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规划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对策的思考

2020-12-16 04:49:48李燕娜
广东蚕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农村

李燕娜

区域物流规划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对策的思考

李燕娜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村新产业与新业态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了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成长。同时,农村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以及城乡之间要素流动效率偏低等问题,亟须推动高效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体系构建的对策。

农村物流体系;区域物流;对策

1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产品产能巨大,不同地区的需求不一样,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而农村地区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另外农产品的生产地区并不集中,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所以农产品的流通量是巨大的,就需要完善的物流体系来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在庞大的农产品流通量中,目前运输以铁路为主。

跨地区的物流流动幅度较大,从东到西的距离太远,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性太大。流通集散地没有统筹规划,分布零散,从而造成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不均衡。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流通时间长、时效性差,同时幅度大、数量多、损耗多,成本也就居高不下,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我国农村遍布大江南北,地域非常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良莠不齐,物流通道五花八门,物流设备参差不齐,根本没有统筹规划。农产品种类不少,不过缺乏加工技术,缺失流通手段,造成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仓储企业尽管在数量上得到了保证,但是各类仓储形式并存,很多地区连运输工具的现代化都没有实现,而且各方亦做不到协同合作,如此便制约了仓储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2 现阶段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物流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目前,我国逐步在完善运输网络,但农村运力依然不足。虽然我国农村在近年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从整体上看仍相对落后,尤其在一些边远山区,公路村村通工程至今还无法实现。由于农村不便利的交通,提高了农民交易农产品的难度,农民对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模式基本以个体为单位,以乡镇集市为销售点,这种传统模式既增加了农产品的收购难度,亦严重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

(2)缺乏物流龙头企业。规模小、质量次及效益差是农村物流业的现状,多数地区缺乏工贸一体化的物流龙头企业。农村市场的经营模式依旧传统,个体商业模式是农村地区的经营主体,这种传统经营模式零散而无法形成规模,也就难以凝聚力量,基于农村物流大进大出的特征,传统个体商业难以承担流通主角。

(3)农村物流缺乏人才和技术。农村物流目前极度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撑,物流设备也远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各环节标准还没有实现统一。例如,各地物流托盘大小不一致,物流装卸工具参差不齐,设备资源被浪费,产品成本增加。另外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是使用普通货车,没有使用具有冷藏与冷冻技术的货车,让农产品保鲜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追踪农产品生产、运输和销售整个流程,让企业或农户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作为指导,就能实现针对性发展,有效规避了浪费。农村以个体商业为主体的传统模式,造成通过互联网的订单农业无法促成,农产品的定制化服务也无法实现。

3 基于区域物流规划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对策

3.1 积极推进农村物流运营组织的培育和扶持

我国农产品销售和供应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供销类型没有统筹规划,有个体经销或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等多种类型,各类供销类型差异性较大,基于现状政府很难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来统筹管理,所以在供应和销售上出现了类型多、方式杂的局面,不好组织也无法统筹管理,造成供销的服务质量低下,信誉度无法提升。要解决以上问题,培养物流相关专业的人才是关键,所以政府必须出台措施,推出优惠政策,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第一,改变供销模式,进行一体化建设,同时推出奖励政策,为农产品相关企业降税免税。第二,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秀企业投资建设,促进农产品产销规模的扩大,加强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经销管理,提升其服务质量,逐渐将其带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会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3.2 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增强农村物流的吸引力

优化财税管理制度。在保证税收的前提下,将物流企业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实现物流企业税率划分的统一。具体实施措施如下:首先,政府鼓励创新和特色农产品的打造,建设一个具有特色和创新的生产示范区,推出优惠政策,为示范区内创新型生产企业或物流企业减免税收。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更多更优秀的物流企业进驻,服务于农业生产。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村实地调研,总结农产品生产现状,加强与外界合作,制定相关政策,稳定本地经济发展,服务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物流企业也需主动结合当地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推动高效便捷的体系的制定,选择合理的运输服务模式,合理整合资源,与当地农村经济协同发展;另外,结合农村现状,完善物流服务,推进物流市场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3 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要构建农村物流体系,必然需要完善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几年,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日新月异,因为道路是基础和动脉,是经济更是民生。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农村物流的运输模式已经能够得到更新,可采用新型运输模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理念也随之改变,以运输建设作为重心的农村物流体系,逐步向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转向。发展农村信息化,为农产品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加强了产销整个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规范和优化了整个农产品市场,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所以,现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向已经转变,建设信息服务的配套设施排在了首位。首当其冲的是给农产品制造和农村物流等企业供一个物流服务与信息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产品产销相关企业也加速融入信息化进程中来,加快自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作为基础,打造物流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与本地区经济环境接轨,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同时,政府部门要监管信息平台,设置清晰的管理制度,对虚假信息予以坚决打击,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服务于各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

3.4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优化农村物流人才结构

从物流行业整体上看,基础教育水平不高,科研力量的投入也很少,在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尤其突出。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必须同步,所以培养农村物流人才尤为迫切。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能清醒认知农村物流的基本规律,具备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的管理者与研究专家是推动农村物流持续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求。国家与政府在人才培养上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奖励制度和选拔模式,组建相关专业团队,组织考察调研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理念和模式,将其引进消化吸收,同时为国内各地区间沟通和交流物流经验搭建桥梁,促使相互加深了解,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对于农村物流的研究模式要采取理论体系研究与实践结合的模式,研究的理论体系是否正确合理需要实证数据来检验,根据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提炼本地特色,发展特色路线。所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应加强学习交流,积极配合,促进现代物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打造特色农村区域物流理论体系而共同努力。

[1]靳新阳.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7):58-60.

[2]唐道显.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物流体系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2179(19):33-34.

[3]张晓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4):46-51.

本文是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区域物流规划的衡阳县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研究(NO:S2018F9031020339)

李燕娜(1983- ),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副教授,教师,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2.94

F326.6

A

2095-1205(2020)02-148-02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农产品争奇斗艳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