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梁
(福建省德化九仙山气象站,福建 泉州 362500)
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尽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已逐步朝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生产方向发展,但仍然由很多地方存在着“靠天吃饭”的现象。农业生产与气候息息相关。有利的气候条件可以使农业获得高产丰收,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往往使得农业收成不佳。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更加频繁,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农业生产。气象测报业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化以及精细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生产,必须要加强气象测报工作,及时掌握气候数据和信息,从而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并在农业气象灾害出现时及时采取可靠措施进行防御。本文重点探析气象测报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一直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这说明只有通过为农业生产提供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才能确保农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成健康态势。农民均希望自己的庄稼有个好收成,但是有时候并不能如愿,特别是在碰到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大风等复杂天气的时候。假如预防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导致作物大面积绝收,给农业经济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这说明要想做好农业,就必须更加重视气候变化和农业气候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事业取得极大进步。其中,气象测报工作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气象测报工作可以全面监视和记录地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候数据,这些气象要素数据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可靠的气象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灾害性天气损失,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并有效地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2]。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我国许多地方农业种植已开始由小规模的家庭种植转变为大规模的合作种植。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加强气象预报业务,充分利用现代气象观测仪器设备,加强气象观测和预报的发展,为大规模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可以说,气象测报工作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生产大户根据天气变化调整产量,避免趋势变化,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而且可以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中的合理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灌溉、保温、收获等农事活动,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由此可知,气象测报的开展,会让农业生产活动安排得更为合理,让农业获得更好的生产效果,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气象测报工作的开展可能够对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定期监测。主要通过新型自动气象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卫星遥感、土壤水分观测站等监测仪器来自动监测各项气象要素,以获取有关农业气象信息,为涉农部门和广大农户给予所需的温度、相对湿度、水分、风力、光照条件等相对具体的农业气象信息资料,用于分析和判断这些农业气候条件,确定有利方面、不利因素以及评估其对于农业生产的开展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并且提出农业生产建议与应对促使,以帮助农户增加经济收入[3]。
通过开展气象测报工作,有利于气象人员掌握各个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并结合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出农业专题气象预报,为涉农部门以及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还可以结合气象数据来对农事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通过对未来气象变化规律进行全方位分析,找出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以及关键农事活动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工作[4]。此外,还可以为不同农作物播种期、关键生育期、收获期、储藏、晾晒、运输等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开展给予相应的气象预报信息,从而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气象测报工作中,利用气象监测工作所掌握的气象预报资料能够较好地预测农作物的具体生长状况以及作物产量。此外,还能够将全部预测到的农业气象要素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单位,由各相关部门共同会商,通力协作,为人民群众给予可行性的农事生产建议和管理措施,确保农业可以呈利好方向发展。
通过开展气象测报工作,可以为涉农部门、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报。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可以提供干旱、雹灾、暴雨、洪涝、霜冻、寒潮等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农户能够提前制定妥善的策略应对各种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以最大程度减少农业生产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干旱、冰雹灾害,这两类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特别大,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作业是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两类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均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才可以开展。通过气象测报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获取天气实况资料,以便掌握有利的作业时机,促使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或者人工防雹作业顺利开展,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确保气象测报数据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气象测报工作体系。只有建立完整的观测仪器设备巡检制度,才能减少仪器和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同时,气象单位应该严格落实好有关规定和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工作,以促使地面气象业务的有序开展。及时发现预报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对故障进行准确判断,判断故障位置,并使用相应的策略进行排除。若无法及时解决,则应立即报告给上级,安排专业的人士前来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应根据管理经验、观测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及与时代发展的需,随时对工作系统进行适当调整,逐步对现有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补充,使其更加完善,促进气象测报工作的高效发展,进而提高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此外,需要加强与国内先进的气象观测机构保持沟通,积极吸收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有益的成果,对当地的农业气象观测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不断增强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益。
气象部门要应对地方自动气象站网进行逐步优化。在构建三农服务工作所获取的成果的基础下,要继续强化农村区域自动站、农业气象监测站的建设,尽可能拓宽乡镇农业主产区自动监测站的大范围覆盖。对于地方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应该在主要特色农业生产区布设特色气象观测站。对于区域的主要农作物,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特种观测站。如针对水稻、花生等主要作物,需要在地块布设农业特种观测站,注重水、光、热等农业气候条件的密切监测。此外,应该注重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强化作物从播种至成熟各环节的密切监测;应该详细获取农业生产中遭遇到的干旱、雹灾、低温冷冻、涝渍、作物病虫害、作物生长状态等相关信息,从而不断优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增强农业监测能力,为高质量高效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探测技术正逐步在气象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这对于提升气象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和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借助于新型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探测技术,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气象数据,并科学分析以及处理这些数据,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准确的、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与气候之间息息相关,利的气候条件可以使农业获得高产丰收,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往往使得农业收成不佳。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更加频繁,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农业生产。各级气象部门应该强化气象测报工作的开展,发挥该项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最大作用。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要强化气象测报工作管理,增强农业气象监测能力以及探测技术的使用,不断增强气象资料的准确性以及连续性;此外,注重农业气象观测人才队伍的培养,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指导,推进地方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