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平
农村生源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创新攻略
刘艳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提升农村生源高职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阐释了英语教学对于农村生源高职生的重要性,论述了农村生源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农村生源高职生;英语教学;口语;创新
现阶段,英语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与沟通的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朝着实用型人才的方向来不断发展自我,如何将英语转化成一种应用于普通生活的语言并随时随地“说出来”成了学生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所致,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不小的差异。除此之外,地域因素的存在,致使很多农村学生的英语发音带着明显的方言,这对学校的英语整体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农村生源的英语口语水平也就成了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1)在人们平常的沟通中,语言是最为直接的沟通方式,英语也不例外。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普遍的沟通语言之一,并且在各个国家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在当前的英语学习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单单以书面阅读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以口语能力来决定学生的表达以及写作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2)在我国改革发展后,经济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地位已然发生变化,与其他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为密切,在交流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英语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有了一定提升,国庆、春节小长假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出国旅游时,如果一句简单的英语都不会说,会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时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愈加凸显。
据相关调研表明,很多来自农村的高职生身上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其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非常牢固,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英文的音标发音还不是很了解;还有一些学生对英语语法不是很熟悉,经常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语病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牢固。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词组解释和语句分析,而对于文化理念的展示与渗透方面则缺乏一定的热情。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被归结成以下几点: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以及教材为本的思维模式比较严重,其教学也没有摆脱传统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更加无法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与城市的高职学生相比,农村的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只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同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态度也有很大关联。很多农村学生在初入学的时候都会在英语问题尤其是口语问题上产生一些不解及疑惑,且很多学生存在不自信的特点,也就是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之后不敢发言提问,也不愿意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的口语弱点。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教师落实英语教学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形成一定的阻碍。
要想让学生真正适应一门语言,首先就要让他们熟悉这门语言。而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需要从自我做起,尽量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随着学生们的逐渐习惯与适应,教学效果便会得到很快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听”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说”的机会。其次,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需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听到纯正的英语发音,如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片段或者推荐给学生推荐一些国外电台等,让学生的口语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长此以往,学生们能变被动为主动地涉猎更多英文知识,其语言体系也会得到逐渐完善。
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而言,要想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水平,需要朝着口语流利、准确发音以及语调的把握作为主要学习目标。尤其是农村生源的学生,英语口语中夹杂着方言,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故对于语音以及语调方面的训练显得更加必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听的能力,多听多纠正,找出发音错误后进行改正,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应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英文原版的广播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不断让学生将自己所说的和所听到的语言进行对比,以促进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水平的提高。
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另外,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主动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营造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放下担心、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例如,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开展词语搭配及解释的简单训练,如动词与介词的搭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搭配规则的熟练掌握,充分培养其词语搭配结构多样性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或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多操练,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整个课堂环节可以采取口语练习、游戏猜灯谜、辩论赛等多种活动形式。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定会得到良好的提升。
首先,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和指定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的主观性与积极性当作重点目标。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让其自行挖掘一些课外资料进行补充,以此来训练学生自身的分析与阐释信息能力。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充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后,由学生进行课堂陈述,让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在对知识总结与最后归纳中得到一个全面的升华。
综上所述,教育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尽量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能够根据自己在校所学知识来担负起工作岗位的职责。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生源高职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并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
[1]雷雨.农村生源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2019(2):49.
[2]刘同灵.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外交流,2018(20):68-69.
[3]屈庆勇.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分类教学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279,271.
[4]杨燕.基于多元化生源结构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8,807(33):207,237-238.
刘艳平(1980- ),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跨境电商。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2.54
H319.3
A
2095-1205(2020)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