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日 刘海波
图们江区域是我国东北通过陆海空路连接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区,又是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理想之地。我国延边地区、朝鲜罗先地区、俄罗斯滨海地区是图们江区域的腹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互通有无,利用这一地区大山、江河环绕,草木丰盛,海湾、岛屿、海岸线横纵交错等大自然赋予的优越条件,创造了图们江区域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
图们江区域的跨国历史文化资源是域内诸国共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经济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图们江区域跨国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举世瞩目的图们江开发计划也处在踏步不前的状态。当下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美好的前景。
图们江区域是东北亚地区中、朝、俄、韩、日等国相毗邻地区。自古以来,这一区域承载着东北亚诸民族繁衍生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历史使命。历经千百年历史,图们江区域诸多民族创造出这一区域特有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交织在一起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延边地区是图们江区域的重要腹地,从古至今,这里广泛分布着数不尽的灿烂文化。在先秦文化中,较为典型的是旧时器时代“安图人”洞穴遗址,距今二万六千年;和龙市柳洞遗址、石人沟遗址,距今一万五千年;珲春市北山遗址,均距今一万年。(1)陈全家、赵海龙、崔东峰:《和龙市柳洞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制品研究》,《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陈全家、赵海龙、崔东峰:《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6年第2期;陈家全、张乐:《吉林延边珲春北山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4年第2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亦有金谷早期遗址、南团山遗址、岐新遗址等,均距今近五千年。(2)延边博物馆《延边文物简编》编写组:《延边文物简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24页。远古时代历史文化遗址的存在,象征着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自然生态条件的优越。在延边还广泛分布着高句丽、渤海、金等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例如,珲春河下游三角形冲击平原中部南缘的萨其城、温特赫部城、石头河子古城;延吉市东北与龙井市交界的长安镇磨盘村山城里屯的城山子山城;坐落于延吉盆地北端斜坡的兴安古城;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江汇流之处的河岸平地上的河龙古城;龙井市八道乡西山村的土城等,均为高句丽在沃沮地区修建的典型城邑。(3)延边博物馆《延边文物简编》编写组:《延边文物简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4-58页。其实,在延边古代历史文化资源中,最丰富、发掘最多的地方文化还是渤海文化。渤海史称“海东盛国”,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立。史料记载渤海国设有五京,但实际实施京城功能的是四个,(4)渤海国存在期间四易都城,先后顺序为敦化的敖东城、和龙的西古城、黑龙江宁安的东京城(上京龙泉府遗址)、珲春的八连城。其中,东京城于公元755年和公元794年两次被定为渤海国首都。其中三个首都在延边。如最初首都敖东城位于敦化市东南敦化盆地中央;第二个首都位于和龙市头道平原的西古城;第三个首都位于珲春河图们江三角冲积平原西北部八连城。渤海国另一个首都是黑龙江省宁安县“上京龙泉府”。可见,延边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金代开始,女真文化成为延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涵。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延边属金朝“合懒路”管辖。现在延边女真人文化遗址众多,而最大的女真文化遗址当属著名的东夏国遗址。东夏国(1215年-1286年)由金将蒲鲜万奴建立。金亡时,蒲鲜万奴率几十万金军,在现延吉市东10公里的城子山山城建立“南京”,史称东夏国。东夏国的存在意义重大,为女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金亡后,留在中原和辽东的女真人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但是,东夏国的女真人却大有增加,为后来女真社会的发展保存了实力。(5)刘子敏:《延边通史》(上卷),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10年,第323页。到明初,延边成为建州女真的主要活动区域。从松花江一带南下涉足延边地区的建州女真,以图们江两岸为活动舞台,在图们江区域留下丰富的女真文化遗产。现罕王山建州女真文化遗址最有名,尚有待于开发。(6)罕王山位于龙井南部距三合镇西15公里处的图们江北岸,山上有一座石头砌成的旧城,名曰罕王山山城,又称祖洞山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延边地区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中,以朝鲜族历史文化与抗日斗争历史遗址最为典型。例如,龙井是近代延边朝鲜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区。龙井这一地名起源于井泉。1881年,朝鲜移民来到六道河地区,改造古井安装吊桶架,这便是朝鲜语中“龙吊井”的由来,后来相沿成习,被人们普遍称为龙井。1934年,李基燮带领朝鲜族百姓在龙井立了一块两米高的石碑,并将“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字样刻在碑上,以让后人记住龙井地名的来历。不仅如此,朝鲜族迁入延边地区以来,在开发和建设东北边疆,以及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与汉、满等多民族同患难、共命运,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并不断学习和接受中华文化,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同时,朝鲜族努力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很多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7项,如朝鲜族象帽舞(2006年指定,传统舞蹈),朝鲜族秋千、跳板(2006年指定,杂技与竞技),朝鲜族洞箫音乐(2008年指定,传统音乐),朝鲜族长鼓舞(2008年指定,传统舞蹈),朝鲜族鹤舞(2008年指定,传统舞蹈),朝鲜族三老人(2008年指定,曲艺),朝鲜族服饰(2008年指定,传统技艺),朝鲜族花甲礼(2008年指定,民俗),朝鲜族传统婚礼(2008年指定,民俗),民族乐器制作技艺(2008年指定,传统技艺),朝鲜族伽倻琴艺术(2010年指定,传统音乐),阿里郎(2010年指定,传统音乐),秋夕(2010年指定,民俗),朝鲜族回婚礼(2010年指定,民俗),盘索里(2010年指定,曲艺),朝鲜族摔跤(2010年指定,传统体育)等。另外,延边朝鲜族在抗日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现延边大地抗日斗争历史遗址比比皆是,如有十五万元事件旧址、枫梧洞战迹地、青山里战迹地和三道湾、王隅沟、马村、腰营沟、大荒沟等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及罗子沟、渔浪村、车厂子等抗日斗争历史遗址等。诸如此类,延边各族人民抗日斗争历史遗址和各种文物星罗棋布、十分珍贵,是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在朝鲜罗先地区,也分布着与女真和抗日斗争相关的很多历史文化资源。朝鲜会宁是保存女真文化较好的地区。会宁明代称“阿木河”,位于图们江上游中国龙井市三合镇对岸的朝鲜境内。这里曾与我国境内三合镇一起成为建州女真人斡朵里部活动的主要区域。明初,建州女真斡朵里部和毛怜部从松花江下游向南迁徙,首先来到图们江以南的珲春西南等地,后越过图们江在朝鲜境内的“庆原、镜城地面居生”。(7)《朝鲜李朝太宗实录》卷9,太宗五年五月庚戌条。约在洪武年间,斡朵里部再迁到阿木河。据统计,至公元1423年,在阿木河生活的女真人总数在七八千人左右。(8)丛佩远:《中国东北史》第三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748页。另外,离朝鲜豆满江市不远处还有一历史文化遗址叫作“战胜台碑”,这是朝鲜政府在此投资建成的规模较大的历史展览馆。朝鲜豆满江地区是在朝鲜和韩国被奉为民族英雄的李舜臣与“藩胡”打过仗的地方。公元1587年,朝鲜朝任命李舜臣为“造山万户兼鹿屯堡屯田官”,令其在图们江庆兴一带防范“藩胡”来犯。庆兴位于图们江下游一带。“造山堡”修建于离庆兴60里处的石筑碉堡,离此处20余里的地方有一岛屿叫作“鹿屯岛”(又称“沙次麻”)。据载,“战胜台碑”最初建于公元1777年,补修于1865年,碑文内容主要介绍了李舜臣在这一带击退“藩胡”来犯的历史事实和赞扬李舜臣的抗倭事迹。碑文写道:“此故忠武李公舜臣破藩胡之所也”“宣庙壬辰倭寇大举荡我境,乘舆播越,宗社陷没,公首起讨贼”等字样。其实,这一段历史就与我国毛怜部女真在图们江区域活动相关。另外,在朝鲜咸镜北道稳城郡还有“旺载山革命事迹地踏查宿营所”,这是1933年3月11日金日成召集朝鲜稳城地区地下革命者召开政治工作会议的地方。在这次会议上,金日成制定朝鲜国内武装斗争方向,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金日成同志长期在我国东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在图们江流域留下诸多足迹和抗日战迹地,这是中朝两国可以合作开发红色旅游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俄罗斯滨海地区被称为俄罗斯面向亚太地区的国家桥头堡。从区位角度看,俄罗斯滨海地区位于俄罗斯的东南角,与日本海相邻,西面与中国和朝鲜相互接壤。这里有十分丰富的与中国渤海文化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伊利斯塔亚河谷地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渤海1号、2号城址和维索卡耶渤海城址,位于俄罗斯滨海地区拉兹多利纳亚河河谷的斯塔罗列契斯克渤海城址,位于俄罗斯滨海地区楚卡诺夫卡河口的克拉斯基诺渤海城址,位于拉兹多利亚河谷的南乌苏里渤海城址,位于俄罗斯滨海地区什科托夫卡河谷的斯捷克良努欣斯克渤海城址,位于俄罗斯滨海地区帕尔季赞斯克耶河谷的尼克拉耶夫克渤海城址等,到处遗存着渤海文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及黑龙江流域发掘的渤海古城大约有34座。(9)王禹浪、孙慧:《俄罗斯滨海地区及黑龙江流域的渤海古城遗迹》,《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7-15页。另外,渤海佛教文化遗址也不少,如马蹄山寺庙址、杏山寺庙址、里索夫斯克寺庙址等。这些寺庙遗址大部分分布在今乌苏里斯克地区,历史上是在渤海的率宾府管辖区之内。滨海边疆地区近代历史文化景观也是举世闻名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座中西文化交融的美丽城市,在火车站站台上有9288纪念碑,这是为纪念被称为“世界第十二大奇迹”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而建;还有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始建于1961年,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到1922年期间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最后胜利的苏维埃英勇战士们。这些都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成为促进当地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础。
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尽管分布在不同国度,但是这一地区曾经作为域内诸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舞台文物相求、交流频繁,相互间存在内在的、割不断的历史关系,从而形成了跨国文化、复合文化和交叉文化的文化格局。
首先,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女真文化、朝鲜民族文化、抗战文化等,非局限于域内某一国家,而是跨国分布在两国或三国境内。以古代高句丽历史为例,高句丽人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分布在我国东北,但是横跨图们江、鸭绿江,在朝鲜半岛也留下了许多历史痕迹。“栅城”是高句丽在沃沮地区设置的重镇。关于“栅城”在何地,学术界一直争议很大,至今未达成共识。一是认为栅城在今图们江以南朝鲜咸镜北道之“钟城或其地也”;(10)丁茶山:《大韩疆域考》,《丁茶山全书》,首尔:弘益人间出版社,1960年,第88页。二是认为在今朝鲜咸镜北道的庆兴、镜城之地;(11)日本学者吉田东伍在《日韩古史断、中古记》中主张庆兴说;松井浪八在《渤海五京考》中主张镜城说。参见:刘子敏:《延边通史》上卷,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三是认为在今绥芬河畔俄国境内的双城子(今乌苏里斯克)土城;(1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6页。四是认为今我国延边珲春春化乡的城墙砬子城为东京“龙原府故地”,故栅城应是此地;(13)干志耿、孙秀任:《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哈尔滨:黑龙江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75页五是认为今珲春八连城为渤海的“东京故城”,故栅城应是此地;(14)斋藤甚兵卫:《关于满洲国间岛省珲春县半分城》,《考古学杂志》1942年第5期。六是认为在今延吉市一带的城子山山城、兴安古城和河龙古城;(15)朴真奭:《高句丽栅城遗址再考》,高敬洙主编:《朝鲜学·韩国学论丛》,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七是认为今珲春市西南十余里的温特赫部城是高句丽之栅城;(16)方学凤:《渤海遗址及其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9页。八是认为高句丽的栅城应是珲春市东南里的萨其城。(17)李键才:《珲春渤海古城考》,《东北史地考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67-71页。诸如此类,尽管学界至今对高句丽“栅城”在何处尚无定论、莫衷一是,但是高句丽文化的影响横跨图们江流域,在东北亚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渤海文化更是如此,由靺鞨人、高丽人、汉人、契丹人以及扶余、沃沮、秽貊人等不同民族组成的“海东盛国”——渤海,其疆域远远超出我国东北,扩至朝鲜半岛和俄罗斯沿海地区,东境至今波谢特湾在内的日本海滨一带;南境已至鸭绿江,鸭绿江两岸一带;北界到松花江口-兴凯湖-滨海地区北部一带。(18)刘子敏:《延边通史》上卷,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抗战文化亦如此,在延边地区抗日斗争历史遗址随处可见。枫梧洞战斗遗址、青山里大捷遗址等,是中朝人民共同打击日帝嚣张气焰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遗址。大韩国民会、北路军政署、大韩独立军、军务都督府、明东学校等许多反日团体、反日基地和反日学校遗址等,也是今后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19)大韩国民会、大韩独立军等朝鲜反日部队于1919年3月成立,这些称呼是当时的正式名称。参见:蔡根植:《武装独立运动秘史》,大韩民族公报处发行,年代不详,第70页。同一时期,在俄罗斯滨海地区也留下了新韩村、高丽族会、韩人社会党、高丽赤卫军、高丽人同盟、劝业会、大韩国民议会、大韩光复军政府等许多朝鲜反日团体活动的历史文化遗址,只是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而已。另外,在俄境滨海地区还有与我国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相关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众所周知,在日本关东军残酷的军事讨伐之下,东北抗联部队自1940年秋冬遭遇巨大的困难和挫折,经苏方同意,1940年末至1941年初,大约有600人的东北抗联部队先后过界入苏,在苏联远东境内设立南北两个临时驻屯所,在伯力东北双城子(现名乌苏里斯克)以南建A野营(也叫北野营),在海参崴和双城子之间蛤蚂塘建立B野营(也叫南野营),借此统一管理和指挥东北抗联部队。远东地区的东北抗联南、北野营,是我国东北抗日斗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发展东北红色旅游业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其次,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呈现出复合性特点。复合文化是多种文化价值观和多种文化来源并存的一种状态,并且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开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仍然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随着我国东北历史的发展和交替,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呈现出跨国分布特点的同时,还具有保持内外有别、层次分明、兼容多元文化的特征。例如,延边地区是“渤海国”所在地,又是辽“东丹国”始设地,辽长白山女真国大王府所在地,金代曷懒路属地,金末“东夏国”割据地,元开元辽阳二路分属地,明建州、文莲州、窝集三卫分置地,清朝满族的发祥地。其中,除了部分历史文化痕迹已消失外,大部分留下其固有的文化景观,可供人们参观、学习。延边地区的近代历史,更能体现出其复合文化特点。延边地区到目前为止很多地名依然使用满语命名。例如,图们江(满语,大江之意)、海兰江(满语,榆树之意)、布尔哈通河(满语,长满柳树的地方之意)、珲春(满语,边地或边防之意)、敦化(满语,风口之意)、汪清(满语,堡垒或幸福之意)等。(20)田志和:《吉林省沿革史要》,吉林省地名委员会,1984年,第69-82页。同时,也不乏象征着朝鲜族历史文化的地名。例如,延边地区的“泉坪、泉水坪、清水洞、清川、药水洞”等地名与朝鲜族移民历史有关。19世纪后半期,朝鲜移民来到延边时,沉睡了二百多年的延边大地到处是荒原和塔头甸子,腐水久积,人饮此水,便得大骨节和粗脖子病。因此,朝鲜移民们四处寻找水土好的地方,一旦找到清泉汩汩的好地方,便围泉而居,把地名称之为“泉坪”“泉水坪”,或称之为“清水洞”“药水洞”。这样,冠以“泉”“清”“药”字的地名在延边各地相继出现。在诸多历史文化景观中,日本侵略延边时留下来的历史痕迹也不少。例如,日本驻间岛总领事馆和头道、珲春、百草沟领事分馆建筑物;京图铁路、拉滨铁路、海克铁路、泰克铁路、北黑铁路、宁霍铁路、霍黑铁路、长白铁路、白温铁路、图佳铁路、虎林铁路、四西铁路、梅辑铁路、鸭大铁路、锦古铁路、绥佳铁路等。其中,图佳(图们到佳木斯)铁路、京图(长春至图们)铁路是日本为了大力开发图们江流域而修建的,即通过陆海路把西日本与中国东北、朝鲜连成一片,其中,以朝鲜北部“三港”(清津、罗津、雄基)为基点,在其北修筑图佳铁路和京图铁路,开辟横渡日本海直达日本西部的最安全、最经济的交通线,使日本海变成日本的“内海”,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环日本海经济圈”,借此达到“内鲜一体”“鲜满一如”的目的。
最后,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还具有边缘性特点。“边缘”一词有多种解释,在地理上,“边缘”指边界地区;在政治上,“边缘”指权势低的群体;在经济上,“边缘”指不受重视的或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地带;在文化上,“边缘”指非主流的弱势的文化。在这里所说的“边缘”,是指处在国家边缘或边界地带的,远离本国文化中心的文化体系。图们江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边缘性,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在全球化时代,边缘性特点既是弱点,又是优势。由于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交流频繁,甚至交织在一起,形成具有本国主流文化特点,又不同于本国主流文化的另一种文化体系,这是域内不同的文化体系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应该说,图们江区域边缘文化的这种特征,带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宽容性,会为域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
图们江区域分布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会引起域内诸国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发展本国文化产业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域内国家设想或提出的宏伟蓝图至今未能得以实现,或被半途而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首先,图们江区域诸国间存在复杂的政治关系,一直在牵制着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冷战结束后,尽管域内诸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关系有所缓和,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千变万化,域内诸国民族主义迅速发展,只注重本国利益,在领土、资源、文化等诸多方面难免发生冲突。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留下来的“慰安妇”、劳工、领土等诸多历史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及在朝核问题上争论不休,严重缺乏政治互信,这对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慰安妇”、劳工、中日“钓鱼岛”和日韩“独岛”等问题上,日本从未对自己犯下的历史罪行真正“谢罪”,引起被害国中国、朝鲜、韩国等国对日本的严重不满。近年来,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又成为拖延图们江区域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朝核问题从未停息,朝鲜不顾国际舆论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核试验,直接导致朝鲜半岛问题的持续发酵。多年以来,中国在朝核问题方面表现出积极斡旋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朝关于核问题不曾出现过矛盾争议,中国反对朝鲜拥核的态度是一贯明确的。日本在对待朝核问题方面则明显表现出比韩国强硬的态度。日本奉行“无核三原则”,因此对于朝核问题无疑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可见,朝核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十分严重:除了让朝鲜与其他国家政治关系紧张之外,也直接造成图们江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朝核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地区安全和外交问题,使得图们江区域内各国对朝鲜的不安和不信任无法缓解,特别是在美国的策划下,使朝鲜陷入被各方力量制裁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朝美之间尽管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做了多方努力,但2019年2月朝美“河内会谈”破裂后,又出现僵持局面,这对于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缓解是十分不利的。朝核问题带来的复杂政治问题,不但影响了中朝在图们江区域合作中的深层次、系统化的经济合作和两国经济在图们江流域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图们江区域多边合作进程和国际投资的注入。
其次,图们江区域交通、经济相对落后,人力资源欠缺,严重影响或阻碍了这一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交通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诸国通道的建设和畅通。图们江区域由于各国的交通线路组合形式多,且各国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交通条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当然,中国在延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已走在域内前列,如长珲城际高铁的顺利开通,完善了中、俄、朝、韩、日等图们江区域各国间的国际运输通道,为图们江区域融入环绕全球的“一带一路”倡议进程做好了提档加速的准备。与此相匹配,中国还做好了通过口岸与域内国家相连陆海路的准备。例如,地处图们江下游的珲春拥有4个对俄、对朝公路和铁路口岸,距日本海仅有15公里。可以说珲春是中、俄、朝三国陆路相连,中、俄、朝、韩、日五国水路相通的东北亚交通的枢纽城市,逐步成为中国开发图们江区域的前沿和桥头堡。但是,与延边地区毗邻的朝、俄两国,在图们江区域还没有城际高铁,也没有高速公路,无法与珲春交通相对接。换言之,在图们江区域的汇合点上,朝、俄交通运输明显滞后,影响图们江区域多国联运的快速发展进程。纵观图们江区域陆路交通,共有9条运输走廊,分别是:1.瓦尼诺→波谢特运输走廊(瓦尼诺→波谢特);2.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走廊(西伯利亚沿海地区港口→欧洲);3.图们江运输走廊(图们江地区→长春→蒙古东部);4.中国大陆桥运输走廊(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欧洲);5.大连运输走廊(大连→哈尔滨→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6.天津→蒙古运输走廊(天津→北京→乌兰巴托);7.绥芬河运输走廊(俄罗斯沿海地区港口→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扎巴依克里斯克);8.朝鲜半岛东部运输走廊(釜山→罗(津)先(锋)→哈桑→乌苏里斯克);9.朝鲜半岛西部运输走廊(釜山→汉城→平壤→新义洲→沈阳→哈尔滨)。(21)赵儒煌:《东北亚区域交通运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4期,第8-11页。目前,这9条线路在实际运输方面的利用率甚低,严重影响了图们江区域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至今,中、朝之间的绝大多数交流都是依托口岸进行的。这些口岸由于所处的位置多在交通相对不发达的偏僻地区,因而与其他区域经济中心和区域次级中心的往来交流十分不便。
另外,图们江区域地处偏远地区,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离域内国家的经济中心距离甚远,经济普遍十分落后。延边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腹地的吉林省本身的发展水平也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市场经济不够活跃,经济实力很有限,不能对该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延边相邻的朝鲜咸境北道更是属于贫穷落后的地区。由于朝鲜长期实行“先军”政治,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又因核问题受国际经济制裁,罗先自由经济贸易区很难发挥地缘、生态优势。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俄罗斯政府的真正重视,俄罗斯政府一直期望“融入欧洲”,所以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都是俄罗斯欧洲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忽略了对远东地区的投资、扶持,再加上俄远东地区本来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开发难度可想而知。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又受到美国和联合国的经济制裁,近几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下跌,2014年末卢布又狂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可谓是雪上加霜。
图们江区域有限的人力资源,也在阻碍本地区的持续性发展。就中国延边地区而言,2010年人口为217万人;(22)《延边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s://www.taodocs.com/。朝鲜咸境北道2019年人口为245万人,如今人口虽有增加,也是微量增加。(23)《咸镜北道》,https://search.naver.com/。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问题最为严重,据统计,1990年,俄远东联邦区登记人口为804万人,此后人口状况持续恶化,截至2005年1月1日,远东联邦区共有人口659万人,15年减少了145万人,人口损失近20%,即远东地区人口占全俄人口的比重急剧下降,15年来降低近1个百分点。(24)雷丽平、朱秀杰:《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危机与中俄劳务合作》,《人口学刊》2011年第5期,第66—73页。这些人口分布在621.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6人。而这些人口又主要集中在南部阿穆尔河流域及铁路沿线的城市里,其他地区则人烟稀少。据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5年远东地区城市人口为489万人,农村人口仅为170万人。(25)刘慧丽:《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问题与中俄劳务合作》,《欧亚经济》2007年第2期,第41—45页。当然,近几年人口流失速度有所缓慢。据俄社2016年2月22日报道:俄副总理兼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接受NTV电视采访时表示,俄远东人口流失规模已从此前的4万人/年降至2万人/年,降幅达50%。(26)《俄远东人口流失规模下降50%》,https://finance.sina.com.cn/ro。由此可见,图们江区域人口资源从总体上看,中国延边地区的人力资源还算比较富足,而朝鲜人力资源明显不足,俄罗斯则严重匮乏。根据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国家的经验不难发现,人力资源正在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第一资源,它对产业发展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各国、各地区都已将人力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加以重视。(27)修远:《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2年,第120页。因此,人力资源的缺乏,将严重阻碍图们江区域的持续开发和发展。
再次,图们江区域经济落后带来的人们的认知问题,也是影响这一区域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图们江区域一直是经济滞后、商业不发达的地区,这自然导致在其域内的人们普遍缺乏文化品牌意识。当代社会已经步入到品牌经营时代,于是品牌这种文化资源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然而,至今图们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旧停留在最原始的旅游景点的开发和节庆活动的举办上,而其中大量有意义、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尚处在浅开发或尚未开发的状态。可以说,域内诸国文化产业尚有待于开发的资源还是很丰富、大有潜力的。
最后,域内诸国跨国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诉求和国际政治战略的差异,给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域内诸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容易导致区域制度性合作机制难以为继,更不用说建立起有效的多边政治组织、区域论坛和集体安全组织,而这些都与东北亚各国对政治问题的敏感、现存利益需求、矛盾分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积极主张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开发;朝鲜以国内的政治经济现状为依托点,极力主张和推崇各国独自开发各自区域;俄罗斯为了保持远东地区各地方之间的均衡发展,也主张自主开发。因此,较为可惜的是三国都只优先考虑了本国的短期利益,却没有找到长远利益契合点,也就是说,难以形成共识,在开发项目关系方面的协调也相对较难。图们江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是具有跨国存在的特点,若域内诸国合作开发、共同利用,将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诸国需求不同,一时难以达成共识,这是今后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图们江区域是东北亚多民族聚居和多元文化交织区,是我国东北连接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战略区域。千百年来,东北亚诸民族在图们江区域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相互交流交往,互通有无,营造了这一区域丰富多彩的跨国文化。图们江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为这一区域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然而,由于域内诸国利益诉求不同,政治关系复杂,开发政策差异,以及交通、经济相对落后,人力资源欠缺等诸多原因,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国际合作开发一直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应该说,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宏伟目标,为图们江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国际合作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前景。其实,面对域内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如果域内诸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建设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那么图们江区域跨国文化资源的国际合作开发才不会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