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解放街小学 李玉花
大数据,也称“巨量资料”,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大型的数据仓库,与“大规模数据”一脉相承。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探索如何利用这个“大型的数据仓库”,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发生着变化。学生是否主动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否和谐高效,往往是通过教学反馈来体现的。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教学反馈既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检测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习效果是否明显的基本方式。所以,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有效的反馈方式,真正让教学反馈对教与学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学生及时有效地完成作业正是一种最直接的反馈方式,由此,设计合理化、多样化作业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老师教的形式多样,学生学的虽然不再单一,但是比较被动,好多学生学会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学过却放下了,“温故而知新”的意识已经淡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教师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往往会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期中与期末的阶段性检测与评价,忽视日常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呢?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高效,仅仅关注课堂教学的反馈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关注学生的课后积累反馈,即作业的完成情况。国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如,英国的中小学生作业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书面作业,又有口头作业,既有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又有实践作业。这样形式多样的作业给予我们这样的思考:作业的设计不应只关注知识的增加,只在作业本上完成单一的抄写作业,应该形式多样、因人而异;教师更应该通过作业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规律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认为: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布置完成一定的课后作业非常有必要。俗话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况且语文作业无非是关于字、词、句、段、篇中的抄写,但部分学生因为长时间采用这种单一的方式,会有倦怠心理,甚至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而且值得去做的事情。
我们渐渐意识到:在科技飞速发达的今天,语文作业不一定是抄抄写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展示教学内容,表达每节课的教学意图;学生也能借助这些工具和手段来主动查找、探究学习内容。如,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研究探索学习内容,拓展所学知识。
除此之外,如果在一周内,督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学习收获、感悟等,用自己喜欢的书面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手抄报、电子小报等,根据自己的版面设计,配上插图、背景色后再进行展示,学生一定乐于完成。
高年级学生对网络、多媒体、智能化等有了较多的认识和运用,利用这一优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课前预习:上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了解文章或诗歌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将自己的朗读录音或拍成视频,发到微信班级圈、钉钉群等,请老师和同学点评。
课后复习:一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收获感悟,可以制成卡片、书签,或者做成课件;一周的学习所得可以用手抄报、电子小报、剪贴报、思维导图、图画等形式呈现。当然,这些设计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拓展练习:除了推荐一些合适的阅读篇目或书籍外,还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客户端参与“考拉阅读”,或者关注一些适合学生聆听的阅读类公众号,如“拾分钟阅读”“学语文”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
命题:我大胆尝试着摒弃传统的作业本抄写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设计语文练习题目。命题方式除老师命题外,还可以有优秀生命题、学生自选、交互命题等。
完成作业:命题后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同伴间相互交换做,交换批阅。因为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也乐于完成,反而改了以往作业拖沓的不良习惯。
教师除了引导,还要进行适时的检查和评价,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实现学习成果展示评价的多元化,还有利于探索出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成果反馈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与提升。通过及时的多种形式的成果反馈,学生会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明确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他们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改变,同时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利用课余时间,老师要求学生梳理所学的内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可以加上自己的收获、感悟等。学生完成语文作业——“学习成果”的整理后,教师收集评价,再提供教室内的《百花园》、学习园地,楼道内的《采撷园》,校园内的文化长廊等平台,为学生的多样化作业提供展示的机会。通过一周内学习成果汇总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哪些内容学生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掌握得不好,继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做到堂堂清。
同时,学生在整理呈现学习收获时,会不自觉地反馈出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对学生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机调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并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会寻找、总结学习方法与规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得乐学、会学,从而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这样做还有利于实现学习成果展示及评价的多重功能化,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学生每次反馈的结果成为教师教学的新起点。尤其是反馈中出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错误”,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为它是来自于学生的最真实的信息,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而言,为了能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的发现、认可、肯定,就会在课堂上督促自己专心学习,课后用心整理一周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版面,构图着色,最终张贴上墙,会让他得到最大的精神满足,并由此产生更大的内驱力。
因此,重视课后作业多样化的设计和展示,开辟学生喜闻乐见的展示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努力探索出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与展示策略,寻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