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消费金融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及应对策略

2020-12-16 02:58张晶晶王文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金融公司系统性消费

张晶晶 王文荣

[摘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净出口,出口和投资在我国的GDP中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经济总量上去了,居民经济状况改善了,而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我国是一个崇尚勤俭节约的国家,消费观念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居民更偏好储蓄,储蓄率在全球来说都是靠前的,有能力消费但消费意愿不强,同时因为社会征信体系相比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又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国民消费的增长。在中国的金融研究领域,大多数的学者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货币政策、金融风险、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等方面。对于直接与个人需求、实体经济利益联系密切的消费金融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却很少。通过了解我国消费金融的特征,借鉴国内外消费金融的发展路径,分析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通过探讨消费金融的作用和存在的风险,为促进金融支持消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消费金融

[中图分类号] F832.2

[文献标识码]A

在日韩等国家消费金融最开始是由实体需求从而推动了消费金融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路径。无论从整个消费金融的覆盖范围、还是监管政策的支持、甚至是与实体经济的联系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基于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展,直接进入消费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那么也就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金融与实体经济、消费者需求有很大程度上的脱钩、比如因个人征信体制的不健全、监管的问题,不良率和共债风险较为突出。虽然随着监管的加强、征信制度的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大数据的流行这些问题正在被解决。在我国,根据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信贷占全国信贷的1/5,而其中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七成,意味着其他方面的消费信贷占比很小。如果扣除掉房产行业的消费信贷,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差距,目前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加之疫情的影响,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消费金融行业如何抗击系统性风险、发挥其作用支持消费、稳定经济这是接下来本文要进行分析的。

1 我国的消费金融现状分析

1.1 关于消费金融的界定

关于消费金融不同国家的内涵也是存在差异的,不同国家或部门在研究和统计上都有所不同,有一些国家把用于购房支出视为投资,不纳入消费金融的范畴。目前、我国关于消费金融的研究还未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对其概念的界定和涉及范围也没有统一的规范。通过文献收集大都分别从功能性和服务对象的角度给出了相应描述,廖理(2010)认为,消费金融实质上是由金融机构向基于业务拓展客户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而不是深层次经营;冯金辉( 2010)认为,消费金融是从供给出发,满足居民为了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根本需求,通过金融的支持实现跨期消费的一种金融服务。总体而言消费金融也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信贷,另一部分是支付服务。在我国,消费信贷主要集中于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住房、汽车、大型耐用消费品的贷款,以及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方式下的消费信贷。支付服务主要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指由非金融机构牵头满足更多居民消费需求的一些第三方支付交易的服务平台。

1.2消费金融的运行模式

在我国消费金融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基于商业银行支持的的传统信贷模式,主要集中于信用卡的推行使用、汽车消费贷款、住房按揭贷款以及个人的综合消费贷。第二种是具有持牌优势,专注在此行业深层次经营的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产生的大背景是2007-2008年金融危机,而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快了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进程。考虑到我国之前尚未有类似的机构,因此参照国外经验最初也只是采取部分城市试点的方式。大的方向上来看,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产生、发展是政策推动下的被动产物。这类公司需满足严格的要求才能持牌经营。具有不依靠公众存款、小额、分散经营的特点。近年来网络贷、校園贷给消费金融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监管的加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是未来消费金融领域规范化、合法化经营的方向。具体公司见表1。第三种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进行经营。由一些大型电商平台提供服务,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这两者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个人账户的信用额度来提供借贷金额,尽可能的达到了风险可控。

1.3行业内部分化明显

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消费金融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分割了大部分的利润,行业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其中由非银行机构成立的捷信消费金融营业收入收达到百亿。这既基于其本身的特色经营、也得益于依靠巨大的资金支持和科技支撑,形成了规模效益。这对于一些在消费金融行业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压力,如何让自身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也是经营的难点。

1.4系统性风险影响下的消费金融行业

近年来为遏制金融杠杆快速上升的趋势,以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影响经济稳定而促成的监管收紧,我国的股市和楼市基本平稳,也很难导致系统性风险,但银行和保险业却要加强防范。加之受经济下行影响而导致居民预期偏消极,从而使得居民消费意愿不足,还款能力减弱等问题的出现。从短期来看,以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着风险控制难度增加、催收难、运营难以突破已有模式等问题。从中长期来看,面对市场的下跌,新冠疫情的持续,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全球的产业链遭到重创、实体经济受损、客户资金链的断裂,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收紧将是必然,消费金融的共债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疫情之下,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先天的优势,但现存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和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漏洞,也对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应对策略

2.1行业层面

我国的消费金融行业服务主要的提供主体集中在商业银行。这就意味着在业务经营方面很难脱离商业银行本身的限制专注于消费金融的服务。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来说受到了政策层面的严格限制,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由于是类似于银行牌照,因此其资产负债结构和银行比较类似,也呈现也相似的资产负债率(商业银行一般为93%—95%、消费金融公司则约为90%附近)。唯一不同得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端几乎全部为消费贷款,负债端则几乎全部为同业资金。因此不良率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因为存在很多法律、技术上的漏洞潜在风险会比较大,近年来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导致居民的信任度较低。目前来说,参考日韩的发展经验,在现有的监管、征信体制下,从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建立多元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是必要的。同时为了克服消费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脱钩问题,解决金融服务作用于实体经济时存在的时效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实体经济、流通业拥有一定的程度上的“金融权”,是一个可以去尝试的路径。

2.2运营层面

比如此次疫情作为一个中长期都会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也给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集中于传统消费金融领域、主攻线下服务的消费金融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进一步证明加大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完善线下服务和在线支持相融合的健全机制是必经之路。而明显的“马太效应”也给一些后起的消费金融企业提出了挑战。但我国的消费金融行业目前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小企业包括无论是由中小商业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服务、还是由兴起的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更为便捷的小额信贷服务都应该找准自己定位、特色化经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才能在目前的蓝海市场尽早开辟属于自己的一份领土。

2.3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策略

短期内居民可以依靠储蓄渡过难关,但长期来讲政策从提出、实行、再到全面落实是具有时滞性,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金融支持变得尤为重要,帮助市场复苏才是关键。目前生产逐渐恢复,但受国外疫情还没得到控制的影响和未来中长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汇率波动,通胀压力上升的影响,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意愿还是不高。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就业问题、目前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各项支持政策,但政策帮扶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盘活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需要防范消费金融的共债问题、加强对不良率的监控,避免引发新的系统性风险;其次,在特殊时期放宽一些对持牌经营消费金融公司得限制条件,给予消费金融行业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居民的消费成本,鼓励消费、减少库存,缓解企业的流动性问题。再者,加强金融科技的使用也是管控风险、满足客户潜在需求的有效途径。最后,征信体制的完善,社会保障的健全,是消费金融能繁荣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l]夏玉清.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初探[J].纳税,2019(31).

[2]姚汶彤,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研究[J].经济师,2019 (08).

[3]刘燕英,新常态下我國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探析[J].福建金融,2018(04).

[4]李宛霖.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8 (02).

[5]廖理,张学勇.首届中国消费金融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0 (01).

[6] Sydney Ludvigson. Consumption and Credit:A Model of Time-VaryingLiquidity Constraint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

猜你喜欢
金融公司系统性消费
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研究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环境
重视高中物理复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