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指企业规模较小,正在向大型企业发展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相对薄弱,其经营管理一般由企业高层管理,高度独立。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认定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从业人员数量、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方面进行划分。例如对于制造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认识。广义上讲,财务风险源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财务活动的预期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企业的损失。从狭义上讲,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不善而引发的财务危机,它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损失,甚至破产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有企业都会遭受财务风险,这是所有企业都不可避免的。
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分为以下几类:
1.筹资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往往会借入资金支持企业经营,如筹资或贷款。那么他们在筹资过程中就会面临各种风险。企业因债务方式、债务期限、资金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或者盈利不理想。所以企业只要筹集资金,就会增加财务负担,产生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缺少完善的投筹资管理制度,在开展投资活动之前,没有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从而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能够迅速扩大规模,盲目投资于自己不熟悉、与本企业无关的项目。由于缺乏调查,最终使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人力和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在将产品销售资金转为自有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基于资金回收时间的长短、规模的大小,存在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使用率由企业资金回收期决定。回收期越长,企业资金利用率越低,资金回收风险越大。如果企业资金回收期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相同,则回收期较短,即资金利用率较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资金回收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回收期长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在将所实现的利润在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公平的收入分配,会提升企业的信誉,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未来的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由于收益分配不均,部分投资者可能会思考是否会继续投资或者撤回投资,一旦投资者的资金链断裂,也会给企业带来的一定的风险。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资金来源少、生产经营规模小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企业会面临财务风险的表现如下:
1.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力和物力的限制,会选择与大企业回避的小市场共同发展,避免与大企业的正面竞争。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劳动强度较高。所以中小企业人工成本较高,资金运行不能出问题,否则就会产生财务风险。
2.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商业信用相对较低,甚至部分中小企业达不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无担保,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企业发行的债券缺乏市场意识,中小企业因此很难进行债券投资,中小企业的筹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所以中小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时很难通过外来资金注入解决财务风险。
3.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在无意中违反法律,留下许多漏洞,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
4.由于资金有限,中小企业难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导致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素质,而且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因此,中小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非常被动。
5.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使用较多。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使得其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增加了企业生存难度,中小企业对财务的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小企业的生产环境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诸如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随时都会面临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危机。
由于中小企业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思想水平落后,财务管理部门业务水平不足,企业资金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甚至出现资金短缺。由于前期预算不准确,缺乏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市场情况发生变化,资金无法及时补充,富余资金周转不足。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监控体系所形成的。
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大多依靠负债经营,因为负债经营可以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大的效益。然而,一旦遇到危机,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机。债务经营引发的财务风险比较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水平来控制债务经营的数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企业文化没有形成体系,员工归属感不够,缺乏合理的激励方式和惩罚措施,员工工作动力不足,员工的素质不够,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再加上人才的缺失,中小企业规模小,支付不起丰厚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合理的上升空间,难以吸引有能力的员工就职,导致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结果就是企业对市场形势不了解、企业管理存在漏洞财务风险预警不及时,无法规避部分可避免的财务风险。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风险意识,能够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具有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来源于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是一套基于当前市场形势的完善的防范机制,系统地识别财务风险,包括可能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应对资金储备。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是中小企业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必不可少的机制。它可以在经营过程中从容、正确地应对财务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行。内部控制体系能有效、实时地为操作人员传递准确的参考数据,传达生产经营情况,使操作人员准确掌握企业内部情况,便于操作人员合理配置资金,调整生产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才能真正体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完善。一旦财务风险预警信号出现,管理者可以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内部情况,了解资金周转情况,及时制定有效的计划来应对财务风险。因此,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根据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财务监控。对资金流动进行动态分析和跟踪,可以发现财务预警信号,制定详细的预算表,严格控制资金流动,及时调整和控制经营,灵活管理资金流动。分析资本流动动态,预测生产趋势,平衡企业各环节的资本配置。建立长期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做好会计审计工作,建立合理的企业长期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控制现金流量率。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将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与完善的金融预警体系完美结合,从多个方面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
人事管理的程度对企业管理至关重要。任何有序的制度和管理模式都强调管理人员和员工。员工作为企业的根和骨干,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有序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要注重员工企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要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使员工对企业形成忠诚和耐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其次,企业应培养财务部门的财务专业素质,使财务部门人员形成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而言,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更不能去逃避,因此,我国中小型企业若想维持自身长期稳定性发展,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性发展情况,针对企业面对的相关财务风险问题所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通过科学化手段制定与之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保障企业未来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与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