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品质课堂,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2020-12-15 10:49吴星涛
文理导航 2020年35期
关键词:品质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吴星涛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构筑高品质的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到体验、共鸣、探究、应用中,提升教学效果。设计游戏、讲述故事、探究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都能让学生积极展开学习实践,体会学习乐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品质课堂;教学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少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关系不大,而且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所以他们缺乏参与热情。因此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身心特点,能激发他们参与热情的教学方法,这样能构筑高品质的课堂,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设计游戏,升华学习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很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充满哲理性,让学生感到较难把握。此时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体验,鼓励其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则能促使他们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学习的信心。

在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尝试将有趣的游戏和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游戏,通过游戏复习知识点,完善知识建构。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并将各种自然灾害的名字写在卡片上,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然后将各种正确或错误的应对方法都写在其他的卡片上,如“快速来到开阔地带、躲在树下”等。在展开游戏的过程中,一方手持“灾难牌”,另一方则手持“应对牌”。当一方拿出“地震”等牌后,另一方要思考怎样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并将这张牌拿出来,如果对方认可,则应对方胜利,如果不认可,则出题者要找出自己认为的正确答案。如果双方就某些问题产生分歧的话,还可以展开互动讨论。如在应对地震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快速来到空旷的地方,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应该呆在原地,等待救援。鼓励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观点,学生发现要根据当时的地理状况灵活选择。这样,他们就通过游戏更深刻地理解了该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

在设计游戏的时候首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其次要设置有趣的游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最后还要回到课本中,促使学生阐述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学生提升了情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讲述故事,激发共情共鸣

讲述故事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回顾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表达对各种社会时事的感想。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激发共情,产生共鸣,从而提高他们的体验能力。这样能促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枯燥的問题,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

在学习“当冲突发生”时,鼓励学生讲述故事,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冲突说出来,和大家进行讨论,是一种能引发共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彼此矛盾的好方法。首先鼓励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如何处理矛盾呢?在近期,你是否有过和好友闹矛盾的经历呢?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一下吧。”如有学生便提出:“我和我的同桌一直都很好,但是最近他问我借钱,我觉得钱太多,不想借给他,他就说我小气,还说要和我断交。”鼓励学生用代入法,尝试换位思考,分别思考一下对方的感受。被借钱的一方认识到对方可能真的遇到了问题,需要自己帮忙,但是自己却回绝了对方,一定会让对方感到伤心。借钱的一方也认识到不能将对方的帮助当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讲述了故事后,学生彼此之间的矛盾也顺势得到了解决。最后鼓励学生进行总结,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冲突,当冲突出现的时候要如何应对才更为合理,能展现出自己的情商。这样的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共鸣,探究效果也更好。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入手,寻找相关的故事,讲述给同伴听,并尝试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融入到故事讲述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能促使学生在共鸣中自省,最后实现情感升华,有助于构筑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

三、探究案例,发展思辨能力

不少学生认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大,有一定的隔膜。针对这个问题,要引导他们积极上网搜索相关的案例,展开主题探究,围绕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鼓励学生在学习“合理消费”时上网搜索一下,看看是否有不合理消费的具体例子,然后为主人公出谋划策,帮助他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如有学生阅读了《你家孩子在网络上不良消费的钱,追回来了吗?》一文,发现其中的主人公还是未成年,用父母的手机上网,将大量的钱财打赏给主播,当父母发现的时候他已经用了十几万元,父母想要回这些钱,但是却困难重重。学生尝试从个人、家庭、社会这几个角度入手,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学生认为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督,让孩子明白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孩子也应该端正自己的认识,认识到父母赚钱不易,避免挥霍无度的情况。其次,学生还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家长应该做好表率作用,这样孩子才能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最后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杜绝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探究体现了学生有层次的深度思考。

在案例探究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和课文主题有关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学生的讨论陷入僵局,又或者出现偏题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当他们的思辨出现问题时,就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学习的障碍,取得进步。

四、实践活动,深化应用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行为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将学生带出课堂,促使他们走入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回顾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并思考如何将它们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了提升,他们尝试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思考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也能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学习“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时候,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首先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中国有哪些精彩的民间艺术,然后尝试以其中的某一种为例子,展开深入了解,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并发展民间艺术。如有学生以剪纸为例子,展开自主探究,发现中国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技艺都失传了,很多孩子都不想参加相关的活动。该学生尝试亲自参与了剪纸活动,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触总结了如何继承并发展民间艺术。该学生认为:“很多民间艺术太难,这使得很多人望而生畏,相关专家应该按照剪纸的难易程度摄制一系列的视频,这样就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剪纸活动中。”该学生还就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入手展开深入探究,认为不只是要让国人了解传统文化,还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这样才能真正流行起来。学生最后提交了自己的实践报告,将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和提出的意见整合在了一起。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提升了应用意识,认为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展开文化建设。

在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要积极进行监督。首先要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方案,搞清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思考怎样才能高效的完成实践任务。其次,在学生完成实践后还要组织他们积极展开互动交流,说说有什么收获,尝试展开反思。

体验、共情、思辨和行动,这些元素都有助于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建设。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能给他们创设有利的学习条件,他们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核心素养,发展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辉.体验 共情 行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0(9):42-43

[2]李秀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师道:教研,2020(2):190-19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猜你喜欢
品质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打造
六年级语文写作品质课堂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