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贤,方永江(通讯作者),赵建山,陈 冲,向金鹏
(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观性耳鸣出现的病因较为复杂,有相关研究的学者认为,耳蜗的病变并非决定耳鸣的唯一因素,导致耳鸣的主要原因是中枢的病变及周边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1]。因此,目前普遍认为耳鸣是听觉通路的突触及神经纤维中的过度活动被皮质感觉导致的[2]。据相关研究表明,脑神经的活动与血液动力学反应联系密切,当激活患者的脑组织时,会导致氧摄取的动力学、脑血容量及局部脑血流等发生改变[3]。fMRI能够结合患者的脑活动与刺激任务,从而对患者脑组织的活动功能情况进行反应。本研究就BOLD-fMRI检查耳鸣患者及健康者的听觉激活区的激活信号差异进行分析,观察耳鸣患者脑功能活动状况,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20例耳鸣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9例,年龄为23~54岁,平均年龄为(42.62±2.7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12±0.76)年。选取20例健康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43.25±2.93)岁。耳鸣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经诊断符合耳鸣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MRI检查未发生颅内占位性疾病;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Block设计应用于BOLD-fMRI研究中,调节其刺激频率为500Hz,选择正弦波纯音脉冲急性刺激,刺激的声音声强为90dB HL。扫描参数:横断SE系列,T1WI,TR400ms,TE12ms,扫描时间150s;fMRI采集参数:GRE-EPI系列,TR3000ms,TE60ms,FA90o,层厚5mm,采集90个时相。使患者戴入专用耳机,防止患者在检测中运动头部影响检测结果,叮嘱患者在检查时保持静止,呼吸平缓。
通过MRI扫描耳鸣患者及健康者得出定位像、解剖像、功能像及全脑3D像,对比耳鸣患者及健康者的听觉皮质激活情况[4]。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半径5mm,体积达到300mm3的连续激活区域考虑为有意义激活区。
经纯音刺激后,20例健康者中均在颞叶区出现激活情况,其中激活率最高的区域为颞上回,其次是颞中回区域及颞横回区域。在对健康者进行单耳刺激时,其同侧的听觉皮质激活体积及信号强度比对侧更低(P<0.05),清晰表现出对侧的半球传导优势。
在20例耳鸣患者中,有10例为左耳鸣患者,8例为右耳鸣患者,有2例为双耳鸣患者。在左耳鸣患者中,其中3例的左耳左枕叶被显著激活,而右耳进行刺激时,未发生激活现象;4例患者在左耳进行刺激时,左小脑后叶发生的激活现象较为强烈,在右耳的左额下回区域也出现了激活;有3例患者的左耳刺激时,右顶中央前回激活信号明显,同时,左侧的颞叶区也发生激活现象,右耳的刺激情况与左耳相似。右耳鸣患者中4例患者在分别刺激双耳时,结果显示仅左枕叶发生激活现象。另外4例患者刺激左耳时,在左右的听觉皮质激活情况无明显差异,而在对其右耳进行刺激时,与健康者的情况相似,但耳鸣患者的激活信号稍强于健康者,且患者的左侧激活信号比右侧强。在双耳鸣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进行左耳的刺激时,其左耳皮质激活区域较大,但在对右耳进行激活时,发现皮质区域的激活现象不明显。另1例患者的左右耳刺激情况相似。20例患者的单耳刺激缺少规律性,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在检查时正常情况下听觉中枢抑制与激活的情况应当平衡,该状态的平衡与完整的耳蜗功能有着密切的相关[5-6]。但在耳蜗功能受损后,平衡状态打破,导致耳鸣。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耳鸣的产生与中枢神经的参与关系密切,尤其是在遭到神经切断或迷路破坏后,部分患者依然存在着耳鸣的现象,甚至该种现象有向严重发展的趋势。本研究中的耳鸣患者fMRI检测结果显示,耳鸣患者的激活信号强度与激活的体积不具备规律性,且有部分患者还有异常增强的激活情况出现,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神经的异常活动引起。在对健康者的单耳进行刺激时,大部份都出现了双侧听觉皮质的激活,且同侧的皮质激活体积明显比对侧更小,信号强度也更低。耳鸣患者的检测结果无规律性,与健康者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BOLD-fMRI检测耳鸣患者的脑听觉激活区,发现其激活情况不具有规律性,且与健康者的差异较大,可能与听觉皮质神经的异常活动有关,对于耳鸣患者是否有半球优势的存在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