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县蚕桑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0-12-17 02:45:50沈林海
蚕桑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榕江县小蚕

沈林海

(贵州省榕江县林业局,贵州 榕江 557200)

种桑养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价格相对稳定和收益丰厚等特点,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扶贫产业,也是贵州的重要经济作物,是贵州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榕江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发展蚕桑产业。2013年,国务院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杭州市桐庐县结对帮扶黔东南州榕江县。2017年,榕江县抢抓东西部协作战略机遇,坚定地选择了发展蚕桑这一新的农业产业,并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起步。

1 榕江县蚕桑产业现状

榕江县从2017年开始发展蚕桑产业。目前,全县桑园面积350 hm2,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种养合作社50家,丝绸企业1家。由于榕江县紧邻中国蚕桑生产规模最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形式基本参照广西模式。主要桑品种为,桂桑优12、桂桑优62、农桑14、强桑1号等;主要蚕品种为,贵蚕1号、桂蚕2号、洞庭×碧波、两广二号、秋丰×白玉、菁松×皓月等。2018~2019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415.78万元。2019年,全县饲养蚕种880.5张,产茧量34.1 t,蚕桑产值127万元。

2 榕江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定位存在偏离

蚕桑产业是家庭型产业,适合大户和散户种养,劳动力投入较多,但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老人、妇女都可参与,且该产业发展时间短、投入低、见效快,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然而,榕江县蚕桑产业发展出现偏离。一是发展蚕桑产业起步方式不慎重,榕江2017年底开始实施发展种桑养蚕以来,没有树立稳步发展的理念,而是大面积推进,缺少以点带面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方式方法,在没有获得适合当地良好发展模式的情况下,遍地开花,且技术力量及各环节管理跟不上,违背了产业发展规律。二是合作社组建主体有偏差,合作社应是以农民自愿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销售、加工、储存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的组织,成立后具有经济互助性;而目前建立的种养合作社,是以集体经济为主,缺少主体能动性,造成合作社规模过大,桑叶不能充分利用,桑园管理成本过高,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蚕农参与度不高现象。三是统筹规划不合理,对当地实际情况摸排不够;蚕房与桑园相距太远,造成采叶、运输不便,成本过高,效益降低。

2.2 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弱

蚕桑业是外向型行业,与国际市场丝绸和生丝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外丝绸订单大幅减少,严重影响蚕桑行业的发展。大幅度波动的收购价格无形中增加了经营的风险性和收入的不稳定性,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蚕桑业的稳定与发展。榕江县茧丝绸公司与蚕农未签订订单收购协议,蚕茧任由市场定价,蚕茧收购价格不稳定、起伏大,影响了老百姓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2.3 企业助推产业发展作用不大

一是丝绸公司技术指导不到位。2018年,榕江县引进瑞和茧丝绸公司,并负责榕江县蚕桑技术指导。几年来,公司对蚕农技术指导不重视,已有近一年未举办过蚕桑技术培训,养蚕时节无技术员蹲点指导,导致蚕病频发,产茧量低;二是企业提供小蚕质量不达标。在小蚕共育方面,提供给蚕农的蚁蚕头数不一,导致蚕农产量不稳定,挫伤蚕农饲养积极性;三是拖欠蚕农茧款。蚕农销售蚕茧后,蚕茧款兑现不及时,拖欠严重,造成合作社与农户对公司的不信任。

2.4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种桑养蚕对技术要求较高,但目前榕江县在县级农业部门没有建立技术服务组织,蚕桑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没有达到国家桑蚕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承担技术指导的茧丝绸企业没有配备蚕桑技术组织和力量,种桑养蚕全靠合作社和农户自己摸索。因此,2年来,桑园肥培管理跟不上,消毒防病意识较淡薄,饲养成绩不理想,很多合作社都爆发了蚕病,蚕茧产量低,导致发展受阻,蚕桑产业规模大幅度缩减,大量桑园荒弃或改种其他作物,桑园面积逐步减少,严重影响合作社和蚕农积极性。

3 榕江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产业领导,建立健全蚕桑服务体系

一是成立技术服务中心。县林业局成立种桑养蚕专班,组建并明确产业领导和技术队伍,明确职权分工,加强领导和技术服务,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教,完善桑蚕产业从种养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和监管,着重于技术指导,建立微信群,举办培训班,养蚕季下乡指导等;二是成立催青服务中心。负责全县蚕种催青,根据实际情况,当地气侯,蚕房面积,桑叶长势等制定合理的养蚕布局;三是成立小蚕共育中心。负责全县小蚕共育,3龄开叶后分给合作社和散户饲养大蚕,形成齐抓共管兴桑养蚕的强大合力。

3.2 创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保障蚕茧收购秩序

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生产经营模式,企业要坚持落实专人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桑苗、统一订发蚕种并催青、统一病虫测报、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收购鲜茧、统一利益分红的“七统一”服务原则,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保底收购,建立稳定的收购秩序;坚持按质论价,实行前后同质同价,避免大起大落,确保好蚕茧有好效益。

3.3 逐步改变种养模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蚕桑产业是普惠式农业产业,投入成本小效益可观,适合千家万户参与实施。各级政府、蚕桑专班、合作企业等各方同心协力,合理分工,要加大宣传和动员,积极发动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加入蚕桑产业发展,从合作社集中方式向家庭散养或大户承包方式转变,从而解决因集中饲养劳动力不足和出工不出力窝工现象,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营造共赢局面。

3.4 确定重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产业发展离不开示范带动,为达到发展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以打造蚕桑示范村和优质茧生产基地为突破口,选定2个乡镇,建议古州镇和朗洞镇为重点乡镇,加强技术指导,相关政策倾斜,实行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营茧、订单收购,充分发挥重点乡镇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3.5 争取政策支持,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特别是后续发展,规模扩大更是离不开资金支持。可以根据榕江实际情况,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用于蚕桑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前期,为了让合作社和老百姓重拾信心,可无偿提供蚕苗,同时以奖励形式发动散户参与。二是发展后期,以散户为主,重点补助桑苗、肥料、蚕种、养蚕物资等,确保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榕江县小蚕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橙香满园
盛装的苗女
乡村地理(2020年4期)2020-09-10 07:22:44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4
民族文化有传人
可爱的小蚕
榕江冬日脐橙黄
可爱的小蚕
种桑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