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 徐榆涵
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人们都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一种促使学习深入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环境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现代一些专门的学者研究表明,课堂的整体环境包括课堂的物质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两种,那么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构建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氛围呢?
所谓课堂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的空间环境以及课堂的设施设备等,就小学数学课堂的物质环境而言,实际上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学习用具的运用,小学数学的学习会常常应用到学习的常见用具,比如三角板、圆规等等,这些物质环境的建造可以刺激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心态,最终通过环境氛围的慢慢渗透,慢慢影响着学生课堂数学文化的植入。
在小学课堂上,有这样一幕我们会经常遇到,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的概念时或者数的计算等相关内容的时候,经常会应用到的数学用具就是计数器,因为合理运用计数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相关概念以及数的运算原理,但是反过来也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时常出现,在一些不需要使用计数器的时候,学生经常把计数器当成玩具,彼此互相打闹,拨来拨去,这在一定情况下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甚者,对课堂的正常教学造成了影响,而究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不能使用计数器,而是因为学生在使用计数器这个学习用具的时候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则严格执行学习用具领用流程。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因为课堂规则混乱或者课堂规则执行不到位所造成的,不利于良好数学学习文化的培养。
宣传的力量是无形的,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小学课堂既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广泛、最为密切的地方,因此,可以在小学课堂教室的背景墙做好相关数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工作。比如,在墙的两侧展示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主动引领学生去探究,再比如,每天固定一个值日生,在墙的后面记录“每日一题”的小栏目,这个小栏目主要是平时大家经常出错的数学问题,把这个问题挂在墙上,引导其他学生共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讨论、自主研究的良好数学学习氛围。
教育界佐藤学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又该如何做到与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呢?常见的做法是可以让学生把思考问题的具体过程和答案用彩色笔写在纸上。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探究的具体过程写在纸上,并且引导学生在4 种不同的表达结果中进行互相探讨和分析交流。一般来说,第1 种是最为常规的表达方式,三边长分别是8cm、7cm 和10cm,那么这三边的关系可以表达为7+8=15>10,或者是7+10=17>8,又或者是8+10=18>7,第2种选择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是12cm、12cm 和19cm,此时这三边长度又可以写成12cm、19cm、12 cm 或者19cm、12cm、12cm,第3 种表达方式选择三边的长度分别是7cm、10cm 和15cm,此时三边的关系可以表达为7+10=17>15 或者是15>7 和15>10,第4 种表达选择通常是8cm、11cm 和14cm 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只写作一个表达算式:8+11=19>14。
很显然,第1 种算式表达是一种最为常规的思路,通常情况下也是大部分学生共同思考的结果,而第2 种则体现出了学生思维的不重复,也是严谨的表现,因此会把这三个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复制一遍,而在第3 种表达的过程中,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在比较的时候都出现了两个数的比较,而不是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对比,学生在互相研讨的过程中就会明显地发现其中一条边已经比另一条边更长了,而出现这种互相思考探讨的结果正是由于教师给了每一个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缔造出一个让学生集思广益的学习氛围,久而久之,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倾听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教师真正相信学生的表现,真正打造数学课堂学习文化的表现,这能极好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探讨问题,而这也恰恰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良好课堂文化打造的表现。
总而言之,打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文化是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力量,然而打造好课堂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完成的,具体的策略和办法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主动探讨出适合班级,适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因此,具体的策略还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学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