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心小学 赵 娟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在数学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用于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应用题就是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一种初级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向来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数学测试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种题型。一些学生难以在应用题中抽离出数学模型,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导致了不会解应用题的现象。此时教师需要合理规划课堂内容和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找到应用题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
很多学生不会做应用题的原因并不是对知识点不熟悉,而是很难从题目中找到关键,也就是说审题能力不过关,在审题时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因此,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讲解时,首先应锻炼学生对题目中关键字词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仔细阅读题目,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梳理题目中的条件。具体可以采用“两遍阅读法”,第一遍阅读时要划出题目中的重点。一些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没有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在读题时花费的时间过少,往往没有仔细看完每一句话就开始答题,这就导致因为对题目内容没有完全理解而出现解题错误。因此,在第一遍审题时,学生要学会划出题目重点,比如题目中的数字、倍数关系、差值关系等等。在第二遍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在第一遍审题划出题目重点后,学生需要通过第二遍审题将第一遍中划的重点串联起来,找到它们之间隐藏的关系。比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一课时,对于题目“小新家养鹅7 只,养鸭10 只,养鸡20 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划出题目中的重点信息,也就是“鹅7、鸭10、鸡20,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串起来,找到它们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需要在对过去所学知识的不断回顾和总结中归纳出规律和技巧,应用题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只做题而不总结,会使学生机械地记住某一道题的解题步骤,最终也只会做一道题而不会做一类题,再碰到同类型的题依然不会解题。因此,教师在讲完解题步骤后,要对题目进行回顾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中的思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回顾题目可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比如在“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中,对于课本中的题目“一种小汽车上的长方体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 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教师在讲解题目时,给出答案之后,就可以对该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审题方法划出题目重点:“长方体油箱、长5dm、宽4dm、高2dm”,之后由题目问题“装油多少升”进一步分析——油的体积自然无法由题目中的条件解决,因此要借助别的方法。而根据题目所给条件,长方形油箱的长、宽、高可以求出油箱体积,也就是“5×4×2=40dm³”,由此联系应用题的问题可以想到油的体积恰与油箱体积相等,因此得出可以装汽油的体积,再根据立方分米与升的关系算出答案。
通过有效的审题和回顾分析两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但由于不同章节的内容不同,对应应用题的题型特点也不同,解题技巧自然也有所差异。在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题型比较单一的应用题时,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解题技巧,而随着所学内容不断增加,题型变得复杂多样时,学生应付起应用题来就会比较吃力。因此,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能够快速正确地写出答案,而一旦将所有知识综合起来就容易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他们会把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混淆,用题型A 的解题思路去分析题型B,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偏离了正确答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进行专题训练,通过专题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某一类题型的特点以及解题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在处理各类应用题时游刃有余。因为每一章节内所探讨的问题大致相同,因此教师可以将同一章节里相似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专题训练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除了从审题、分析以及专题训练三个方面加强对应用题的讲解,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措施辅助教学。比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也是应用题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应用题虽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也并不是无法攻破的。如果教师能够对症下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应用题的教学自然也会容易很多。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过关斩将,攻破应用题这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