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大庙小学 丁小东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庄小学 孙 敏
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点拨与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解题能力,并能获得情感的体验。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认知,使其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积极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状态,尽最大可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加强课堂引导部分的教学,良好的课前引导,能够帮助学生转换教学思维并集中注意力,教师只需要掌握正确的引导方式,就能够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引入教学内容,比如向学生提问:“小红的文具盒里有8 支铅笔,小红的妈妈又给小红买了3 支铅笔,小红一共拥有几支铅笔呢?”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进入对知识的探究状态,引起好奇心理,有利于教师的讲解。提问的过程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进而为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生解题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视角下,教师需要把控好自身的教学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来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建设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架构起数学知识网络,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自主性。同时,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在教学中恰当地给予学生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启发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学生很容易对不同单位的使用产生混淆,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利用直尺等工具对身边的实际物体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正确地运用长度单位。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对于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有效地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数学逻辑思维是数学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小学数学课程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度极强,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措施。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时,通常会遇到一些应用类问题,而这一类问题往往与生活中的实际内容相关联。比如:“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 米,宽25 米,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则花坛的占地面积以及栏杆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题目中的长方形花坛与黑板等长方形物体进行类比,启发学生将围栏长度以及占地面积分别代表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结合生活实际中所能观察到的物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数学问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自主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分析,并随着所接触题型的增加逐渐掌握解题思路,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以合理的逻辑思维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能够促使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协调统一。
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小节的内容时,需要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把控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粉笔盒、笔筒、牙膏盒等物品,按照不同的形式摆放,再通过观察得出三视图。运用这种实践操作的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类型图形的不同属性,大大地减弱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也帮助学生掌握了几何类问题的解题方式,使得学生的图形思维得到了更加快速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这种实践操作非常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开发,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思维的拓展提升,进而达到提升综合能力的根本目的,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都需要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不断地改进和提升,会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数学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