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视角下青年第一书记工作实践与优化:基于海南H村的经验

2020-12-17 14:46周玉娟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村干部驻村

周玉娟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2018年1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法规,《意见》提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被派驻到贫困村主要职责有4种: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驻村第一书记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第一书记在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助推乡村振兴中起重要作用。

第一书记是国家治理的外来帮扶力量,旨在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学界主要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运作逻辑、治理成效、治理困境与对策展开研究,如杨芳[1]认为,国家派驻第一书记目的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李胜蓝等[2]认为,第一书记处于多方主体参与的情境中,存在角色困境,难以发挥其主体性。2016年针对全国第一书记的问卷调查发现,全国第一书记的平均年龄为39.47岁,最年轻仅为26岁,普遍较为年轻[3]。青年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中新型农村工作队的重要主体[4]。第一书记群体较复杂,存在年龄、性别、学历、派出单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均会影响其在村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研究多围绕对第一书记整体性的分析,鲜见区别性的研究报道。以乡村治理为切入视角考察青年第一书记的治理实践,即是从治理主体出发,可更契合其特性,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鉴于此,笔者于2019年9月在H村展开调研,以海南H村青年第一书记ZM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结合村庄场域及青年第一书记的特征,在乡村治理视角下探讨青年第一书记的乡村治理实践与优化路径,以期为该群体更好地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及优化现行青年第一书记治理提供参考。

1 青年第一书记参与乡村治理实践

海南H村位于海南省中部地区B县,B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H村也为少数民族村落。2017年H村被认定为深度贫困村,2018年整村出列,实现脱贫,2019年的贫困发生率为0.08%。H村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了吃穿不愁、小富即安、竞争意识薄弱、思想保守的文化特征。贫困特征为发展型贫困,村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种植橡胶、槟榔及外出务工。

H村驻村第一书记为ZM,海南省某高校教师,汉族,30岁左右。2016年10月作为第一书记到H村开展乡村治理,主要参与村庄经济与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乡村治理工作,经2年多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1 村庄经济建设

1.1.1 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发展至关重要,是村庄的硬件条件,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驻村第一书记以外来者的身份,其单位、自身人脉均可成为资源获取渠道,可利用其帮助贫困村的建设。

H村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受地势影响,旱季时经常无水可用,严重影响村庄农业生产,进而影响村民的收入。H村驻村第一书记ZM经过村庄的走访调研得知,村内水利灌溉设施缺乏,设施陈旧,难以发挥原有功效,已严重影响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收入减少,因此急需建设新的水利设施。为此,ZM积极奔走,寻求资源,获取所在单位15万元用于建设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解决了H村80余户农民种植20余hm2农田缺水问题。但整体而言, H村的缺水问题还未完全解决,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调研了解到,目前H村仍有2个自然村小组需要建设水利灌溉设施,估计需60万元左右。ZM仍在积极争取,努力筹措资金。但由于其年龄、资历限制着人脉资源的发展,在资金筹措中遇到了一定困境。

1.1.2 多元产业形式并进发展 村庄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效的有效举措,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国产业扶贫倡导“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扶贫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本质在于产业能否嵌入到家户生计体系与社会文化结构中[5]。驻村第一书记负有积极引导村庄产业发展的职责,以产业扶贫推动脱贫致富。产业扶贫形式多样,一是内源式产业扶贫,即通过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二是外生式产业扶贫,即通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6]。H村兼具2种形态,一是发展反季节瓜菜;二是发展旅游业、手工业等,多元产业形式并进。ZM通过调研了解到,H村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反季节瓜菜的生长,农户种植积极性也高。但农户因化肥的缺乏,限制了产业发展。ZM根据农户需求,精准统计并反馈给单位,其单位帮扶9万元肥料款,助力反季节瓜菜产业发展。在非农产业方面,ZM则根据H村的环境特色与少数民族文化,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适宜于农户的生产劳作,从而给村中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1.2 精神文化建设

1.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税费改革后,村庄党组织治理能力大大削弱,处于软弱涣散、组织制度缺乏的状态,而村干部整体素质低下、能力不足、年龄普遍偏高等限制着乡村治理能力的发展。青年第一书记具有年轻、学历高等特征,其首要职责便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两委组织制度,改善党组织涣散状态。

H村共设1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2名,平均年龄52岁左右。可见,党员干部老年化严重,工作涣散等对党建带来一定影响。面对该情况,ZM积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做好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一是积极探索“村干部+党员+联系户”模式,让村两委党员干部参与到联系户帮扶管理中;二是按时开展党组织生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村政务公开及时;三是积极培育年轻党员干部,吸纳村庄致富带头人、返乡工作的年轻人参与乡村治理工作,改善党员干部老龄化倾向。通过一系列举措,H村党组织治理能力得以提升,特别是对年轻党员干部的培育,是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2.2 通过激发内生动力进行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在于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杜绝“等靠要”思想,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青年驻村第一书记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更易接触并接受新鲜事物,如结合新事物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易于接受。

教育是阻断隔代贫困的有效机制。ZM了解到村中小孩沉迷手机现象严重,而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身为教师,ZM利用专业技能对孩子展开行为教育,给村中小孩布置任务,用抖音等短视频APP拍摄村中视频,包括父母劳作、村干部工作等。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体会到乐趣,还认识到工作辛劳与不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能意识到孩子在关注自身行为,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可见,达到双向获益。不仅如此,ZM还积极利用其单位的高校资源,为在其单位就读的学生减免学费、住宿费等,并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国家助学金,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

除此之外,H村酒文化盛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不少村民因喝酒致病、致贫。为改善该状况,ZM制定村规民约,利用道德红黑榜对村民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在改善村庄精神风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通过树立致富榜样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青年第一书记ZM在H村展开的治理工作成效较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人均收入得以提高、村庄环境得以提升等方面。

2 青年第一书记参与乡村治理的实现机制

2.1 多方走访融入村庄

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帮扶力量进入村庄,于村庄而言是一种外部力量。第一书记进入村庄,首先要融入村庄。但村庄是关系复杂的场域,以熟人社会导向,内外有别,对外人的进入持警惕态度,即使第一书记带有国家政治色彩。H村不仅为中国的传统村庄,还是少数民族村落,具有少数民族的特征。而ZM为汉族人,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其融入村庄的难度。ZM初入H村,受到一定偏见,认为其年轻,工作能力不强等。但并没有打消他向前进的步伐,ZM初入村庄便展开遍访工作,让村民知道并认识他,也了解村民需求,并提供帮助。但仅仅走访不足以实现有效的关系嵌入,ZM吃住在H村中为其融入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吃住于村相当于与村民生活在同一场域内,对村庄的文化习俗有着更深的体会。借助当时村民的酒文化,与村民间建立起非正式关系,此关系在村民眼中更重要,代表着关系的融入及信任关系的确立。良好嵌入对ZM在H村中开展治理奠定了基础条件,如今村民对其评价良好。

2.2 角色定位到位

青年第一书记在村民、村干部眼中的工作能力、人情交往均会受到质疑,这是青年第一书记进驻村庄中常面临的问题。本质而言,这是一种关系的处理,需对角色进行正确定位。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驻村第一书记存在角色困境,与村干部的职责定位不清,甚至产生重叠,造成了村干部与乡镇干部达成某种“共谋”以排斥第一书记对村庄管理与决策的参与[7]。可见,青年第一书记需处理好与村干部间的关系,以实现有效治理。

相关政策文件规定驻村第一书记是指导村两委工作的,处于村庄权力地位的中心。H村第一书记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指导不指挥、总揽不包揽”,不以领导的姿态指挥村干部工作,从而与村干部间建立起平等协商的关系,在工作中相互协商,共同完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除此之外,由于青年第一书记的外来性,可作为村民与村干部的中间调解人。如对村庄土地纠纷的解决,村民认为村干部会因人情面子而有所偏袒,使处理结果不公。而驻村第一书记相当于中间人,无利益关系,处理事务会更具说服力。驻村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是协调村庄干群矛盾的“公证人”。

3 青年第一书记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有学者指出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一般运用单位的人脉资源、专业技能去实现乡村治理工作;而中年第一书记由于年龄大、资历深等因素,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如社会力量、兄弟单位所提供的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帮扶资金[8]。从H村第一书记的实践可看出,其主要运用自身优势和单位资源进行治理,也遭遇了资源资金不足的境况。因此,对青年第一书记治理的优化路径,需结合其群体特征进行完善。

3.1 政策设计的优化

3.1.1 精选精派 精选精派是我国驻村第一书记下派的原则,也是第一书记下派进驻村庄的前提。但是村庄是复杂的场域,特别是如H村少数民族村落,带有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所需考虑的因素将更多。第一书记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工作经历等均会影响村庄治理的成效。而单位资源能力的提供对贫困村而言相当重要,特别是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对这些资源的需求较大。

精选精派不仅仅是对第一书记的选派,而是多元主体的考量,即考虑贫困村的特征、第一书记的特性及单位的性质。通过多重考量以提高选派的精准性与适配性,因村派人,助推乡村治理。

3.1.2 加大资金资源的支持力度 青年第一书记在获取资金资源上存在一定困难,派出单位应加大资金资源的支持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对村庄资金的使用采取项目库的管理形式,在青年第一书记申请项目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年第一书记资金资源缺乏的局面。不仅如此,还需提高青年第一书记的待遇,其工作时间短,资历浅,面临生活的压力,可通过增加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等方式来改善。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青年第一书记的培训,提高其治理能力,如加强人际沟通的培训,以使其更好地融入村庄开展工作。

3.2 正确的角色定位

青年第一书记进驻村庄,需要处理与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的关系。可见,是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在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中,每个主体均有自己的分工,才能实现顺利合作,有效治理。一方面,青年第一书记需要处理好与村民、村干部等主体的关系。关系的建立,要做到真正下沉、真正驻村方可实现。青年第一书记可通过多走访、多沟通来了解村庄农户需求,以这样的方式嵌入乡村环境中。除此之外,在以熟人社会为导向的乡土社会中,对文化习俗的把握可帮助青年第一书记与村民等建立起非正式关系,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明晰职责范围,以免出现越位之举。青年第一书记需正确认识自身角色,不凌驾于村支两委之上指挥村干部工作,要与村干部良好互动,平等协商共同完成乡村治理工作。同时,村民、村干部也要明确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做到良好分工合作。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倡导民主治理,各个治理主体民主合作,实现乡村的良好治理。

4 结语

通过对H村青年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实践的分析发现,其治理主要集中于物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尽管青年第一书记由于年龄小、资历不足,易受村民、村干部的质疑,H村青年第一书记仍实现了有效的治理。其机制在于,一是能有效嵌入村庄的关系网络中,运用非正式关系的运作来融入村庄,而像H村这类少数民族地区,需了解熟悉其民族文化特性,利用民族文化来融入村庄更为可行;二是能有效处理与村民、村干部间的关系,正确定位自己的职责,对于有效治理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难以解决的困境,如资金资源不足,因此建议优化青年第一书记相关政策,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实现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村干部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