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光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日常数学教学的真实情况,从“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度”“课堂举一反三,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进行 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思维延伸力”三个方面出发,对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做出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自主探究
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非常大的时期,数学思维就是学生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灵活性强的基础学科,只有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了高效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学习起数学来才会变得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想的教学,进而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去观察数学问题、思考数学问题并且去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度
想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就要首先去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度,如果学生对数学教学没有兴趣,那教师做的一切教学都是徒劳。所以教师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制定出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计划,从而优化数学的课堂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使学生在数学兴趣的驱使下去主动获得對知识点的思考,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平面向量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利用位移和路程的相关情境将平面向量具体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分别提出两个问题:“小船由A地航行15n mile到达B地,试问小船能到达B地吗?”“小船由A地向东南方向航行15n mile到达B地,试问小船能到达B地吗?”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对这个问题进行现场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帮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理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和思考的欲望。
二、课堂举一反三,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
举一反三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能力,教师要学会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去自主地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解答。当然首先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同样的题进行解析,使学生在变化中掌握数学知识,并发现数学的规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既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对知识点的积累联想到其内在的规律,在教师的不断指导下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用符号来描述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以长方体为例,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思考和总结,使学生得出结论“空间中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三种,一是直线在平面内,二是直线与平面相交,三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发现了数学的内在规律,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思维延伸力
当学生学完了数学的解题规律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放手去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练习,使学生在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发掘数学知识点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能够从问题的多个角度进行不同方法的解答,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当学生下次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学生就能够快速地列出不同的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复数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律,教师之前已经引领学生了解了复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加减法,以小组的形式对复数的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找到复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渴望,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创新教学是离不开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还要引领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学习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使学生获得灵活的数学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马蕊.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6,000(019):P.198-.
[2]丁红梅.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