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及综合配套技术

2020-12-16 12:19:10闫丽霞裴旭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尖椒配套技术西葫芦

闫丽霞,裴旭花

(1.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马厂镇人民政府,山西 长治 046000;2.长治市老顶山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山西 长治 046000)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也在不断创新,农业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一种从资源条件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高效农业思路应用到农业生产。潞州区紧跟中央政策“调整农业结构,开发高效农业”,确定把农业生产的发展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潞州区在高效农业开发上,起步发展较快,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就潞州区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和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1 高效种植业的概念与意义

1.1 高效种植业的概念

所谓高效种植业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农田上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科学安排,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最终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节约化生产栽培模式。

1.2 高效种植业的意义

第一,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困难。开发高效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二,优化结构,向单产要效益。提升品质,把科技融入种植业中,推广应用高效种植技术,实现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三,发展高效种植业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2 主要模式及配套技术

2.1 冬小麦、西葫芦两茬平作

小麦采取“一晚”(晚播小麦运用超常量独杆栽培技术)、“二增”(增密保穗、增磷保壮)。西葫芦需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加产量为核心的配套技术体系,加强后期管理。下面介绍冬小麦、西葫芦两茬平作生产的技术要点及优势。

2.1.1 技术要点

(1)晚播小麦要求精细耕地,10月10日下种,选用京411、京9428、晋麦66号等品种,基本苗达到50×104株。提高播种质量减少弱株。

(2)加强施肥量,改进施肥技术,每0.067hm2施磷素12 kg,氮素 15 kg,N∶P 为 1∶0.8,其中 60%做基肥,40%做追肥。

(3)春生五叶期肥水齐攻,是晚播小麦高产技术核心。(4)晚播小麦冬前要保证适宜的土壤湿度,春后要浇水3次。

(5)西葫芦于7月上旬在已整好的小麦地内起垄直播。品种选用早青一代、啊太一代等早熟品种,采取宽窄行种植,大行距1 m,小行距0.5 m,珠距0.6 m。

(6)施足底肥。有机肥要求每0.067 hm2施4 000 kg以上,随整地一次施入。根瓜长到5~6 cm时应穴施追肥,距根部15 cm处开沟施尿素,每0.067hm2追施15 kg。

(7)加强田间管理。摘心整枝,以促进侧枝伸长和果实发育。头瓜要早收,结瓜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8)人工授粉。当雌花开后,可在早晨6时—7时进行人工授粉,在露水未干时,授粉座果率高。为保花保果,在花期可用25 mg/mL2,4-D蘸花。为防灰尘霉病可在2.4-D内加入0.2%速克灵,每0.067 hm2用药液1 kg左右。

2.1.2 产量效益

目前,在潞州区该种植模式主要集中在侯北庄、马厂等地势平整的乡镇,每年种植面积约333.33 hm2,平均0.067hm2产小麦420 kg,收入800元左右,西葫芦平均每0.067 hm2产1 800 kg,收入1 300元左右,合计每0.067 hm2收入2 100元左右,每0.067 hm2成本500元左右,净利润1 600元左右。

2.1.3 冬小麦、西葫芦两茬平作的特点

一是粮效双高,比较省工。二是便于机械操作,效益较高。三是西葫芦晚秋收获可以弥补长治及周边地区的空缺。

2.2 早春地膜马铃薯收后种西葫芦

2.2.1 种植模式

3月上旬种植早熟马铃薯,种植行距50 cm,株距30 cm,6月下旬—7月上旬马铃薯收获后直接播种西葫芦。

2.2.2 配套技术

(1)采取“三早”,即:早播、选早熟品种和早收的配套技术体系。其关键技术是以早促早,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在高温来临前快速生长提前收获。

(2)马铃薯选择优良脱毒种薯,根据用途不同,菜用型选紫花白,蒸煮型选系薯1号,炸条选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播种前一个月必须晒种催芽。

(3)施足肥料,每0.067 hm2施优质有机肥5 000 kg以上、硝酸磷肥40 kg,播种后地膜覆盖。

(4)田间管理:马铃薯出苗到初花要控上促下,初花期开始喷磷酸二氢钾,7 d一次连喷3次,初花期开始浇第一水,20 d后浇第二水,结合浇水追尿素15 kg/0.067 hm2。要防除田间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待马铃薯平均质量为0.15 kg随即上市。

2.2.3 产量效益

该模式在全区推广面积最大,每年约近400 hm2,马铃薯平均0.067 hm2产1 500 kg左右,收入2 000元左右,西葫芦每0.067 hm2产1 400 kg左右,收入2 000元左右,合计收入4 000元/0.067 hm2左右,每0.067hm2成本800元左右,净盈利3 000元左右。

2.2.4 特点

一是技术易掌握,便于机械操作。二是省工易推广,效益较高。

2.3 地膜玉米套种尖椒

2.3.1 种植模式

以330 cm为一带,种植3膜尖椒1膜玉米,玉米行距为40 cm,株距20 cm,每0.067 hm2种植2 000株左右。尖椒行距40 cm,株距 40 cm,每 0.067 hm2种植 4 000~5 000穴,一穴两株玉米与尖椒间距55 cm。

2.3.2 技术要点

(1)结合春耕每0.067 hm2施优质农家肥4 000 kg、碳铵75 kg、磷肥75 kg,增施锌钾肥,施肥要集中深施,耙平起垄,每带起4垄,选用80 mm宽微膜进行覆盖。

(2)选用优质品种,玉米选用晋单35号、晋单36号等大穗型品种。尖椒选用高产抗病新一代日本三樱、椒王K1等品种。

(3)适期早播。玉米采用包衣种子4月下旬在膜上打空种植,尖椒采用阳畦或大棚育苗,5月上旬在膜上打孔移苗定植。

(4)田间管理要注意防旱,防病虫害。

2.3.3 平均效益

一般每0.067 hm2产玉米500~600 kg,产值1 000元左右,尖椒每0.067 hm2产500 kg左右,产值1 800元左右,两茬合计每0.067 hm2产2 800元左右,去除成本700元,纯收入2 000元/0.067 hm2左右。

2.3.4 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模式适宜在长治市无霜期160 d左右,平均气温10℃左右,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区推广。

3 结语

综上所述,几种种植模式较为适合在潞州区推广应用,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种植,并集合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种植模式”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猜你喜欢
尖椒配套技术西葫芦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10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36
这些方法 可让尖椒多卖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
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场尖椒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蔬菜(2019年7期)2019-07-20 03:06:40
巧用三方法尖椒结好果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47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