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谈小学生的激励教育

2020-12-17 13:47施昕辰江苏启东市新安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斯洛原则班级

施昕辰 (江苏启东市新安小学)

当有这样一道选题摆在教师面前:教师们,你更愿意在教学中使用以下哪一种教育方式?(A.惩罚教育,B.激励教育)笔者认为,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B。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教师面临的是“激励教育”带来的收效甚微的尴尬处境,从而对此茫然无措、心灰意冷。这样棘手的处境让人一度怀疑“激励教育”是不是根本就是错误的存在。其实不然,个性迥异的孩子就像一把把不同的锁,人们不能指望有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全天下的锁,也不能寄希望于一个亘古不变的激励方式能够对所有的学生奏效。

一、在行中思——激励教育路在何方

笔者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段子”:我想要一个苹果,而你却给了我一车香蕉。然后你说你都被自己感动了,还问我为什么不感动,于是你伤心地告诉全世界:你给了我一车香蕉而我却丝毫不为所动。可是你不知道:我真的只想要——一个苹果而已。

由此可见,当“需要”和“给予”不对等的时候,再多的付出都是徒劳。那每个孩子心目中到底期待什么样的奖励呢?在班级内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请孩子们在以下选项中选择自己最希望得到的奖励:A 糖和玩具,B 免写一次作业,C 盖一个奖励印章,D 在班级和微信群里表扬一次,E 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最后收到43 份有效回答,其中选A的19人,选B的3人,选C的7人,选D的5人,选E的9人。调查数据让我豁然开朗,同时也让我彻底清醒!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而我,把自认为合适的奖励强加给学生,这不是“教育艺术”,这是“教育独裁”。真正的教育艺术要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去对待学生,有效的激励教育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真实需求之上。

二、在思中行——激励教育路在脚下

1.“阳光普照”——激励教育的普遍性原则

马斯洛将社会人置于需求层次金字塔之中,他认为,每个人都处在五种需求的某一层次,或者同时占据多个层次。将这一观点放置于激励教育,就是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某一种或多种激励。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难免会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容易将关怀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向优等生倾斜,从而忽视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激励方面,教师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鼓励和培养优等生,但我们似乎忘记了教育界一个有名的“木桶理论”。

因此,不管是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还是班级整体发展来考虑,我们都应该遵循普遍性原则以及公正平等原则,将激励教育的温暖阳光撒向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被鼓舞和激励的机会。

2.“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的针对性原则

激励是通过外界环境对人的刺激和影响,来调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斯洛认为每个人所处的需求层次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就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

如在上文的调查中设计的5 种选项,其中AB 就是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低级需求设计的,CDE 是参照理论中的高级需求设计的。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且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需要强大的物质奖励和刺激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学习目的比较直接、浅显——为获得奖励而学习;而有的学生已经能够明确学习的真谛和意义,在学习任务中表现得积极主动,这部分学生已经不需要物质激励,他们已经处于高级需求,寻求的是精神上的奖励和刺激,他们的学习目的也比较深远——为自己的发展而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所处的心理发展水平,灵活地采取对策,制定不同的激励方案迎合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激励教育的实效性。

3.“循序渐进”——激励教育的层次性原则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呈现金字塔形,最底端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一个人需求的满足是按顺序的,从低级到高级,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驱动活力。

这就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一个人“日益成熟”的过程,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亦是如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物质奖励是最直接且受欢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会逐渐成熟,部分学生的需求也就慢慢地从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过渡。这时候,教师就应弱化物质奖励成分,增加精神层面的比重,提高激励层次。

4.“刚柔并济”——激励教育的综合性原则

马斯洛在阐述需求层次理论时提道: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人本就是复杂的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心理需求一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多种需求同时存在的时候,总有一种需求为主要需求,其余的为补充的次要需求。低年级学生以物质激励为主,糖果和玩具是主要的激励手段,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家长会上老师的一句夸奖就会成为超越物质激励的奖励。虽然高年级学生以高级需求为主,但是学生在长久的精神激励氛围内,偶尔加入物质奖励,一定能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由此可见,激励手段不是孤立的存在,有机糅合、综合运用多种层次需求的激励策略,一方面能够从情感上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受,提高对学习的期待值;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不同的激励方式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为高效的学习奠定基础。

激励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启的锁,而每一位教师都是独具慧心的匠人,用三分心来探究锁的构造,用三分心来锻造一把量身定做的钥匙,再添三分时间让钥匙与锁磨合,九分过后,打开锁,珍宝便近在眼前。

猜你喜欢
马斯洛原则班级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班级“无课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班级“四小怪”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班级英雄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