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方式与成效提升

2020-12-15 00:44王国荣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问题

王国荣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中学德育教育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中学学生的道德素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中学学校必须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特点、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大德育教育工作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养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167-02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具备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因此德育工作成为了目前我国各项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作为中学院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1.“互联网+”对中学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1)拓展了德育教育工作渠道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虽然对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它也使中学德育工作突破了发展困境,为其创新式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互联网+”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有力的拓展了中学德育工作渠道,进一步丰富了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促进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其次,“互联网+”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引入,让网络资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一方面学校可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展开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德育教育切实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即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德育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德育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基。

(2)促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了教育合力

传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主力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作用都得不到体现,这就使得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够深入和彻底。实质上,中学德育教育是一项具有周期性、复杂性及综合性的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它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结合与协调,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互联网+”的介入,让这一理论思考成为了现实,它有效打破了学校和社会的界限,让学校不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封闭个体,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构建了桥梁,借助多方力量高效实施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强化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互联网+”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便利的传播条件和高效的传播速度,有力的打破了传统德育工作在时间和空間方面的局限性,让德育教育变得及时且有效,进而提高了其针对性。传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虽然有信息交流及时的优势,但缺点在于多数学生都无法将自己心底真实的想法表达给教师,所以教师也无法把握学生的真实心理,继而展开针对性辅导教育。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可借助虚拟网络隐藏真实的自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教师及时且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化,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互联网+”中学德育教育方式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较低

中学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自主能力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对于德育学习也如此。多数学生都认为到学校是学习专业技术,忽视了文化课和德育学习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德育教学中学生不认真学习,影响德育教学效果。

(2)德育教育内容较为落后

首先,目前中学院校的德育教育内容较为单一落后,通常把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来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致使德育教育内容和时代脱节,无法满足“互联网+”学生的需求,因此,德育教育难以顺利进行。其次,缺少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内容和计划,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基本都是使用传统的内容,导致德育教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和学校实际情况相互联系,这就使德育教育和中学德育教育要求相分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3)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中学院校越来越被重视。但大多数企业和社会评判人才优劣的主要是根据其能力和技能,并没有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其中,致使中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偏向于专业技术课,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处于这种情况下学生也认为德育学习不重要。因此,德育在中学院校被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互联网+”解决中学德育教育问题的成效

(1)启动开放式互动教学

为了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进行科学、有效地交流,才能使得相应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辅助”学生,与学生多多进行课堂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外部教学设备与内部知识存在一定的阻碍。为了打开学生的视野以及格局一定要让教师以及学生开阔视野空间,利用多媒体技术接受外部有用的学习资源。为了开阔学生以及教师的视野,一定要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特色的辅导,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了解互动式讲学方法的意义。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一定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互动,然后完成课后作业。

(2)创设多种网络学习平台,增加学习渠道

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永远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之根基,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上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教育设施的缺乏使得教育效果较差,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强大,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为各大学校加大了补贴,开设各种学习平台,完善了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此外,教师为了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利用腾讯QQ以及微信群的方式开设教育平台以及交流学生的实际情况,方便了家长也方便了老师。教师创新了教学方式,利用视频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课外进行线上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资质的不同,教师为了拉开学生的距离,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以及分层次教学。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中学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自身存在许多不良学习习惯,致使他们对学习存在厌烦心理。因此,中学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才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缺点并帮助其改正,对于学生身上的优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想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尽量利用一切能够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例如,课间、饭后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当学生思想出现问题时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一起帮助学生成长。教师要贴近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互联网+”教师的引导方式也要不断创新,例如,运用个别谈心、使用短信、微信、QQ等新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做能够避免一些面对面沟通中出现的尴尬问题,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结束语

总之,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传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其创新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中学院校需要认真分析“互联网+”视域下中学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优化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健强.浅谈“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07):6

[2]张世平.一场辩论带来的思考—浅谈语文课德育教育的渗透[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

[3]乔海芳.注重三结合,教育成合力—谈学校的德育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问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