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广超,汪 明,朱先存,张 伟
(联勤保障部队第902 医院特诊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将2018年09月—2019年09月于该院就诊的9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相关基础资料均纳入本次研究中进行对比分析,男女性别之比为3:5,本组患者最大年龄为69 岁,最小年龄为22 岁,平均年龄(42.79±6.07)岁,51例患者为右侧甲状腺,46例患者为左侧甲状腺,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25 个月,平均病程(14.19±2.77)个月。
97例患者均给予S-2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检查,将超声线阵探头频率调整至7~9MHz。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仰卧位,平静呼吸,放松颈部。并在患者颈下垫上软枕,且需要注意的是软枕的高度需要适宜,从而使得患者的头部略微后仰。首先以灰阶超声技术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患者肿瘤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包括肿瘤位置、形态、边界等相关情况,并将图像加以储存待用[1]。
将超声检查切换成超声弹性成像模式,探头位于甲状腺纵切面,需保证超声探头与甲状腺肿瘤呈垂直状,进而能够使待检查组织均匀受力。选择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s),扩大感兴趣区域,且扩大至病灶面积的2 倍处,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扩大感兴趣区域时应避开患者颈部大血管,对压力大小以及压放频率进行控制与调整,从而保证绿色质量处于1/3~2/3 范围之中,持续时间不小于5s 的稳定波动,并将图像加以储存待用[2]。
(1)分析97例患者诊断结果;(2)分析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弹性成像评分情况。
在本研究中,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21.0)对组间数值给予辅助分析,对应执行t检验、χ2检验主要用于进行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从而将对应(±s)、 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值,若P<0.05 可表明数值比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由表1 得知,超声弹性成像准确率为91.75%,敏感性为92.78%,特异性为92.78%,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81.44%、85.56%、83.50%,P<0.05。
良性肿瘤性成像评分是(1.79±0.53)分,恶性肿瘤性成像评分是(4.31±0.37)分,P<0.05。
甲状腺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且发病人群多为女性,其症状表现为肿块位于颈前正中,诸多患者伴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甲状腺肿瘤类型较多,且分为良性与恶性,通常而言,病症为单个肿块且肿块生长偏快者为恶性肿瘤几率较大,年龄越大甲状腺肿块良性几率越大,因为甲状腺肿瘤症状较为明显,所以患者通常都能够及时发现就诊[3]。
甲状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其病症在颈部肿块病症中,甲状腺肿瘤病症大约占比50%左右。一般来说,良性肿瘤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当患者的肿瘤生长的较大时,由于较大的体积而压迫患者的气管、食道和神经而引起患者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若肿瘤出现合并出血且肿瘤快速成长时,会发生局部的肿胀疼痛。因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有恶性转化的可能,有些是良性的,但其是“热结节”(即功能高),所以需要准确诊断以及及时治疗。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一些可能有淋巴瘤和转移瘤,大多数甲状腺癌起源于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地区、种族和性别有关,且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为男性大约为0.8~0.9/10 万,女性大约为2.0~2.2/10万[4]。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准确率为91.75%,敏感性为92.78%,特异性为92.78%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81.44%、85.56%、83.50%,P<0.05;良性肿瘤性成像评分是(1.79±0.53)分,恶性肿瘤性成像评分是(4.31±0.37)分,P<0.05。由此,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可对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且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