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雯 郭晓蓓
摘 要:儿童课后服务属于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为解决家长工作时间与孩子上学时间错位的问题而衍生的一种教育服务。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非常适合介入儿童课后服务工作。本文将阐述小组工作优化儿童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小组工作介入儿童课后服务工作的模式与小组类型选择,以及小组工作优化儿童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过程,以期优化儿童课后服务,助力社会工作专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小组工作;儿童课后服务;社会支持;助人自助
一、引言
儿童课后服务属于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为解决家长工作时间与孩子上学时间错位的问题而衍生的一种教育服务。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基本目的是通过界定人们的基本需要,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非常适合用以优化儿童课后服务工作,社会工作者可在小组工作理论指导下合理界定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选用合适的小组工作模式,运用相关技巧在服务对象中开设小组活动,从而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促成服务对象的健康成长。
二、小组工作优化儿童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理论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进行人际交往的愿望和需要,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又有所不同。根据每个人对别人的基本反应倾向、需求方式的不同,舒茨把人际关系的需要分为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包容性需要是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也就是说个体想要获得群体归属感。有课后服务困境的儿童,在放学后与整个班级群体短暂分离,可能时常在脱离群体后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感由家庭的成员职责缺位,学校放学时间无法有效与家長下班时间相衔接等因素所致,长期这样,儿童会抵触参加群体活动。工作者的介入就是运用主动倾听、同理心等技巧把握服务对象情况,对组员进行筛选,将有相似境遇的儿童组建小组,以小组方式推动组员的沟通与交流,化服务对象的被动为主动,这有助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沟通能力。支配性需要是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其中有的儿童较为主动,有的则较为被动。社工可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对于小组成员的沟通方式与相处模式进行观察。由于小组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次级小组,对于主动者,社工可运用情境领导理论适当放权,选择小组长并在小组运行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实现其控制的需要;对于被动者,社工可在与其互动交流中了解深层次原因,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多加鼓励与引导。情感性需要是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有课后服务困境的群体,大都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有一定的情感缺失。由此,社工开设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小组活动在小组成员中获得爱与被爱的需要。同时,社工可发挥自身链接资源的优势,使服务对象的内外部支持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比如,使儿童的家庭支持系统得到有效发挥,就能满足成员对亲密亲子关系的需求。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观察学习理论、强化理论、交互决定论等。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原有行为反应,比较注重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也给工作者在小组中设置榜样以启示;主要通过实际参与小组活动,通过他人对自身经历、经验的分享与反馈,小组其他人的优点等进行行为习得。交互决定论主张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环境条件,而这些条件又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就儿童课后服务工作小组而言,工作者可以通过界定困境儿童的需要,为服务对象设计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据组员表现与需要的反馈适时调整,以更好地满足组员的需要;儿童组员通过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弥补其单一支持系统的不足,满足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满足其对丰富多彩课余生活等多种需求。关于强化的分类,由于小组成员仍处在儿童期(6—12岁),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口头表扬和实物强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在活动中有进步的儿童进行鼓励。在小组运行过程中,由于儿童调皮的个性特征,儿童的故意捣乱不配合难免会影响小组的进程,对此,工作者要在安抚其情绪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与批评,帮助其形成规则意识。
领导理论主要采用梅奥的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学派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对小组进行领导和控制。梅奥通过进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态度实验,发现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情境领导理论认为,影响领导风格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小组成员的成熟度。由于该小组模式主要为互惠模式,伴随着小组进程的推进,小组成员的成熟度提升,小组成员对小组目标达成共识,小组内部形成非正式群体,就可以在非正式群体中委任次小组组长,带领困境儿童共同为满足他们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者只是在小组发生较大矛盾,次小组的形成阻碍小组目标,以及小组结束时介入,以为儿童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三、小组工作介入儿童课后服务工作的模式与小组类型选择
小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社会目标模式、发展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组织与环境模式、行为修正模式等。社会目标模式目标宏观,能够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但对工作者能力要求较高,较难实施。发展模式应用广泛,关注个人社会功能及其提高,只要社会功能有所提升就被算作发展,但由于其发展程度难测量,在实际操作中不利于小组的成效评估。本次活动主题不涉及对儿童的治疗与行为修正,相对来说实施难度较大,而互惠模式和组织与环境模式相对而言,就有较大的优势。
互惠模式是指将小组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到组员与组员之间,为满足其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具有互惠性。它一方面注重解决有儿童课后服务这一共同问题的群体性问题,另一方面借助儿童间同龄群体的沟通优势,小组成员的平等性以及自身经历、经验的共享,互帮互助,践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主旨。个人在群体互动中满足自身多种需要,借鉴他人经验反思自身,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个人发展推动群体发展最终达到小组目标。组织与环境模式以互惠模式为基础,既关注儿童在小组中的态度、情感和认知(课后服务问题小组活动前后的转变),注重通过增强服务对象支持系统,推动制度的革新,以改善其成长环境,满足其多样化的需要。上述两个模式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充分尊重儿童,在小组互动中实现儿童人际交往功能的提升,满足多种需要,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