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南京市麒麟科技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EPC工程总承包能够将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统一,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因此称之为EPC。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基础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甲方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过去分阶段的管理模式切实改变,通过总承包管理对成本管理的所有阶段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实现系统化管理,如图1所示,这样的模式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分别对各自合同范围内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负责。与传统模式相对比,EPC总承包管理以向建设方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应用该模式可以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全面安排、协调运行,将整个项目贯穿在一起,以EPC工程总承包将前后紧密衔接,使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提高甲方的经济效益[1]。
图1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需要的资质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承担全过程的工作,最终向建设方交付产品,是一种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管理模式,其在建设单位基建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结构形式存在缺陷,导致各项权责无法统一,这说明在该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体系建设存在弊端,导致各项标准无法结合实际情况,责任成本体系管理也无法发挥出其实际作用,造成成本管理流于形式,违背了甲方在应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的初衷,与实际效果背道而驰。
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责任成本体系,那么,EPC总承包项目的责任成本流于形式的问题出现是必然的。影响EPC项目成本的关键点在于设计环节,但在实际的成本控制中,部分设计人员的水平较差,导致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偏低,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甲方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的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限额设计、价值优化设计、成本标准化等项目存在漏洞,且当前相关技术手段并没有合理应用,如管不提高管理水平,将无法达成预期的建设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动态技术的应用[2]。
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甲方单位对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即是设计成本,其主要体现在招投标阶段中,甲方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当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预算评估结果。再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状况,合理确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成本,为招投标文件的科学编制提供坚实的依据和基础。同时甲方单位还应做好相应的设计管理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承包方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修改,保障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充分满足工程建设目标要求。并且为强化成本管理和控制,应主要采用限额设计方式,有利于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以及工程数量、概预算等方面进行良好的管控。
通常情况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是基于当前健全的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在目标工期内完成、达到约定质量以及实现最低成本等。因此在实际的成本管理过程中,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将项目成本管理作为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促使人力资源、物料资源形成动态平衡的状态,以此统一权、责、利,有效推动项目的进行和实施。基于此甲方单位应当改善成本管理模式,应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准确预测项目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方法,同时要实行目标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的构建责任成本核算、控制和组织体系,统一三者的关系,尽量降低项目总成本[3]。
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施开展,甲方单位通过签署承包合同,将风险转移到总承包商,所以其自身风险相对较小,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能够避免其在各个环节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因此在成本管理和控制过程中,甲方单位要加强技术管理,监督总承包商高效衔接各个工程环节,从而降低施工中工程变更的几率,避免对合同成本价格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甲方单位应当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总承包商的施工技术衔接进行监督,尽量减少工程变更。
综上所述,甲方单位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的管理需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比如注重设计成本限额、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定期检查机制,提高技术管理质量等措施,进一步提高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