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琳 孙克劣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建设乡村的决心。为保障乡村建设的有效性,政府部门应做好村庄规划工作。文章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分析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要性与不足,结合规划工作实践,总结实用性村庄规划要点,改进不足。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规划;基础设施
前言: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施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投入的精力更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支持。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村庄规划工作的展开中也发挥出了指导性作用,相应规划策略值得重点探究。
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现状
(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重要性
对于实用性乡村规划来说,其对于“实”字更为强调,即重点保证规划内容与农村现实情况、农村实际需求、农村现存问题等相匹配。同时,还要保证村庄规划的可操作性,即“用”,能够达到村庄规划的最终目标,满足农民个人需求。
在实用性村庄规划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农村建筑与住房的建设规划。结合农村地区的现实条件、地域特色等,确定建筑层数与高度、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屋顶形式等等。在必要条件下,还可以在规划中纳入建筑用地范围、地块位置、安全规划等要求。第二,有关村庄整治的规划。在村庄规划中设定有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村庄文明风貌整治措施等要求。第三,有关特色村庄建设的规划。针对传统村庄与旅游村庄的不同定位,确定发展规划。第四,农民自主确定的内容规划。该部分内容由农民自主编制[1]。
总体来看,实用性村庄规划在推动农村更好发展方面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发展的指导性内容。依托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落实,能够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并对村庄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还可以为村庄环境治理工作、农房建设的展开提供支持与理论依据,体现出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延续农村地区原有的特色,并突显出村庄的独特性,将其转变为村庄的特有竞争力,推动农村地区更好发展,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二)实用性村庄规划的不足
第一,基礎设施建设滞后。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建设,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旧相对滞后。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交通不便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依旧有大量的农村地区存在着公路覆盖率较低、交通工具种类与总数少的问题,且医疗服务、水电服务、网络服务的水平偏低,提升了村庄规划及其实施的难度。
第二,规划与村庄实际脱节。具体有:规划力度较低,所规划的内容与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存在着相对明显的差异性,村庄规划整体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极低;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并未与村民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未切实考量村民的个人利益,导致村庄规划的实效性与村民认可程度降低,且在规划内容的设定方面也存在着较高的片面性,不利于后续村庄规划执行工作的展开;未将农村当地的特色、特点融入规划内,多数村庄规划内容千篇一律、同质性较高,不利于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缺乏专业规划人才。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对村庄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是专业规划人才的配置依旧存在明显缺陷。除了人数不够充足、人才专业水平偏低、技术方面的支持不足之外,相应激励机制的设定尚未成熟,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偏低。实践中,存在着专业人才优待与优惠政策未全面贯彻落实的问题,且大多基层政府部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村庄规划管理机构,相应工作普遍由村镇管理服务中心完成,工作效率效果并未达到理想水平。
第四,规划执行效果较差。诚然,部分村庄已经完成了规划编制,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土地政策的限制,导致规划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村庄规划流于形式的问题较为普遍。同时,在村庄规划执行时,编制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房屋户型、层高、建筑面积等参数与村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此时,村民对相关规划的接受程度与认可程度大幅下降,提升了规划执行的难度,造成规划执行效率效果难以达到理性水平。
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建议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不足,政府部门应提高重视,本文结合村庄规划实践,总结成功经验,提出实用性村庄规划建议,为工作人员提供实践参考,提升实用性村庄规划建设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会对村庄规划编制与执行产生影响。为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具备实用性,切实落实村庄规划,推动村庄进一步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政府部门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某地区为例,为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庄规划方面的基础作用,政府部门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为保障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有序进行,政府部门应遵循集聚规模、使用便捷的原则,结合村民需求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以某地区为例,政府部门采用“1+6”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模式,围绕村庄的村委会,配置便民服务中心、联合调解中心、夜校与村卫生室,满足村民的政治、社会生活、教育与医疗需求。同时,考虑到村民的购物与休闲需求,政府部门在村庄设置农家购物店、农贸市场、文化活动室、村民活动广场,并在村民活动广场配置全民健身设施,供村民在茶余饭后聚集、休闲、娱乐。
第二,改善人居环境。政府部门可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村庄空间尺度的合理性,优化村庄生态环境,为村庄规划提供条件。例如,在某地区,政府部门结合村庄产业发展布局特点及村民需求,对村庄进行改造,具体改造措施如下:修建老旧乡村道路,在道路两侧栽种行道树,提高村庄绿化水平;改建功能缺失、与村庄风格不一致的建筑;配置公共卫生间、垃圾桶与停车位,使村庄建设贴合当前村民的生活习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二)结合村庄村民实际进行规划
为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与可行性,规划人员需结合村庄发展实际与村民需求,进行针对性规划,推动乡村的进一步发展[2]。细化来说,针对性规划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规划贴合村庄发展水平。在开展规划前,规划人员应开展村庄调研工作,收集历年村庄相关规划数据,如土地变动数据、建筑数据、财务数据等,了解村庄发展状况,制定针对性村庄规划。同时,为使规贴合村庄发展水平,市级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指导,提高规划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例如,沈阳市颁布了《沈阳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明确指出,村庄规划应全面整合村庄资源要素,以生态保护、优化设计为原则,延续村庄传统的布局,避免村庄规划城市化。
第二,规划满足村民需求。在开展规划前,规划人员应开展宣传工作,在村部举办村民意见收集活动,为村民介绍村庄规划工作内容及重要意义,组织村民选拔代表,直接参与村庄规划工作,引导村民参与决策,使规划满足村民需求,提高村庄规划的村民认可度,使村庄规划具备实用性。
第三,规划体现地域特色。规划人员在开展的调研工作时,不仅要了解村庄发展状况,还需了解村庄历史发展状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与约定规约,总结村庄的文化特色,将其体现在村庄规划中,加大村庄间的差异,避免村庄出现同质化现象,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蒙古某地区,政府部门结合蒙古特色与村庄地理条件,规划民俗度假区、农牧体验区、古城遗址旅游区及田园景观区,围绕蒙古文化,整合山水田园等生态要素,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细分村庄区域功能,打造旅游型村庄,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三)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队伍建设
规划人员是实用性村庄规划的主体,其专业素养与技能,直接关系到村庄规划的质量。就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队伍建设,设置村庄规划管理机构,优化岗位配置,为实用性村庄规划作用发挥提供人才保障。结合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政府部门可从招聘与培训两方面入手,配置一支优秀的规划队伍。
在规划人员招聘方面,政府部门应结合村庄规划工作要点与岗位分配,明确规划人员的职责、能力要求与素养要求,在招聘信息中准确描述,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有效对接[3]。同时,政府部门需在招聘信息中指明岗位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例如,在某乡镇的“城乡规划管理岗位”招聘时,公布如下招聘信息:(1)专业要求,要求应聘人员为建筑学、城市(镇)规划或工民建等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乡村规划经验的优先考虑;(2)年龄要求,低于35周岁,身体健康;(3)岗位职责,xx县规划局的规划管理与监督工作,包括聚居点、土坯房、场镇改造等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4)薪酬待遇,月薪5000元,年度奖金10000万,提供五险一金与差旅费用。上述招聘信息一经发布,吸引众多人才。
在规划人员培训方面,政府部门可邀请行业专家举办培训讲座,围绕实用性村庄规划案例,讲解村庄规划相关政策法规、规划方法要点与注意事项。例如,在某规划培训中,专家的培训重点在于城乡关系分析、村庄特点、实用性村庄规划方向,为村庄规划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四)协调村庄规划的相关主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除村庄规划本身的不足外,村民等相关主体也会对村庄规划的执行效果产生影响。政府部门在实施村庄规划前,应协调相关主体,确保其积极配合村庄规划工作[4]。
例如,在河南省某乡镇,乡镇党委政府、县政府作为村庄规划主导,组织城乡建设局、规划设计单位、各村村委会及村民代表,构建村庄规划小组,负责村庄规划的设计、编制与执行等工作,提高相关主体在村庄规划建设方面的参与度,保障村庄规划的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该乡镇制定规划专家与设计院联村制度,为村委会干部与村民了解村庄规划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村民正确认识村庄规划,并积极配合规划相关工作,提高村庄规划的执行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面临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内容与村庄实际脱节、缺乏专业规划人才、规划执行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应结合村庄村民实际进行规划,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协调规划相关主体,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可行性及执行力,切实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俊峙.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
[2]张欣梅.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思考[J].低碳世界,2020,10(05):89-90.
[3]张涛,杨颖,张新丽.如何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以焦作为例[J].资源导刊,2020(02):23.
[4]杨倩.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1):106-107.
作者简介:姜琳琳(1981.10-)女,民族:汉族,籍贯:辽宁省丹东市,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孙克劣(1970.04-)男,民族:汉族,籍贯:辽宁省宽甸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