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16 07:56张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

[摘要]枣庄市市中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农业转型升级不够、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产业多元化投入不足等问题。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品竞争力、融合发展聚合力、绿色发展引领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社会化服务要素增长力、農业农村投入保障力。

[关键词]乡村产业;存在问题;振兴措施;山东省枣庄市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乡村产业,突出质量引领、坚持绿色发展、培育新型业态,乡村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产业兴旺,本文调研了市中区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设性意见。

1 壮大乡村产业的主要做法

1.1 突出质量引领,构筑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

一是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立足靠城发展、为城服务,大力发展城郊型精致农业,打造千亩蔬菜、茶功能区,万亩林果、粮食功能区。二是做强现代高效种养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西王庄镇蔬菜、食用菌,孟庄镇草莓、葡萄、茶叶,税郭镇蟠桃,永安镇杏鲍菇等农产品高质高效特色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个。全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24余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350吨,渔业生产值5600万元;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85%。三是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工作,认定“三品一标”41个。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145个,今年共抽检菜果、玉米样品90个(批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47家。2019年,齐村镇前良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四是集约培育产业园区。认定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品特色园(场)29个。西王庄镇被评为全省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示范镇”。

1.2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引擎

一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耕地质量保护示范县项目,提升了全区5000亩蔬菜地力水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5090亩。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明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倡导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亩农药使用量减少8%。三是推进畜禽清洁生产。畜禽粪便处理率88.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实现了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强化非洲猪瘟防控,累计排查生猪110万头(次)。

1.3 培育新型业态,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快“新六产”融合发展。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49家、86家、18家。二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结合“产业引领型、山水田园型、乡贤人文型、古村文化型、红色传承型、生态宜居型”美丽村庄创建,打造北部茶韵果香区,南部红色文化旅游区,东部农耕记忆区三大亮点,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单位1个。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区农产品类网店701家。四是开展农业科技“展翅”行动。促进科技下乡,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广泛开展农民培训,2019年培训新型农民1395名。

2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转型升级不够,产业产品竞争力不高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缺少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监管体系。

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产加销协调发展不够,产业间互联互通性差,融合程度较低。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合作、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数量不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还不够快,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地还比较少。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新业态深度融合不足,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

2.3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化肥、农药施用量较高,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土壤面源污染还未根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社会事业服务发展不足,资源、环境对乡村产业振兴的约束加剧。

2.4 产业多元化投入不足,发展后劲缺乏

目前,财政、金融机构投入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有的镇、村经济实力薄弱,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产业振兴的需要,目前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未形成。

3 乡村产业振兴的途径和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当前,乡村产业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深入推进思想观念、政策措施、方式方法全方位变革,进一步强化“六力提升”,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加快实现产业兴旺,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3.1 培植优势产业产品竞争力

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强,把特色产业做大,把拳头产品做精。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以效益为中心,外抓规模扩大,内抓质量提高,重点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林牧渔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名牌产品,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提升冠宇食用菌、横沟蔬菜、峨山口草莓、前良樱桃、杜庄蜜桃、蒋庄西芹、尚岩蒜黄、薄皮辣椒、道沟藕、安邦花卉等一批小而美、小而强、小而靓、小而精的优质农产品。制定“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发展战略,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继续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工作,将相关内容纳入对镇街考核,以制度倒逼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全区农产品品质,打造响亮品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步伐。大力推进花生、优质小麦、粮改饲等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大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3.2 增强产业融合发展聚合力

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重点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打通农业供应链,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挖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加快培育一批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用现代互联网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步伐,健全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库,结合益农信息社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人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农业新兴业态。

3.3 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引领力

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改变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注重做好“减”的文章,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绿色关键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注重做好“治”的文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统合防治。严格种子、农药、化肥、生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准人条件,依法打击制造、销售假劣农资和违禁使用限用农药等违法行为。注重做好“循环”的文章,积极推进农牧循环发展,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与标准化改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3.4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

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以利益共享为目标,构建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多样化、多元化、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探索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关系。注重发挥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生产经营水平。

3.5 盘活社会化服务要素增长力

整合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各要素,构建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发挥农技推广机构、供销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農企业等各类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让人才、土地、资金等各类发展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探索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6 增强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力

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调控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土地流转出让金流向农业、农村、农民的比例。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发挥好社会资本的力量。着力抓好农业重点项目推进和农业“双招双引”工作,集中力量抓一批带动力强的重点农业项目。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产权交易等农村改革,释放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红利。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通过严格考核奖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作者简介]张娟(1974-),女,山东枣庄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