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外贸形势起伏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商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来说也是新的挑战。本文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对如何在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从而解决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这过程既需要量的积累开始,也需要质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水准和运行效果。因此,要提升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改革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当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融人人才培养,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这不仅能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瓶颈问题,也对专业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 現行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及不足
1.1 实践教学与企业发展产生脱节
现行的实践教学往往只讲解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性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对国际贸易实践知识和实际岗位的深刻理解。有些实践体系中融合了实际岗位的要求,但多采用软件操作的形式,只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简单地完成制定的任务和作业,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践教学方面,外贸企业大规模的实习岗位较少,普遍存在零星、散乱的现象,增加了实习的难度。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跟不上当前产业专业升级的大环境。很多高职院校在根据教育部要求增加实践课程的同时,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学生实践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比较分散,同时由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缺乏,整合不够,没有将实践教学形成其相对独立的体系。
1.2 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小
现在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模拟实训平台,这一做法解决了外贸实习岗位分散凌乱的问题,但是模拟的平台与实际的岗位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进入正式岗位后仍然存在脱节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以发挥,对专业认知的过程仍然偏机械化。
1.3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多以单一的手段进行,使得考核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训情况和能力培养结果,无法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全过程,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符。
2 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
基于以上的问题和不足,对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主要从产教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从改革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体系和评价机制人手。解决如何更加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使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与岗位技能更匹配,更加完善与优化。
2.1 实践内容
随着“互联网+”、“一带一路”等经济新业态的冲击,电子商务人才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增加,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内容上也需逐步转型与改革,因此在梳理实践教学内容时,必须在原有传统贸易形式的基础上,融于新的经济业态,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内容。
2.1.1 通过调查和走访,了解新经济业态下企业的真实任务,由企业提供相应的实践项目,增加如电子商务网店设计、网店运营、网络推广、网络视觉营销、网络直播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新兴岗位的技能要求。
2.1.2 收集和整理最新的数据,及时采集和运用行业企业的新标准、新版式、新案例,与现行的“1+X”证书制度相结合,使学生学到的不再是已经“落后”的知识和技能。
2.2 实践方式
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多以模拟为主的局面,必须产教融合,将学生推向市场,推向企业,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以“工作室”为平台,开设特色订单班,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应用的能力。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于2019年分别与杭州壹堂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虾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绍兴大管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跨境电商精英班2个。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工作室”,即由专业教师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与订单班企业合作,将企业的项目引入工作室,做到企业与工作室“二位一体”,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也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对每一位进入“工作室”的学生采用“双导师”模式,每位导师带领4-5位学生,将“现代学徒制”进一步优化。
2.3 实践体系
构建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跳出原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从一进校开始,重新规划学生在校的两年或者三年时间,实现与原有课程的学分互换。以学院成立的“大管家跨境电商精英班”为例,将学生委托培养期定为1.5年,实行0.5+1制。在学校学习0.5学年,期间企业讲师入校为学生授课,并阶段性组织考核;经企业考核验收合格的精英班学员在最后1年正式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入大管家服务企业从事运营、外贸业务等工作。
在顶岗实习期间安排《运营基础培训》和《外贸业务培训》两门实践课,分别为16周和12周,均有企业来完成。这种做法改变原有实践体系以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构成的模式,按照企业项目重新整合零散的实践教学环节,变成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明确各模块功能定位,规范各模块具体内容,使各模块之间实现有机结合。
2.4 评价机制
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应该逐渐注重过程考核和终局考核,设置的评价标准要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要能够反映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标准和比例,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评价时引入企业人员,改变原有评价机制中单一依靠校内教师的局面,同时改变一个分来评价课程的方式。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激励学生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也能够使校企合作的成果转化率得以提升。
3 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3.1 实践课程整合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是在整合多门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专业课程系统化和综合化,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学生能力提升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与实际工作岗位接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3.3 教学团队建设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教学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专业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次新的历练,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能够带领“工作室”发展的职业技能,这对于教学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优化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通过与企业共同研究、合作开发、深度融合,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高职商贸类专业成功地突破传统的设计框架,能够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理念,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重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构建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衡量标准,将企业融入实践教学,将教师推向一线企业,让学生在参与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改变过去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单纯模拟、仿真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岗位能力的形成,更好地匹配用人单位的需求,满足当下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吴建功,曾颖锋.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 (05).
[2]朱伟荒沈烂.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的标准构建一一以商贸类专业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7 (10).
[3]傅利利,袁利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03).
[4]傅利利,袁利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习创新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 (13).
[作者简介]傅利利(1981-),女,浙江绍兴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