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全 王莉 郎华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2
前言
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称为肺结核,该疾病大多通过飞沫传播,极易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且该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展为重症,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应加强对疑似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以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临床常使用化学药物治疗该疾病患者,但是由于结核杆菌较为顽固,所以难以彻底根除痰液中的细菌,导致该疾病患者久治不愈,甚至还会出现进一步发展[2]。本文将经X线平片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结核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对其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后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8.43±2.11岁,平均病程为3.32±1.27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8.59±2.37岁,平均病程为3.29±1.52年。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利福平胶囊(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46)对对照组进行治疗,每次0.3g,每日2次。采用利福平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91)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利福平胶囊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左氧氟沙星片则每次0.5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若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病灶面积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了1/2及以上,则为明显吸收;若患者的病灶面积较治疗前相比减少幅度在1/2以内,则为部分吸收;若患者的病灶面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甚至面积扩大,则为未吸收[3]。吸收率=明显吸收率+部分吸收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 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學特点
经经X线平片检查发现重症肺炎患者为继发性肺结核,在上叶尖后端、下叶背段产生渗出性病变;存在边缘迷糊的致密影,呈小片状;还有部分患者的渗出性病变同时出现在两肺锁骨上、下区。
2.2 病灶吸收率
经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病灶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重症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经影像学检查后极易确诊,对临床治疗工作的及时开展非常有利。利福平是一种半合成的抗菌素,其对细胞内外的结合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是临床上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4]。但是单独使用利福平无法达到理想的吸收病灶效果,因此临床研究者提出将其与抗结核药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具有抗菌性强的特点,在结核杆菌进行DNA复制时,该药物可在起始阶段发挥作用使复制过程变得松弛,并于复制末期加快新和成链与DNA母链的缠绕速度,从而打乱结核分枝杆菌的合成过程,令其无法进行复制,最终达到抗菌目的[5]。将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于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可以将两种药物的有点进行结合,发挥协同效果,避免单一用药而出现的耐药性,加上两者的作用机制相似,对于灭杀结合杆效果明显,从而有利于病灶吸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重症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病灶面积减少。
参考文献
张楠枫,朱秀华,刘华,龚全友.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7):1264-1266.
欧雄章.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7):110-112.
熊欲晓.利福喷丁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1):158-159.
李倪.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4):32-33.
李伟健,余肖兰,龙金环,等.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