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丹
南昌市第三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1)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常 见临床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在高血糖体内环境中,大血管、微血管等均可能发生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害患者眼、心脏等重要器官[1]。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但多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且因缺乏疾病认知,致使日常饮食、用药不规律,对血糖控制尤为不利[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通过收集多个日间、夜间血糖信息,以形成血糖曲线,从而直观显示患者昼夜血糖变化趋势,便于患者及时、直观了解自身血糖变化。本研究将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旨在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97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3~75岁,平均(54.75±3.26)岁;病程3~10年,平均(6.07±0.19)年。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55.07±3.14)岁;病程4~11年,平均(6.18±0.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内分泌科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餐后2 h 血糖高于11 mmol/L;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律失常、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伴有认知、交流障碍等。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遵医嘱用药;予以患者常规口头健康宣教及运动指导;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观察组采取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首先为患者开通腹部皮下通道,连接胰岛素泵,持续泵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然后连接美国美敦力生产的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持续监测3 d;使用手指血糖仪检测三餐前30 min 及夜间10:00的血糖水平;指导患者记录血糖监测期间的饮食及运动等信息,3 d 后根据血糖变化图分析影响血糖的因素,并制定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健康宣教:向其讲解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方式、预期效果等,并解释血糖检测仪使用方式等,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护理人员。(2)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慢走、打太极拳等中强度有氧运动,30 min/d,配合日常家务、上下楼梯等,尽量于餐后进行。(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药物用法、用量;家属按时、按量发放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填写饮食日志,计算每日热量摄入量,根据结果正确搭配食谱,包括营养搭配及主食、副食摄入等;严格控制脂肪酸成分较高类食物,如动物脂肪、多食植物性油脂等;多食洋葱、山药、胡萝卜等可降血糖食物。
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血糖控制效果: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2)自我管理能力: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价两组的自我管理水平,包括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等4项,每项25分,满分100分,分数与自我管理水平成正相关。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mmol/L,±s)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mmol/L,±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 49 15.01±5.23 5.27±4.68 19.31±6.35 6.32±4.77对照组 48 15.17±7.43 9.48±4.51 18.52±5.86 9.61±5.08 t 0.123 4.724 0.636 3.289 P 0.901 0.000 0.526 0.000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1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s)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t P观察组 49 64.33±9.50 76.51±7.57 6.974 0.000对照组 48 65.54±8.13 71.74±8.25 3.727 0.000 t 0.673 0.965 P 0.505 0.004
糖尿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病因可能与患者自身不良习惯、遗传因素及生活环境等相关[3]。该病具有病程漫长、难以治愈等特点,可诱发机体多种系统、脏器发生器质性病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多数患者在血糖平稳后选择居家自行皮下注射,但皮下注射属于有创操作,可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加剧精神负担[4]。
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是一种通过皮下埋置探头,连续测量、记录人体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的微型穿戴设备,医护人员可根据设备显示信息调整患者的诊疗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血糖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将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利于控制血糖,提升自我管理能力。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根据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与血糖浓度的良好相关性设计,患者佩戴期间可收集数百个日间、夜间血糖信息,更加准确地反映血糖变化。相较于传统血糖监测方式,其能够发现不易察觉的低血糖及高血糖,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实时性,方便医护人员调整治疗及护理措施,利于血糖控制。本研究采取的综合性护理根据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监测结果制定,与常规护理比较,具有良好的针对性,依据血糖变化信息图调整用药、饮食等方式,避免饮食、用药不当而导致的血糖波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组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B 细胞负担,从而降低胰岛素代谢水平,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5];此外,针对性疾病知识讲解可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状况,满足疾病认知需求,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促使其主动进行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升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