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对策探讨

2020-12-16 11:28郑大福李方华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柑桔农技品种

文/郑大福,李方华

柑桔是宜都市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面对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素质下降、小规模生产经营、市场多变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柑桔生产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实现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由柑桔大市向柑桔强市迈进,成为宜都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课题。

一、产业现状

宜都柑桔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500年之久,2002年宜都市被农业部划为长江上中游柑桔优势产业带。2018年全市柑桔面积2.12万hm2,产量63.57万t,产值22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柑桔纯收入一项达5500元。面积、产量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和第二位。2001年被农业部、外经部定为首批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柑桔生产优势区域,2004年荣获“中国柑桔之乡”称号,2005年又被国家冠名为“中国柑桔之乡”。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专业水果大县”,并跻身“全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市)”行列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三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2009年跻身“中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市,被省政府命名为“水果大县”。柑桔集中分布在长江、清江及渔洋河畔,主栽品种以特早熟、早熟和中熟温州蜜柑为主,有少量椪柑、蜜柚、脐橙、杂柑等。

二、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不平衡,小农户与大产业矛盾日益突出。一是乡镇之间发展规模不平衡,梯度较大;二是同镇之内村与村之间不平衡;三是农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平衡,导致一些地方发展水平和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果农种植户多,但户均拥有面积少,生产规模小,势单力薄,缺乏联合,导致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机械化操作、质量标准、市场开拓等混乱无序,在质量、标准、品牌、效益等方面,越来越不适应支柱产业标准化、精品化、规模化的要求。

柑桔种植的比较效益下降。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缺乏。目前宜都农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占劳动力总数的70%~80%,种柑者年龄多在55岁以上,导致田间管理、柑桔采收劳力缺乏。一些地方因缺乏采摘工,柑桔果实不能及时下树而受霜冻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随着劳动力的缺乏,用工工资攀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柑桔种植的利润越来越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种柑积极性。三是农机农艺结合程度不高。目前,宜都桔园病虫害防治、田间除草等方面实现了部分机械化,但修剪、采摘等环节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农机农艺结合程度低下已成为当前制约宜都蜜柑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精品柑桔生产率低。2006年宜都实施精品园建设以来,成效显著,效益可观。但总体来看,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宜都柑桔品质整体水平。究其原因,除了每年实施面积不到200hm2,示范带动效应有限之外,则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品种老化现象突出。1957年宜都引进温州蜜柑,主要推广早熟龟井、宫川,中熟尾张,后来引进并选育国庆一号、鄂柑2号等新品种。早熟龟井、中熟尾张等品系小叶类型占一定比重,该类桔园暴露出树势弱、叶片小、结果习性不稳定,果实多呈高桩形,皮厚,外观质量较差,抗逆性不强;还有部分老龄树已达到经济寿命年限,树体老化,生长势弱,产量低,品质退化,需要更新复壮或重新栽植。同时也要适度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品种。近一个时期内,温州蜜柑仍是宜都柑桔生产的主导品种,可以从特早、早熟及霜冻前成熟的品种结构上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重建等方式进行品种改良。二是部分桔园栽植密度过大。20世纪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力推“矮、密、早、丰”栽培技术,部分果园每667m2栽100~200株。成园后没有按计划间移(伐)导致树体高、大、空,光照恶化,形成郁闭园,结果部位上移,劣质果多,病虫害防治、采摘等十分困难。近几年,全市虽然大力实施了柑桔“密改稀”“大冠改小冠”工程,有了一定改善,但该项任务仍十分繁重。三是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由于气候、滥施农药等原因,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如爆皮虫、黑刺粉虱、柑桔粉虱近年来时有暴发,防病治虫的难度增加。政府多年来出资联防柑桔大实蝇,仍存在落地果捡拾不净、商品化处理过程中蛆果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危害率虽有下降,但发生面积还略呈上升趋势。此外,引进新品种时,部分果农防控检疫性病虫害的意识不强,存在引进带病枝条导致黄龙病、溃疡病大发生的风险。四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宜都地处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果园立地条件较差,部分果园道路、灌溉、施肥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随着各种极端天气频发,果农应对乏力。同时部分桔园施肥不当,也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五是农技服务队伍有待加强。部分乡镇农技服务人员本就较少,还被抽调他用,极少数乡镇仅一个人在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农技人员知识急需更新,以适应全市柑茶两大农业产业的技术推广工作;市、乡(镇)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60后人员所占比重较大,70、80、90后人员少,已形成一个大的技术推广断层。

三、转型升级对策

加大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力度。一是科学规划品种结构。宜都是柑桔生产的北缘地带,品种多样性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宜都柑桔产业必须坚持“主导产品做优,特色产品做精”,才能更好地提高柑桔产业的效益。因此,在加强现有主导品种宽皮柑桔生产管理提升品质的同时,在品种结构调整上要结合淘汰部分低产、低效果园,适当发展霜冻期以前成熟的柑桔特色品种。如特早熟温州蜜柑、纽荷尔脐橙及其他优良品种,并小规模做好试验示范,优选1~3个适宜当地栽培的无病毒柑桔品种适当发展,做精这些特色产品出更高的效益。对于引进的爱媛28号(外观内质表现均较好,但送样检测带有病毒病,栽培中易早衰)品种,委托大专院校或科研生产单位进行脱毒处理。利用脱毒种质资源大量繁育苗木,适度规模发展提高种植效益;对于引进的金秋砂糖桔作进一步观察记载,做好试验示范,确认其在宜都的优良性状表现稳定后,再作一定规模的推广;选择适宜的丘陵岗地发展纽荷尔脐橙,增加果农种柑效益;在同纬度柑桔产区引进霜冻期以前成熟的品种,做好试验、示范,优选适合宜都栽培的品种,并建立良种储备库。二是稳定现有面积。宜都山地和坡岗地柑桔品质,明显地高于河砂田和海拔高于300m的山地。今后发展应增加海拔300m以下山地、坡地,逐渐退出冲积田、砂质土壤以及土层浅的水田,达到面积有增有减,适度增长的动态平衡,总面积稳定在2.13万~2.33万hm2。同时支持种苗发展。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柑桔园,大部分已达到柑桔栽培经济寿命年限。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具有资质的育苗单位繁育优质柑桔大苗,用3~5年时间将宜都市红高片区的衰老园、劣质园推倒重建,提升国家农业公园桔园路沿线桔园“颜值”和效益。三是切实解决栽植密度问题。主要采取间移间伐,特早熟品种保持在每667m2栽45~50株,早熟品种40~45株,中熟品种35~40株,柚类35株左右。应用大枝修剪技术控制树冠高度,早熟品种控制在2.5m、中熟品种3m以内,覆盖率控制在85%左右,形成“一干三枝”自然开心形,保持桔园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开沟、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和运输果实,有效缓解劳力不足的矛盾。四是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特别是重大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加大对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力度。大实蝇防治应增加药物诱杀和捡拾蛆果的力度,加强对商品化处理企业的监控,长期坚持不松懈。五是加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力度。第一,推进以覆膜控水增糖提质增效为主的十个“一”技术措施。即①家家户户“一本书”,及时发放《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结合农时季节编发的科技明白纸;②配方施肥 “一张单”,将测土分析结果以“施肥通知单”的形式发给果农,指导农民适时、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用量,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③每块桔园“一盏灯”,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一般2~3.33hm2布设一盏;④生物防治“一袋虫”,在柑桔树上释放捕食螨以螨治螨进行生物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⑤诱杀害虫“一块板”,在树顶部布设黄色粘虫板诱粘柑桔粉虱、桔蚜等害虫,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⑥生态栽培“一口池”,推行“猪—沼—果”栽培模式,通过建立沼气发酵池,利用测土分析资料,分别配制不同的营养液,经微灌传输系统,直接供给到每株树,结合桔园种草、覆盖等措施实行果园生态管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⑦谨防果伤“一张网”,为避免日灼和霜冻伤果,在高温强日照和霜冻季节使用遮阳网;⑧控水增糖“一张膜”,在柑桔果实着色初期,全园铺设银黑双层双色复合反光膜,以有效控制水分和杂草,改善树体中下部光照,促进果实着色,并增加糖分含量;⑨生产投入“一本账”,加强柑桔生产投入品的监管,记录施肥、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保果剂等,推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⑩延迟采收“一个月”,果品从外观到内质都达到最佳状态时采收、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二,推进优质丰产栽培“八化”。即①品种良种化;②树体独立化;③树势中庸化;④施肥配方化;⑤防控绿色化;⑥保果主动化;⑦水分节制化;⑧栽培省力化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第三,分类管理。将全市桔园划分为“七大类”,因园施策,推行轻简化、低成本栽培,全面提升柑桔管理水平。①衰老园:重点是进行全园桔树锯除,全面复垦,深翻40~60㎝,采用高畦起垄方式重新建园。②低产园:重点是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补充微肥;加强回缩修剪,更新复壮。③密植园:重点是规范定植规格,实施密改稀。④混杂园:重点一是改换良种,二是良种换栽。⑤丰产园:重点是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维持柑桔树地上部与地下部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营养物质的积累与消耗平衡,保证树势强健、延长丰产年限。⑥精品园:重点是全面实施以覆膜控水增糖为主的“十个一”技术措施。⑦幼龄园:重点一是间作、覆盖,二是适时施肥,三是整形修剪,四是中耕除草,五是抗旱排涝,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品牌推介力度。“宜都蜜柑”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通过大力宣传,让生产者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筑牢品牌的基石。要通过多种媒体、农商农超对接活动,举办柑桔艺术节等,加大对宜都蜜柑品牌的推介。要加强对宜都蜜柑品牌的保护,打击劣质柑桔充当宜都蜜柑的行为,使宜都蜜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投入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现有果树良种繁育场、柑桔示范场的扶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优选适宜发展的品种;加强苗木繁育,培育壮苗,为全市柑桔品种改良培育适量的良种小树。二是对全市柑桔品种改造方面继续出台扶持政策。三是一如继往地支持柑桔精品果园建设。四是出台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提高科技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四是扶持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队的建设,倡导主产乡镇村组织全产业链的生产专业服务队,更好地服务柑桔产业。

创优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以及外来客商以租赁等形式集中连片流转农村土地,集中开发、连片种植柑桔。二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一定期限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建立企业直供原料基地。推广“企业+基地 +农户”等组织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入股、委托、返包等形式,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系的经济利益联结体。三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以承租土地、土地入股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推动规模化生产。四要鼓励柑桔大户和能手采取托管、代种等方式,破解柑桔管理劳力矛盾。五要引导果农将分散果园集中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后再按原来面积划分到户,使农户的果园变分散为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便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农科教结合,提升技术水平。柑桔生产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提高科技人员、果农的技术水平。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依托,聘请专家来现场传授技术;派本地技术骨干到外地学经验。充分发挥宜都承担国家柑桔体系建设的优势,引进、吸收、创新柑桔生产技术。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的功能,在桔园大道旁兴建集柑桔洽淡、展示、交易、检测、加工、培训于一体的33.33~66.67hm2的大市场,把宜都建成鄂西南最大的柑桔初加工销售集散中心,使我市在柑桔产业上有一定的议价权。二是培植土老憨等重点龙头企业,搞好精深加工、精品果高端市场和出口销售,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转化增值。三是引导产后处理的企业做好洗果打蜡初加工处理,扩大丰岛等桔瓣罐头加工企业规模,做好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四是规范完善一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指导农民建设简易贮藏室,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合理调度柑桔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六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借助龙头企业土老憨打造宜都市柑桔公园,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

加强农技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壮大农技服务队伍搞好服务。市级引进大专院校专业学生,培养后继农技推广人才,充实基层农技服务力量;乡镇级将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从其他事务工作中剥离出来,还原做好本职工作。或者采取市级同样措施健全完善队伍。二是加强知识更新搞好服务。全市农技推广人员多数所学基础专业是大农作物类,学果茶专业的所占比重不足30%,而宜都农业主导产业为柑桔和茶叶,现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中少部分人员能适应工作需求而加强了柑桔方面知识更新,但仍还有部分人员因为被抽调到其他部门协助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因此农技人员需要进行长期地、可持续地知识更新,以适应我市柑茶两大农业产业的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柑桔农技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美国:佐治亚州柑桔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法砣19%SC 能有效防治柑桔炭疽病
全球:2020/2021年柑桔产量预计增长4%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狗狗的常见品种
柑桔树应慎用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