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龙满
摘要 本文分析了2020年严峻的市场行情对蚕桑生产的影响,提出提高蚕茧产量、提高蚕茧质量、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鼓励蚕农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等措施,以期为稳定霍山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桑产业;发展措施;2020年新形势;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2-018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属北亚带温湿季风区。全年日照2 084.3 h,平均气温14.2~16.1 ℃,常年降水量1 100~1 600 mm,全年无霜期平均220 d,最多270 d,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田水电乡”之称。栽桑养蚕在霍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霍山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2020年因企业复工复产推迟、物流交通受限、出口贸易受阻,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国际国内经济潜在风险和矛盾不断增多,茧丝绸行情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严峻性。目前杭嘉湖地区解舒率在60%左右的鲜茧收购价约34元/kg,浙江淳安县市场收购价为28~36元/kg,相邻的金寨县收购价为 28~38元/kg。鲜茧价格普遍较2019年同期下降3~5 元/kg,严重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对蚕桑生产的冲击极大[1]。为了稳定霍山县蚕桑生产、巩固现有蚕桑生产规模、确保支柱产业的稳固地位,作为茧丝绸行业第一车间的蚕桑生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充分调动广大蚕农科学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栽桑养蚕技术水平,鼓励蚕农多养蚕、养好蚕,并在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争取缫丝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蚕农的根本利益,稳定蚕农收入,这也是广大蚕桑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2]。现针对稳定霍山县蚕桑产业、稳定蚕农收入、规避茧丝绸行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展开探讨,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 提高蚕茧产量
1.1 提高桑叶产量
一方面,引进叶片肥大、耐旱耐寒、产叶量高的桑树新品种(如农桑系列、强桑1号等),对老桑园进行低改,通过低产改造提高桑葉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加强桑园管理、合理施肥、科学治虫、春季推广摘心、3龄蚕采三眼叶喂养等措施增加桑叶产量。通过提高桑叶产量,促进饲养量的增加,从而提高蚕茧产量。
1.2 推广抗性强的家蚕新品种
选择饲养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华康2号、华康3号等家蚕新品种,可大幅降低蚕儿的得病率和饲养风险,减少蚕病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蚕茧产量。
1.3 合理安排养蚕量
力争养满养足,防止饲养量过小造成桑叶浪费。做到春蚕足量养、夏蚕适当养、秋蚕分批养,以叶订种,做好叶种平衡,提高蚕茧产量。
1.4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养蚕前、养蚕中、养蚕后的消毒防病工作,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争取稳产高产。养蚕前要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在养蚕过程中要经常使用粉剂蚕药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同时在晴天常用水剂喷洒在桑叶上添食,以提高蚕的抗病性;养蚕后要及时清理蚕沙并对蚕室全面消毒;簇具如果是草龙要及时烧毁,如果是塑料折簇应及时消毒收藏保存,确保蚕茧丰收。
2 提高蚕茧质量
2.1 选择丝质优良的家蚕品种
多饲养茧质优良的青松×皓月品种,该品种具有抗逆性较强、孵化齐一、食桑旺盛、行动活泼、好养等特点,而且茧形大且匀,茧色洁白,茧层率、出丝率都较高,特别是该品种解舒率在同等饲养环境下普遍高于其他蚕品种,深受蚕农特别是丝厂的喜爱,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春用蚕品种,春季饲养可大幅提高蚕茧质量。
2.2 狠抓上簇关,搞好簇中管理
首先,蚕儿在上簇前要勤观察,正确掌握上簇适期。上簇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现在一般采用省力化养蚕,蚕儿发育都比较整齐,在蚕儿老熟5%左右时就可添食蜕皮激素叶使其老熟齐一,让其自动上簇,且不影响产量,方便采茧。其次,营造蚕儿营茧要求的合适环境。上簇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充足的簇具,保证簇具清洁卫生干燥,确保簇室通风透气,排除异味、湿气,保持温度在24~25 ℃、湿度在60%~70%,努力做到簇室、簇具、环境三干燥。蚕儿营茧成形后一定要保持簇室空气流通,杜绝关门,保持上簇室光线均匀,勤捉游山蚕放在其他簇具上另行上簇,更要在蚕儿上簇3 d后将簇具搁挂,防止蚕茧霉变发黄,降低解舒率,影响蚕茧质量。
2.3 化蛹后采茧,不采毛脚茧
一定要适时采茧。春蚕应掌握在上簇后6~7 d采茧,夏秋蚕掌握在上簇后5~6 d采茧。做到先上簇先采,要轻采轻放,上茧与下茧、薄皮茧、黄斑茧分别放置,均匀地薄摊在蚕匾内,防止茧堆积过厚发热,从而影响茧质。
2.4 就近分类售茧,杜绝出售统货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