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探究

2020-12-16 12:01刘星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证书

刘星(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毕业生人数高达874万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导致越来越多的就业欺骗行为。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行为,可以为高校有效减少学生就业失信行为提供指导,帮助高职毕业生树立诚信就业的价值观,促进其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 诚信就业的定义及失信过程分类

就业诚信是指求职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包括单位选择、简历制作、参加面试、签订协议以及参加工作后)都应保持诚信的就业态度、言而有信的就业操守、彼此信任的就业心理。根据网络相关资料、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失信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求职简历不够真实。简历是求职者本人基本信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概述,很多毕业生为了能够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在学习成绩、专业知识方面、在校干部经历、兼职工作经历等方面夸大其词[1]。

面试过程言而不实。一般在大型双选会或者一些应聘者特别多的专场招聘会上,了能够尽可能的了解到每一位应聘者,通常面试速度快、时间短,一些毕业生就会言而不实欺骗蒙蔽面试官。

证书或奖状虚假。部分优质企业对毕业生还有一些特定证书的要求(如英语AB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了满足企业招聘的要求及在应聘中能够脱颖而出,一些学生就会带一些虚假证书或奖状。

签约后常见违约。很多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对企业没有深入了解,同学签约自己也签约,盲目从众,签约后又离职。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的特征

(一)急功求成,目的功利化

近几年我国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网红”在网上花式炫富,无形中影响一些在校学生的价值观,许多人养成金钱至上的观念。关于“薪酬福利”的调查中,毕业生优先考虑的就业标准就是工资待遇。在面试时,若自身条件与招聘要求相符,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诚信就业[1];若自身条件达不到招聘单位的要求,但通过“包装”能带来好的结果时,部分同学就会弄虚作假以达到个人目的。在求职时,往往表现的急功近利。

(二)过度“自我包装”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毕业生为了找到满意度更高的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包装自己。如求职简历不实事求是,夸大自我履历,对自己的一些个人资料进过度“抬升”手段多样、花样繁多[2]。

(三)失信行为已经普遍化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都想去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时一些毕业生为了达到个人目的,通过采取一些另类的竞争方式来获取用人单位的青睐。问卷中提及“在就业过程中,身边的大学生们是否全部都诚信就业”,仅有9.7%的大学生选择“全部是”,32.2%的选择“部分是”,高达58.1%的学生选择“大部分不是”。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行为已普遍化。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失信行为是多方因素互相作用导致的,既有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3]。客观因素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及用人单位产生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是自身就业竞争力不足、错误的就业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淡薄等。

(一)社会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失信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逐年增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失信行为,我国对大学毕业生失信行为很多都是停留在道德层面。学校层面的诚信教育不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看重学业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质[4]。一些学生家长在生活中就未能够树立好的诚信榜样,使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父母过高的期望也使得大学生们为了变成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而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工作。虽说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失信行为的受害者,但某种程度上用人单位也是就业失信行为的推动者,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够诚信招聘,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导致大学生产生单位不守信我也不需要讲诚信的心理,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失信行为。

(二)个人因素导致就业失信

大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失信主要是由于自身条件不够优秀。在校期间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追求吃喝玩乐,导致学业荒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只能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获取应聘机会。再者受西方文化思潮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文化上不自信、传统美德缺失等问题,这些大学生信奉个人至上,只是追求现实利益及个人利益,不顾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导致了就业失信行为的增加。

■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诚信就业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失信是一个由多个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社会普遍性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失信行为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以及学生本人应相互合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加强诚信就业建设,学校方面更要注重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使其树立诚信就业观念[5]。

(一)做好校园诚信教育思想工作

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诚信教育引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诚信行为教育,大力宣传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多维度融入诚信教育,使大学生们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习惯。学校应组织开展一些和诚信教育相关的活动、讲座及通过学校自媒体进行诚信宣传,使诚信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二)建立校园诚信就业管控体系

导致高职学生就业失信行为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诚信的缺失,另一方面是没有得到系统的监督、管控和处罚[5]。学校应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从就业辅导员到全体毕业班班主任扎实开展就业诚信管控,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工作要求[5],对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失信行为进行通报处罚。把一些和用人单位没有进行任何沟通,直接离开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列入就业诚信黑名单,督促已经离职但未办理解约手续的学生办理相应手续,针对多次无特殊原因私自离岗的学生,不再提供工作岗位。

(三)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不仅仅是指对毕业年度内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对低年级甚至大一新生也需要开展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和劳动法制教育[6]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提前规划自我发展方向,对于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能够尽早在实践中去锻炼,对于需要的一些证书或理论知识能够提早准备,避免毕业年度出现“临时抱佛脚”的场面,如果毕业生各方面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人职匹配,也就不存在一些就业造假行为,间接性的减少就业失信行为。

■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行的“主阵地”。学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无论是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还应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大学生们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就业竞争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收录证书
1.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意义?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