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园聚合力,家校共建阻欺凌

2020-12-16 04:20祁文南甘肃永靖县太极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法治校园

祁文南 (甘肃永靖县太极中学)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学生间发生的一种力量不均衡的特殊攻击性行为,这种力量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身体方面,如身高、体重等,另一方面体现在舆论上,如话语权、言语功能等。身体方面的欺凌主要表现在对人的肢体造成伤害,舆论上则主要表现在给人心理造成创伤。就目前学校中校园欺凌的情况来看,其越发具有暴力恶性化、情感孤立化、言语隐蔽化的特征。校园欺凌的演变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延伸至学校呈现出这些特点:一是家长工作压力大,陪伴孩子时间少;二是人口城镇化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学生数量增多;三是网络普及导致学生生活学习方式转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大量建立,学生过早地进入寄宿独立生活状态,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不足,让校园欺凌更有机可乘。对于学校来说,在面对社会发展带给学校的变革当中,对校园欺凌的应对反应较慢,应对措施不足。

一、校园欺凌的成因探析

1.学校德育片面化倾向严重

德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涉及课程开设、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可以说学校教育每一个环节都是德育的一部分,正所谓德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格局被无形弱化,甚至抛弃,造成了“智育”独行的局面。无论学校、家长、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均认为学习成绩好即全面好,学业成绩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花”,德育成了点缀的“绿叶”。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缺乏内心的约束原则,无法对自己的言行给予必要的有效约束。“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德才的这种良性关系易被打破,才成了主导,德成了附属。

2.学校思政课程边缘化倾向严重

学校德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说,学生德育知识主要来源于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在学生德育中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重要性往往只存在于理论之上,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存在:教师队伍兼职化。相比较语数外课程的教师队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队伍兼职较多,专职较少。教学方式固定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满堂灌”“满本背”的现象,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背会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得高分,是直接为所谓的高分服务的,殊不知,现今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已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识记来衡量。道德与法治课程普遍存在非主课认识误区。在学校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还无法与语数外等课程比肩,亦低于物理、化学课程,这种非主课化的认识误区在学校内根深蒂固,很有市场。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严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学生道德水准的高低。但目前家庭教育成了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限于家长文化水平、经济能力、生活环境等因素制约,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忙碌型家长忙于工作,实在无法兼顾孩子的教育问题,将孩子交给长辈,形成事实上的“隔辈抚养”“留守儿童”;漠不关心型家长依据内心发展培养孩子,对孩子教育讲求顺其自然;无奈型家长知识水平有限,陪伴虽多,但无法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家庭教育的不足或者说薄弱,学校教育也无法有效地延伸到学生成长的家庭空间,或者说学校教育被家庭教育无意阻隔,无法在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补。

二、校园欺凌应对策略建议

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坚持“一个前提,三个关键,两个补充”,多方聚力,共同推动,

1.准确客观认识校园欺凌事件是前提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有时只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行为的碰撞,所以对于校园欺凌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不管不问。如果将同学之间如推搡等有肢体接触的行为或言语上的冲突因为有其中一方认为自己受害就定性为校园欺凌,不仅不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维持也不利于学校班级管理。所以对于一般的学生之间的冲突即使有受害一方指认,也要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双方主体、目击证人等因素来进一步辨别。同时,不能不管不问,许多校园欺凌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受害一方出于各种原因不敢也不愿说明被欺凌,这就需要教师俯下身子,深入学生中发现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持有一种态度即对于超出一般意义范围内的欺凌行为,特别是暴力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即请求法律力量介入。

2.构建“大德育”课程体系是关键

德育课程的建设要摆脱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要载体的状态,树立进校即德育、事事皆德育、时时有德育的“大德育”课程理念,按照年级层次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思想教育、安全行为等进行明确化目标设定。比如七年级学生在校男生应该不留长发、不穿奇装怪服;女生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等,这些都应该明确。有了目标的设定还需要载体来实现,学校重视节日节点,诸如五一、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团仪式等,这些特定的时间节点本身就具有德育意义。学校将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仪式规程课程化、固定化,定人定时定内容,不能人为随意。

3.打造道法“金课”是关键

道德与法治(简称“道法”)课堂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核心也是教师。一是改善思政教师队伍结构。思政教师队伍在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为兼职教师,专职教师较少,这种构成已不能适应当前道法课程的整体要求。教育部门要做好思政教师队伍的摸底工作,在基础清、底数明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逐步推进思政教师专职化。二是强化现有道法教师培训。对现有道法教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增加培训频次,另一方面提高培训层次,让教师能接触到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三是改善道法课堂教学方式。道法课不仅需要学生的识记背诵,更需要理解应用,教师的课堂不能一味地“满堂灌”,要结合课程内容采取探究、合作、活动等形式来达成课程目标。

4.畅通家校合作是关键

目前的家校合作因学校、教师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是相对主动的一方,反观家长因在育儿方面存在知识储备的欠缺,相对比较被动,不能及时抓住教育的关键期,也不能有效延续学校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补。家长的教育知识欠缺学校就要开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讲授,让家长了解有效教育的知识与方法。学校亦要通过“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食堂、走进宿舍,感受学校一日生活,体验教育不易,与学校产生育人心理上的共鸣。

5.心理健康教育是补充

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有较大的偶发性,学生在遇到某些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之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就会出现负面情绪的“郁结”,这种郁结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欺凌行为的发生,只是在寻找合适的“导火线”,一旦遇到突发性行为郁结就会成为欺凌行为的原发力,产生欺凌行为。所以适时适当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起到预防欺凌行为的作用。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让学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化解不必要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难题,保持阳光心态。

6.客观公正舆论氛围是补充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每一所学校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可目前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教师、教育就成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质疑学校的管理、怀疑老师的能力、批评时下的教育,反倒忽视了事件本身,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势态极易让公众对学校、教师,乃至教育产生误解,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媒体不能跟风,要客观公正的报道校园欺凌事件,讲清前因后果,讲明事件真相,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任意给学校、教育施加压力,从而打破公平的天平。

防控校园欺凌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由内而外,对内注重德育、道法课程、法制知识、心理辅导等,对外疏通与家长的联系通道,形成家校合力。如此,预防和有效干预欺凌行为的发生才会成为可能,学校才能远离欺凌,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法治校园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