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任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在医院各骨科中,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总骨折人数的17%,而A2型骨折是最为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类型,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法复位外固定。目前,我国临床在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采取的固定方式主要有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了两种固定方式在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获得不错的疗效,但二者之间疗效最佳的研究却相对较少[1]。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下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影像学资料,探讨两种固定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开展本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9.32±3.02)岁。实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9.31±3.01)岁。所有患者均有过外伤史。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为受伤后,患肢明显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发生障碍,存在移位畸形。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手法复位有关操作规范实施治疗,均由同一组医师开展治疗操作。
实验组:手法复位之后,给予患者小夹板外固定术,先依据患者的肢体选取合适夹板,采取4夹板固定法,根据患者的骨折移位方向使用压垫,共使用3条1厘米宽的绷带条进行绑扎固定。注意要保持绷带能够在夹板上可移动1cm松紧度为宜。复位后采取X线片复查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发放相关健康宣传手册给患者,指导患者正确调整生活方式,在术后3天之内检查患者患肢远端的血运及感觉情况,分别在复位固定的1周、3周、1个月、3个月、半年以及1年进行X线片复查,且每次复查都根据患肢肿胀情况来调节绷带的松紧程度。复位固定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開展功能锻炼。
对照组:手法复位之后,给予患者石膏外固定术,先在选择覆盖石膏的位置上铺上两层棉纸,后制作石膏托,等石膏凝固后,进行相应的固定悬吊。在术后3天之内检查患者患肢远端的血运及感觉情况,分别在复位固定的1周、3周、1个月、3个月、半年以及1年进行X线片复查。如果在1至2周之内患者的石膏出现松动可进行更换,在第6至8周后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将石膏拆除,同时开展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
自制改良green评定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越好;采取生活质量自我评价量表(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低,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取SPSS.22.0这一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随访观察发现,在3个月内,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之后时间,两组的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常会伴有骨质疏松症,因此骨折时常常会存在骨质粉碎或者压缩情况,从而导致骨骼缺乏支撑,稳定性极差,在骨折后期也极易出现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出现慢性疼痛,严重还会对肢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夹板、石膏外固定被以为是桡骨远端骨折的标准治疗方式。相关研究显示,对桡骨远端骨折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直接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疗效并无显著差异性,但实践中,该治疗观念还是有着极大的争议[2]。张勇[3]等人研究显示,对老年A2型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法整复之后,能获得较好的复位效果,之后分别采取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均取得不错疗效,且小夹板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石膏组(P<0.05)。而本研究也显示了,小夹板固定的实验组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在3个月前的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与采取石膏固定的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了采取小夹板固定术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早期能够使得患者的关节功能更快恢复,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任振山,付爱丽.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J].系统医学,2018,3(8):88-90.
杨兵,王振继.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预后的前瞻性对比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9):1083-1086.
张勇,李蓉,王侃.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对比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