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课程: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2020-12-16 08:04宋学慧江苏徐州市铜山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5期
关键词:知识点核心素养

宋学慧 (江苏徐州市铜山实验小学)

课程培养的关键落脚点在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只有牢牢把握核心,才能让课程的进行有着源源不断的动机输送与支撑,换句话说,核心素养是教育事业的建筑地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这也就要求学校的培育方向一定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将课程打造得更加具有特色。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地方发展情况,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依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定制课程这一新型课程模式的完善与优化。

一、定制课程的理念解读

三年前,江苏一所学校顺应教学体制改革的浪潮,将定制课程的概念首次提出,而随着这一理念的提出,由该种教学理念所指导的实验性课程设计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一模式的探究一直紧紧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坚持哲学观点,定制课程

定制课程的实践一定要坚持并且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依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定制课程的教学模式,即在照顾到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之下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矛盾的特殊性上,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其中的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内容与课程教学方式两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师依照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制更加科学合适的课程结构,从内容与方式两块入手,做到双管齐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立足核心素养,开展课程

整个课程的支撑点应该落在核心素养这一重中之重上。“核心素养”的概念如今已经深入到所有一线老师的教学理念中,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具备的一种能力——终身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情感体悟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学生在当代社会立足与良好发展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并不是通过灌输式教学方式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经过课堂的设计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自然而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培育,从而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留下深深的烙印,在课堂体现真正的特色与创新思想。

3.依据认知规律,构建体系

要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并且紧紧围绕目标进行课程学习体系的构建。规律与节奏就藏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之中,在“定制课程”的教学模式之中,必须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全面而真实的掌握,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在进行课程编排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特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自我的提升,使自我的特点得到进一步彰显,课堂由此也就变成了允许差异、百花齐放的学生成长乐园。

基于“满足共需,服务特需”的设计理念,铜山实小架构了“一体三维”的定制课程体系。“一体”课程是指针对绝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知识基础进行设计的普适性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确保课堂的有效性、广泛性与自由性,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要求。“三维”课程是对普适性课程的补充与完善,主要包括补偿性课程、适应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主要目的就是查缺补漏、引领适应、灵活发展。其中,补偿性课程主要针对知识掌握水平要弱于一般学生的平均水平的学生,通过及时查缺补漏扫除学生在知识吸收方面的困难,另外,由此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严重的甚至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不健康问题,通过补偿性的课堂定制模式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并发性问题解决。适应性课程是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理解基础上,对这类学生提出更难知识的学习与适应,从而刺激这一部分学生更有学习的欲望。发展性课程是对已经全部熟悉掌握知识点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运用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解题,从而让他们保持学习的欲望。这一套“一体三维”教学体系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让学生站在自己发展的舞台中央,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在未来自己人生的舞台上收获更多的鲜花与掌声。

二、定制课程的实践设计

在对定制课程这一教学理念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那么接下来就要在实践中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论证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而实践的着眼点主要在三方面——“底色厚重”“主色跳跃”“亮色鲜明”。

(一)底色厚重:定制课程之“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就要求课程创新,首先要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体系,很容易让师生在知识“加速跑”的竞赛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定制课程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好古今的关系。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首先就应该树立观念与全局意识,筛选并且分条缕析地将课程脉络进行清晰的梳理,不在茫茫知识的海洋中找不到方向。学生的需求就是一个很好的指路牌。顺着指示牌的方向,教师在遇到教学低效化与零散重叠等问题时就可以很好地进行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进而将掌握的课堂要素最有效地进行重组再建,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单纯的学科内的课堂设计时应该做到疏通顺畅,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根据实际培养需要进行整合,从而在课堂上更加顺畅地进行授课。

另外,为了更好地将课内知识点进行传授与让学生理解,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科学的横向拓展——即学科之间的疏通,在围绕课堂核心知识的前提之下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自由,视野也由此更加开阔。除了横向拓展,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与思维发育进行科学合理的纵向挖掘,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由此激发学生更多思考,这一方法也可以起到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以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为例,通过这一则寓言故事的学习,教师首先对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纵向的分析。讲明这则故事出自《战国策》,并且也可以适当提起故事的发生背景,最重要的是,进行寓言故事的寓意纵向挖掘——“狐假虎威”大多用来进行对一些仗势欺人的人进行讽刺与批判,即使狐狸可以逞一时威风,但是其弱小的本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而不会有好下场。另外,在横向教学方面,单独讲这一则寓言故事可能容易让学生对于狐狸的认识局限在“狐假虎威”那样一个虚弱而狡猾的印象中,因此,老师可以引用课外的关于狐狸的其他形象塑造的故事,让学生对狐狸这一文学意象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丰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元。

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教学衔接时,应该在保持学科独特的同时挖掘其中的共同点并且进行联系。目前课堂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单门学科的知识学习太过碎片化,导致学生很难建立起知识体系,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各知识点的关联掌握不到位。因此,有一些学科之间就可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源整合,做到学科内外完整知识体系的架构,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就可以将美术的一些理念引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状,对独立学科的知识点掌握也将更加牢固。跨学科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刺激学生进行联想,这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课堂内的知识掌握之外,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在课堂之外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与运用,打通课堂内外,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隔阂。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基础知识“长度单位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留意身边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进行长度单位的使用与实际长度的合理估计,在生活中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接地气”与生活化,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

(二)主色跳跃:定制课程之“守”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起点是个体人的个性。为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服务特需,铜山实小的“三维”课程彰显着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定制课程关键的一点就是“守”,守住教育的初心——培养人、塑造人,并且因人而异的教学意识也应该长久地树立起来并且保持。

1.补偿性课程

以一般水平为参照对象,一般班级学生的构成分为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与平均水平不相上下的学生、超出一般水平的学生。针对第一种学生老师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捡起未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学科自信,从而让他们由被动化为主动,进步效果也更加明显。例如,在小学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引导大家进行足球运动的学习与游戏,但是有些学生由于运动细胞不够发达,平常对运动也不是很擅长,因此,在大家进行自由运动时就很难融入群体中,从而变得自卑,学习锻炼的效果也很差,并且这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进行解决。如,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同学召集起来进行特训,以更加基础简单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足球这项运动,而不会由于其入门门槛较高而在心里打退堂鼓,在教师的带领下,这部分学生对于足球项目的理解已经到位了,那么逐渐地也可以融入足球的集体游戏活动之中并且在其中有所收获。

2.适应性课程

由于适应能力的不足,可能对于新的知识有理解障碍,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也可能演变为第一种情况。因此,教师就应该在各知识点的衔接过程中推动这部分学生进行更好的过渡衔接。例如,在学习完形状之后要进行长度测量的学习,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过渡工作,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定义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所有符合长方形定义的形状怎么进行区分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想到还有形状的大小,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那么,我们接下来将进行形状大小以及长度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清楚形状的定义。通过这样的办法,这一层面的学生对新知识就不会产生恐惧感,反而是更加充满好奇,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过渡阶段。

3.发展性课程

“我们无法造就一个天才,只能使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铜山实小专门为天赋异禀的学生设计课程,依托学生当下的发展状态和发展需要制定专属的课程计划,调用相关优秀教师任课,在试探中摸索此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保证了其最大的发展空间。设置“发展性课程”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做法。学生李琦在音乐上表现突出,学校加以重点培养,其后一举夺得《中国好声音》总冠军。他深有感触地说:“感谢母校从小为我播下音乐的种子,为我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学校要发挥学生自身先有的优势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

(三)亮色鲜明,定制课程之“得”

为了保证课程的进行,学校建立专兼职结合的队伍,一方面挖掘教师潜能,同时借助外部人力资源,让社会上的能人奇才走进课堂。由于课堂具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之中,动态化的过程充满随机性,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随机应变能力,将随机性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方面引导。认知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学生可能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各具特色的学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与发展方向的引导。

在进行定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而这个“得”的定义与传统知识文化的习得又有所差异,这里的获得,给了学生成长更大的空间与更多地可能性。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在课堂上,学生收获的可以不仅仅是课文知识,还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得以探索。如,在“燕子”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营造一个动物观察的情景,通过阅读来描绘燕子的外貌特点,并且理解作者词汇运用的灵活巧妙。与此同时,对于“春天的使者”这一称谓,学生也可以通过讲解进行理解与感受,分析燕子化作春天的小精灵的原因,从而对大自然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又如,在学生兴趣的培养方面,既然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就必须将学生的自由意愿充分照顾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班级与地点形式,让形式更加自由而随机。在学生的管理模式上,可以将走班教学与行政班教学的优点都充分发扬出来,在确保授课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兴趣爱好尽量得到照顾。

定制化课堂集中体现了时代的发展特点与对小学课堂提出的创新性要求,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重心,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调整,从而不断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老师获得精神上的职业成就感,而学生也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负韶华,日有所得。

猜你喜欢
知识点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