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卢彩霞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中,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却因为多数教师无法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深度,导致学生学习的重点最终落在如何解题之上,对于概念知识等核心内容的学习进度则相对较慢。
由于小学生思维方式的自有特点,其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很难直接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具有实操性或是能够直观展示出来的知识学习则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学生在学习这些一目了然的知识时,学习兴趣更浓且学习效率更高,因而任课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对《体积》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时,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了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好的玻璃瓶、石子等教学辅助工具,一边为学生复述整个寓言故事,一边实际操作将石子投进瓶子后,瓶子里水位上涨的过程。在完成演示后,教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瓶子里不断投入石子,水位会上涨?”引发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概念的思考,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会认识到石子和水一样都有体积,而瓶子的容量是固定的,石子投入瓶子之中会占据瓶子的容量,因此水就会被石子“挤”得上涨。教师对学生的这一猜想表示肯定,并且继续拿出多套与刚才类似的教学辅助工具,供学生自行操作实验来证实刚才猜想的正确性。在此处,教师选择的玻璃瓶最好替换为有刻度的玻璃量器,能够让学生在观察时以量器上的刻度作为辅助观察标准,更为直观地对毫升等单位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学生进行实操后,教师接着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其深入思考:“如果投入瓶中的是橡皮会有什么不同?那如果投入的是一个苹果呢?”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进行实践操作,而教师在学生操作后,以概念知识的讲授作为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所有物体无论它的形态如何,都会占有一定的空间,也就是具有体积,而体积的多少只与这个物体的大小有关,因此才会出现石子、橡皮、苹果投入瓶中,水位上涨位置不同的情况出现。学生经过这番操作可以直观地理解本节课程内容,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所以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年纪小、爱玩、喜欢新奇事物等综合特点,进而迎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从而产生数学思维,而不是单纯要求学生强化记忆和机械运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选择使用游戏教学方式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让学生通过游戏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实践以及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兴奋和专注,不会产生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或出现厌学状态的情况。
例如,教师在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选择使用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若干个小组,并且准备足够数量的苹果,让学生在小组内将教师给予的苹果进行平均分配,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完成分配即为胜利。教师可以逐轮提升游戏的难度,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进行思考并积累求知欲。在几轮游戏结束后,教师再抛出“分数”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式,帮助学生复盘游戏过程中的运算行为,从而达到让学生“茅塞顿开”的效果。
数学这门学科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同样也要向学生传递这一思想,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思维来理解和认识世界。具体到现实生活之中,教师可以举出随处可见的例子来证明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货币的使用、路程的计算、时间的认识,到一些工程图纸的计算等,几乎所有的事物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教师向学生传递了这一思想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激发自主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的内生动力,并且能够让学生转变思路,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能够进一步增强。
例如,教师在对《圆》这一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在“圆的认知”这一部分采用了联系现实生活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各举一个圆形的例子,有的学生说了太阳、车轮、光盘等,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圆形的美感,之后帮助学生使用圆规画出圆形。这样的课堂教学和认识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无疑是深刻的,学生也许不能直观理解教师所说的“圆形的美”,但是在实践操作并且认真体悟后,在潜意识中也会形成这一思维,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而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和稳固,并且乐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相关知识点的投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以恰当的教学手法强调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底层思维中建立数学相关的概念体系,进而发展成为一套严谨的数学思维,这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能产生极大的帮助,在客观上也达成了建立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