;2012年继续在合肥、芜湖、滁州3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为9 754.5㎏/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5%;在安徽、湖北大田小面积布点示范,产量都在9 750 kg/hm2以上。2011—2012年连续在全国多点参加品比试验,同时在各生态区布点示范,平均产量8 046~10 422 kg/hm2,比对照增产5.3%~15.7%。该品种具有矮穗层株叶形态,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高温和耐低温能力都比较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是该组合的突出优点,深受农民的喜爱。

2 品种特性

未两优1号株型好,松散适中,叶片着生角度小,上三叶挺直,群体通风透光良好,广适性强,表现出高冠层、矮穗层的理想株叶形态,株高120 cm左右。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粒多、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抗逆性强、米质优良、口感好等诸多优点。穗长24.8 cm,有效穗数228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98.8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7.0 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011、2012年分别为5.0、4.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0%,长宽比3.1,垩白粒率10%,垩白度1.6%,胶稠度75 mm,直链淀粉含量15.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糙米率和整精米率较高,米质透明亮泽,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蒸煮品质和食味好。病圃接种鉴定和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不同生态区试种示范表现对稻瘟病具有较强的水平抗性,耐高温和抗低温能力强。

3 制种技术要点

3.1 选择适宜的抽穗扬花期,确定父母本播差期

确保花期相遇根据亲本的生育特点,一般合肥地区在8月中下旬抽穗杨花比较安全。父本同母本时差 28 d,叶差 6~6.5叶。

3.2 坚持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

父本大田用种量在3.0 kg/hm2,父本秧田与大田比为1∶50。母本大田用种量22.5 kg/hm2,母本秧田与大田比为l∶25,秧龄20~25 d。秧田在冬前耕翻冻垡、施足基肥的基础上,1叶1心期早施断奶肥,一般施尿素50.0~112.5 kg/hm2,3叶期补施氮磷接力肥,并加强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的防治。

3.3 合理安排行比

父本播种早,一般可以在5月30日前栽完,1期父本保证带蘖3~5个,行比2∶16,父本行距2.80 m,株距20.0 cm,1、2期统一标准按行分插;母本的行株距均16 cm,一般要求母本插2粒谷苗为宜,“父本靠发、母本靠插”,力争栽足基本苗,保证成穗数。

3.4 及时预测花期

及早预测花期,采取适当措施调节花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是大面积生产必须掌握的技术。其标准为母本幼穗分化3期,母本比父本发育进度快0.5期,则为花期相遇良好,一般结果是母本早父本1~2 d,有利于高产制种。

3.5 巧喷赤霉素,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母本W105SS对赤霉素比较敏感,根据苗架长势不同,喷施赤霉素指标以破口20%为宜。施用量420 g/hm2,分2~3次喷施为好。为提高产量,喷施结束后,可以每隔1 d喷施15 g/hm2赤霉素达到养花目的,连续配施3~5次。

3.6 去杂保纯

在保证制种田隔离条件的前提下,要做好去杂工作,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去杂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制种过程。在秧田期和大田分蘖期拔除株型、叶色、叶型外部形态差异的植株,在收获前彻底拔除自交结实株,一般要去杂3~4次。赤霉素喷施结束后,即可割除父本,父本一定要割尽;成熟时要及时抢晴收割,机械收割的要做好清机工作。同时在收、运、晒、交的过程中严防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期早播

在长江中下游1季稻区作中稻栽培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大田用种量7.5~11.25 kg/hm2,秧田用播种量112.5 kg/hm2,做到秧田稀播匀播,施好断奶肥和送嫁肥。大田直播用种量22.5~30.0 kg/hm2,5月上中旬播种。软盘旱育秧,旱育秧根系发达,分蘖力强,但注意保持湿润状态。

4.2 及时移栽

秧田期要加强稻飞虱、蓟马及螟虫防治,秧龄一般 25~30 d。

4.3 合理密植

宽行窄株栽培(20 cm×30 cm),插足19.5万蔸/hm2以上,每蔸插1~2粒谷秧,基本苗120万/hm2以上。

4.4 重视穗粒肥

大田以纯氮 210 kg/hm2标准,N、P、K 配比1∶0.6∶1。一般用45%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作底肥,插后5~7 d追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20kg/hm2。在幼穗分化 2~3 期追施尿素 45~75kg/hm2、氯化钾75 kg/hm2。

4.5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4叶期时及时防治田间杂草。大田注意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科学管理,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不断蔓延,要重点加强秧田期及移栽前期稻飞虱防治,达到“治虱防矮、治虫防病”的效果。在抽穗前5 d,施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或43%戊唑醇(好力克),齐穗后再施1次,可有效防治稻曲病。

猜你喜欢
米质赤霉素父本
赤霉素对红阳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大枣花期喷赤霉素可增产
低浓度赤霉素对无核葡萄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