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律师的执业环境主要是指在执业活动中外部的因素总加和,其中包含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在社会法治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律师的执业环境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律师执业环境上能够体现出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所以,要想使法治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律师执业环境。而研究律师执业环境,其具体内涵、分类以及评价标准等内容是非常关键的,鉴于此,本文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执业环境;律师;内涵;分类;评价标准
自从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后,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律师执业环境的良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律师执业环境的内涵
有关律师执业环境的内涵,梅丽娜在《我国律师执业环境研究》中指出,刑事律师执业环境主要是指在执业活动中面对的外部社会环境、司法环境、立法环境等因素的总加和。其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就非常少。律师执业环境所包含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也包括律师执业权利。从《辞海》解释的角度来讲,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的外部世界,包含所有的条件因素,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环境有围绕的主体,也就是能够对主体产生影响的全部外界因素。从环境概念的解释延伸到律师执业环境中,就是指律师执业活动进行中,所有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因素的总和。其中包含物质性因素和非物质性因素。
二、律师执业环境的分类
(一)宏观环境
从宏观环境来讲,律师执业环境就是指能够从全局整体性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包含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
1.经济环境。这一分类主要是指律师执业活动中所有会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的总和,其中包含经济结构、制度、生产资料、生产力等。律师执业环境的分类中,经济环境对其的影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律师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时,社会关系的建立主要依靠宗法伦理、自给自足的经济秩序,这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架构。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并没有律师制度和权利,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律师行业的发展才有了良好的空间,进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出现律师这一职业主要是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所以经济环境对律师执业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结构也会影响律师执业环境。从行业的从业人数和发展规模角度讲,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存在正比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律师业的发展较快,而且律师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也较高。同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对律师行业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在职业规范制度建设和律师权利保障方面都比较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律师执业流程。所以,律师业的发展以及执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就是经济环境。
2.政治法治环境。这一分类主要是指律师执业活动中由于政治因素和法治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政治环境包含国家政体、政治文化等的总加和,在律师执业环境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律师业的制度建设和政治状态存在较大的联系,民主政治制度在得到一定的发展后出现的,律师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中的一部分。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执行需要律师的正确监督,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进而对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维护。也就是说,要想形成良好的律师执业环境,民主政治制度以及律师制度就要更加完善。在政治环境中还包含法治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律师执业环境。法治环境因素包含法治文化和法治制度。法治制度是在国家制度体系中明确的治理国家的手段。主要特征是具有法律平等适用性和法律至上性,在部分权利的保障和约束上都与律师制度有相同的目的,所以,法治环境是律师执业活动进行的基础。而法治文化主要是指基于法治的行为方式和文明精神成果,其中包括社会对法治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其接受度。法治文化建立了人们对法治制度的认同性,法治文化的良好体现,才能使法治制度以及律师制度更加完善,进一步优化了律师执业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这一分类主要是依据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律师执业环境的影响,比如道德伦理、宗教、思想意识、民族、风俗习惯等。具体在进行法律实践时,律师进行执业活动需要依靠自身专业知识能力,对委托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进行维护,同时监督司法机关行使公正权,进而维护社会秩序。法律文化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而来,但是传统的法律文化对律师执业环境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对人情关系和权利的过度注重,使得法律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非正当渠道解决纠纷问题,忽视了律师行业的重要性,对律师执业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律师执业活动中的自然状态和地理信息,与律师执业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自然环境较差,律师执业环境就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偏僻、科技信息水平不发达的地理范围内,对律师业的认可度不高,自然律师执业活动的进行也就受影响。
(二)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就主要是律师执业活动中的具体面对的工作环境,比如立法环境、司法环境、社会关系等,还包括律师之间的各类关系、执业活动中与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以及当事人建立的关系、律师业的权利保障、地位等。微观环境从两方面来分的话首先是律师业内部,律师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形成有序共赢的状态。另外是律师执业活动中,律师的被认可度,对律师权利的有效保障。从律师执业环境的分类来看,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宏观环境对微观环境起决定作用,微观环境也是宏观环境的具体体现。
三、律师执业环境的评价标准
(一)宏观评价标准
自从法治中国建设的宏观目标提出后,我国先后又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坚持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方针。这就说明了律师执业和法治建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要想更好的实现法治建设目标,就需要将其作为律师执业环境的宏观评价标准。
1.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律师执业环境的一个评价标准。法治国家建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提,也是法治国家下的关键特点。律师职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依托市场经济而成,而律师也会为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约束给与帮助,为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也就说明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良好的状态下,律师业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律师执业环境也就更优越。所以,对律师执业环境的评价标准其中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构建。另外,法治国家建设中,保持司法公正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基础是确保司法的独立。律师制度的建设是需要依托司法制度,律師在执业活动中和司法机关具有较大的关联。律师会根据当事人的委托参与到执业活动中,通过自身专业的知识能力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利,同时监督司法公正权的行使。司法的公正和独立保障对律师执业环境存在较大的影响。如果司法环境存在不公正性,律师执业活动的进行就会受到较大的阻碍。所以,律师执业环境的评价标准还包括司法的公正和独立性。
2.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因此,法治社会的良好建设是律师执业环境评价标准之一。律师这一职业是独立在当事人和国家之外的,管理律师方面,通常是通过律师协会实现“自治”管理。律师协会是一种社会组织,从律师的自治水平上可以看出社会自治水平。律师与其他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不存在管辖关系,通过律师协会规范律师行为和纪律,律师才会更具有独立性。这样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时才不会受到执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社会行为规范对律师执业环境也存在影响,律师制度的有效制定和实施,是社会自治规范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建立社会自治规范,律师执业环境也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再者,从律师的职业性质来讲,对委托人合法权利进行维护时,需要对司法权的合法行使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律师业的存在是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有效路径,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也会对权力滥用起到约束作用,对律师执业环境的改善起到有效的帮助。
(二)具体评价标准
1.高政治地位。律师这一职业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尤其是在西方法治健全的国家中。在政治参与方面,律师占据的比例较大,在政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拿美国来举例,国会议员中有超过50%是有过律师职业经历的。较高的政治地位可以使律师在权力机关中交涉力和话语权更高,这样对权力的制衡就会更加有作用,发挥监督角色。而如果律师的政治地位不高,在制约权力机关时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律师执业环境也会有负面影响。所以,具体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较高的政治地位。
2.社会认可度较高,社会评价较好。律师对于国家的法规政策有充分的理解,这一职业会跟国家权力机关打交道,也会对群众的个人合法权利进行维护,是联系两者的纽带。如果要想律师执业有个良好的环境,国家权力机关需要对律师这一职业产生高度的认同,同时社会对律师也要有良好的评价和信任。这样律师执业活动的开展才会更加顺利。从认可度和社会评价来讲,律师需要自身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在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评价后,律师执业环境才会更好。
3.健全的执业权利保障。我国在有关诉讼法和律师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律师权利,执业权利得以良好保障,律师执业活动的进行才会更加顺利,也能够判断出执业环境是好是坏。在拥有健全的执业权利保障后,高效的执业流程也是具体的评价标准之一。通过对执业活动的部分程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律师执业的效率。简化掉部分手续和繁琐的程序,律师执业活动更加畅通,降低了执业活动中存在的阻力,也使律师执业环境得到优化。
4.公民法治意识。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公民法治意识的强弱也会影响律师执业环境的评价。构建法治社会,就需要建立全民法治思想观念。人们只有在懂法、守法的环境下,才能使法治环境更好,通过这一良好的循环,律师执业环境也能得到良好的优化。律师执业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个人权利的保护意识有很大的关联,人们只有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在个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才会想到通过委托律师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权益。公民具备了较强的法治意识,律师执业活动的进行才会更加有发展空间,有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
5.有序的职业竞争。针对于律师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律师协会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在保障了律师执业权利的同时,使律师的职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得到提升,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另外,通过有序的职业竞争,可以使律师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得到规避,使律师这一职业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可,推动律师业的良好发展,这样律师执业才会有更好的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律师执业环境的内涵、分类以及评价标准的研究,得出影响律师执业环境的因素和条件,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优化律师执业环境,确保律师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晓燕.律师执业环境的内涵、分类和评价标准[J]. 焦作大学学报, 2019, 033(001):9-13.
[2] 高亚男.论律师职业伦理与社会一般伦理的冲突与化解[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04):73-80.
[3] 张继豪.辩护律师的执业困境及出路探索[J]. 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6.
[4] 宋韬.《重庆律协模式有何不同》系列报道之二"严管厚爱":一个良好的律师执业环境如何营造?[J]. 民主与法制, 2019(8):13-16.
[5] 滕文飛.律师执业规范性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6).
作者简介:王书华(1976.04-),男,大专文凭,山东 济宁,法律工作者,研究方向:法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