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融合之路

2020-12-15 10:52纪靖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

纪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沉淀和结晶,是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文着重从渗透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入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互融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融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治”浮躁之风的良药。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和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浮躁”几乎成为了一个时期社会群体性的标签。尤其在数字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于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静下心来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带疗愈浮躁、静化身心的巨大魔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帮助浮躁忙碌的现代人进行心灵的净化洗涤。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人文主义精神传承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依然不减。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从爱国精神、人文主义精神,还是道德修身以及和谐发展方面,都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通过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民族品质、价值取向等多元素文化的浸润,可极大地促进员工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等的培养,让“仁爱”“正义”“担当”“自强不息”等道德元素渗透到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三)传统文化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有力抓手。文化作为社会形态的集合,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方法,对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启迪。传统文化注重内观内省的重要性,强调一个人只有经常对照道德标准,勇于剖析自己,弥补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清除行动作为上的弊病,才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可以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水平,可以有效提升其对外来文化的过滤意识和分辨能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和疏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上,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植入和渗透,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塑造企业文化体系。

二是在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上,更注重使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行为上的约束和规范,欠缺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员工思想道德、理念、行为的培养和养成,实现从文化自发向文化自觉转变。

三是在员工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上,没有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共同谋划,探索一条个人、企业与社会互惠共赢之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企业中的创造性转化。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含着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挖掘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把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在融合的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

(一)完善企业文化体系,让员工“学有目标”。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在企业文化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挖掘和阐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打通、联通、畅通,塑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要从“源头”上抓好传统文化的融入,站在时代高度,将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干部职工的思、行之中,形成推动企业成长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要创新开展“企业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巡回宣讲”等系列文化活动,组建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编写《企业文化故事集》,推动文化建设从“自发”探索到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为迈向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积淀。

(二)紧贴工作生活实际,让员工“学有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的每一个中国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领略到了中国在战“疫”大考所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力量。要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引导干部职工从抗击疫情中领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等中华传统文化“人民至上”的思想,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要注重传承发扬红色基因,让员工从红色文化中厚植爱国情怀、汲取精神力量。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融入到员工的血液中,成为全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丰富传承载体手段,让员工“学有内容”。要处理好传承和创造的关系,把传统文化课堂、舞台搬到企业,采取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授课、开办“国学论坛”、实地参观学习、开展传统文化辩论赛和举办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接地气”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企业、进机关、进基层,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新鲜活起来。要创新“互联网+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内部网站、QQ群、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转载《道德经》《论语》《庄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心法”,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智慧滋养,陶冶人格情操。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员工交流、讨论活动,通过原创发布、转发点评、跟帖引导、话题讨论等形式,使员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形成网上、网下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精神的合力,让传统文化在网络阵地上发光。

(四)注重日常活动践行,让员工“学有兴趣”。要定期开展“经典引路”活动,引导员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鞭策自己、完善自己。要注重发挥传统节日對思想道德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积极挖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组织员工参加蕴含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传统工艺、民间习俗集体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区“双报道”、与青年员工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督促员工积极记录、收集、整理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声像资料,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洞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谐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人文精神,增强员工的历史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自豪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闪耀。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我们应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加强新时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文化自信引领员工高质量成长,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薛庆超 薛静.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2] 黄延敏.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09)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