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玲,茆迎春
(射阳县蚕桑生产服务站,江苏射阳224300)
射阳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空气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栽桑养蚕。全县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生产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健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基本普及,近十多年来,射阳县蚕桑生产一直呈较好的发展势头。目前,该县现有桑园面积近4000 hm2,年饲养蚕种17万张左右,生产蚕茧6500 t,县级蚕桑总量列江苏省第三位、盐城市第二位,是南部乡镇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该县春季桑园不发芽的现象时常发生,而且部分农户发生比较严重,且不发芽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对春蚕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了部分蚕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近几年来对春季桑树不发芽的田块进行调查比对,分析了一些原因和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1.1.1 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导致土壤含盐量高
由于桑园长期养蚕采叶,人为踩踏,土质变硬,加之部分农户思想意识不重视,有重养蚕,轻桑园管理的现象,夏冬季桑园不进行深翻、除草,导致土壤板结并盐碱化。肉眼看上去,凡是不发芽的桑园,基本都板结严重,看不到一棵草。
1.1.2 排灌系统不通畅
射阳县处于黄淮地区,春夏季节雨量分布不平衡,春季干旱,夏季降雨较多,有的三墒不配套,常有桑园长时间浸渍在水中的,有的虽三墒配套,但排灌不畅,有的小沟杂草丛生,桔杆成堆,种种原因导致排灌不畅,进而导致土壤严重返盐。
1.1.3 长期使用化肥
现在很多农户图省事,使用化肥较多,有机肥用得很少,有的甚至不用,即使用了也就直接撒在土壤表面,影响肥效。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结构得不到改良,肥效下降。
1.1.4 过多使用除草剂
现在由于农业上除草剂的使用,很多农户常年不进行人工除草,不深翻,只用除草剂一打了事,不仅破坏土壤结构,有时还会影响蚕作安全。
也有少部分是桑疫病造成的。近几年受台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桑园的桑疫病有所发生,造成了部分桑园不发芽。
盐随水而来,盐随水而走。这是土壤盐分的运动规律,清沟理墒,排灌通畅,是桑园排盐脱碱的主要途径,一般要求,每两行桑树一条竖墒,两头都要有横墒,射阳县大部分桑园栽植都有排灌系统,由于常年的耕作和雨水的冲刷,不少桑园的墒沟己不复存在了,因此,为了降低土壤盐分,保证排灌畅通,首先要逐一清理墒沟,重新挖沟,确保做到墒通沟,沟通河,雨过田干,畅通排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控制盐碱化。
桑园内套作低杆作物(如蚕豆、花生),一方面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存水分,减少蒸发是控制盐分上升的重要措施。
桑园经常中耕松土,为减轻劳动强度,可用旋耕机翻耕松土,翻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的上下联系,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特别是干旱季节,中耕土壤很重要的,可以抑制盐分积聚于土壤的表层,要做到春天和夏伐后多耕,干旱年份要勤耕,灌溉抗旱后必耕,大雨涝雨后及时耕。冬耕还可以减少来年虫害的发生。
在桑园内夏季种绿豆,冬季种豌豆、蚕豆或麦草,种植后,在开花时收割,埋在桑园16公分左右作为肥料,也可以用玉米,麦杆等干秸秆在桑园中覆盖还田改良,增施有机肥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必要措施,也是防治土壤返盐,预防桑园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尽量人工除草,少用或不用除草剂,使土壤结构能够良性循环。
射阳县目前桑树品种大部分是育71-1,不抗桑疫病,所以生产中要重视防治,可选栽抗桑疫病的桑树品种。
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土地越种越熟化,越种越肥,否则时间越长,土地越种越贫瘠,避免出现更多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