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州文化多彩斑斓,歌谣是其中一朵奇葩。有的歌谣承载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内蕴,显现了这座城市的政治、军事、地理等属性,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同时也反映了百姓对一些历史事象的理性评价。
【关键词】武昌;歌词;流传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2-0250-03
【本文著录格式】张靖鸣.鄂州历史歌谣人文背景略析[J].北方音乐,2020,11(22):250-252.
歌谣源于民间,是百姓的口头创作,表现出大众情感与审美,并能彰显独特的地域内蕴。在鄂州起伏跌宕的岁月长河中,产生过不少歌谣,它是承载历史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从中可以了解當时的政治意识、社会观念、生活环境等状况,也是鄂州某一时期历史现象的投射。
一、鄂君歌
“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鄂州歌谣源远流长,很多学者论证《鄂君歌》就是鄂州一带最早的民歌。
这首流传千年的《鄂君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歌词清雅隽永,意蕴深长。笔者从中窥测如下:其一,初次见面能让土著越女顿生爱恋之情,可见鄂君子皙绝不是年迈者,而是一位英俊王子;其二,鄂君子皙不是一个昏庸地方官,而是贤声著于一方,深受时人尊崇;其三,这位越女大胆地向鄂君表白爱情,可见当时社会开放性;其四,越女面对自己居地封君能够倾吐爱恋之情,表露出土著越人率真而质朴的情感;其五,这首歌是楚人与越人和睦相处的铁证,如果当时熊渠占领扬越用武力镇压百姓,当地土著对楚人必然产生仇视心理,如此情势下怎能出现这样的爱情佳话?
笔者认为,《鄂君歌》在文辞上表现出几近完美,是因为后期文人加工而成。这首民歌是民间的“风”,即出自越女之口的原话应当是比较直白的,当时旁人向鄂君子皙翻译,不可能将原话翻译得如此委婉雅致。因此,笔者怀疑是后来的辑录者在这首翻译作品基础上进行艺术修饰的。
民歌是社会生活的映射,从两千多年前楚越人“拥节而歌”的情况可知社会时态。民歌在当时已成为习尚,而《鄂君歌》则是众多民歌中的个案,佐证了鄂地域音乐与文学水准,并有着显著的文学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二、樊湖歌谣
“樊湖九十九,天缺个口,沉了高唐县,喷起荷叶洲。”这首《喷起荷叶洲》妇孺皆知,相传很久以前,樊湖这个地方系高唐县所在地,因为发生一次地震,高唐县下沉为湖泊,人们称之樊湖、鄂渚,后称梁子湖。“樊湖九十九”是指樊湖有九十九个湖叉,形容水域辽阔;湖中有一岛屿像荷叶,故称荷叶洲,本土称为梁子岛。
鄂州在帝尧时为樊国,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有“帝尧时有樊仲文,今武昌有樊山”的记载(鄂州古称武昌),[1]《武昌府志》中称武昌“地襟江沔、依阻湖山,廊亭据樊山之峻,逻洲扼三江之流,实为东楚之门户,昔人故称樊楚”,[2]由此可见,“樊”在鄂州史上的衍延史迹。“樊”史比夏朝的“鄂”史还要早,那么地名“樊湖”比“鄂渚”还早吗?“鄂渚”这一地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而“樊湖”一词则难觅,“樊湖”这一地名起源什么时候?
歌谣中“高唐县”是什么年代的建制?笔者查阅《湖北通志》《武昌府志》《武昌县志》等地方资料,均不见记载。百度网页显示:高唐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今属聊城市,与鄂州相距甚远,没有丝毫关联;[3]另一种记载为:“高唐台”为战国时期楚国台观名,在云梦泽中。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据《左传》《国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记载,先秦时期楚国有一名为“云梦”的楚王狩猎区。云梦地域相当广阔,在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南至长江江岸一带,而樊湖正位于这一带。[4]鉴此,笔者蠡测云梦泽中“高唐台”是不是位于鄂州樊湖这一带,“高唐县”与”高唐台”有否有关联?
“高唐”这个名称与当地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鄂州市沼山镇人自古至今称梁子湖为高唐湖。梁子湖南岸高桥镇有一个地方叫高塘村。笔者本村明代七世祖叫张高唐。不仅如此,本地陆续有人看到梁子湖中呈现高唐县街道楼台亭阁幻境,这个情况一直为本土人士乐道。
鄂州文坛耆宿熊克梓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详细记述:“1953年三四月间,我在梁子岛教小学,早八时许,刚步入教室,忽听校外人声嘈杂,竞相大呼:‘你看高唐县又出现了。我好奇地外视,只见晨光清照,湖中呈一大山,从龙王头(今白云村范围)向北伸延,至东边湖瓢口岸戛然而止。尽头处有小港通至金牛,接龙王头山段是一嶂小松林,北头有小杂林,草中略显微径。回视山中,山间一大古槐,气势参天。其形状类似古槐或樟株,树围约四手合抱,树下伸出层层高而窄的洁白屋垛,与苍叶白云,互相映衬,房身半掩于丛林中,惟无动物行迹。此景,与历次显彰众说相吻合,与地理环境相吻合,高唐县沉没前,那里是当时高唐县的铁铺街,筷子街,前面是红石桥,直通县城。”[5]
不论是传说与现实,“高唐县”在本地衍生诸多人文事象,已成为这个区域根深蒂固的文化标记。
三、吴晋歌谣
歌谣种类很多,童谣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以口头形式流传于世,语句简练,意义深刻。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鄂州)称帝,并于同年秋还都建业(南京)。孙权之后,由孙亮、孙休先后称帝。公元264年,孙皓执政。《武昌县志》志余记载:“皓时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陆凯上疏曰: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埆,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沉漂,陆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6]
孙皓在建业继位不足一年,有传闻说荆州有王气破扬州,会对建业不利,孙皓甚为担忧。公元265年9月,西陵都督步阐上书孙皓,请求迁都武昌(鄂州),孙皓欣然同意。武昌距离建业数千里之遥,下令扬州地区远道供给一切耗资,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这首童谣就是在这样的时势下产生的。
迁都是国家首要大事,而建业与武昌先后成为帝都与陪都,堪称举足轻重的两个城市,从诸多因素考量,这两个城市度均具备建都条件。当然,其中暗含着两个城市政治、文化、商贸、经济、地理等条件的较量,其实是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武昌地处长江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早在楚国时期成为重要都城,鄂君启将贸易范围发展到河南、湖南、广西一带;三国时期,武昌与东南亚等国商贸交往频繁。而武昌唯一不足就是农业经济滞后,陆凯所讲“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埆武昌 ”,并非虚言。“农事,土地脊確,人民淳厚,火耕水耨,以渔稻为业。县境所隶,水居其七、山二、土田一耳。”[7]武昌多水少田,粮食产量少,致使农业经济落后。如果说当时武昌的农业发达,物品富庶,经济条件超优越于建业,孙皓迁都武昌建都无需消耗下游百姓物质,或许不会遭来大臣与百姓的反对,孙皓可能不会再迁都回建业,历史将会重写,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这首童谣简明朴实,言简意赅,仅短短四句,流露出民众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尽管武昌鱼美食可烹食,百姓也不愿在那居住,即使在建业只有饮水充饥,也心甘情愿。人民眷恋建业,是对故土的深切守望。
晋代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 “庾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旒旐。”“庾公初上时,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溜苏。”庾亮初镇武昌,初至石头,百姓于岸上唱歌谣,意思是说他出军不利,必死然后回扬州。后来果然不久就死了,还尸扬州埋葬。这首民谣竟成谶言。这是民谣虽然是石头城(南京)百姓唱的,却与武昌(鄂州)又有密切关联。
庾亮(289-340),河南鄢陵人。晋代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咸和二年(327)十月,庾亮以帝舅身份下令历阳内史苏峻到中央任大司农,借以削夺其兵权,苏峻不从,联合豫州刺史祖约共同起兵。在平叛乱中,庾亮督战失误,导致苏峻偷袭石头城成功,殃及满城百姓。
334年,庾亮镇守武昌,王羲之、王胡之、孙盛、孟嘉等名士汇纳其麾下,武昌出现了庾楼“谑咏”的佳话。这时的庾亮以姿容和辩才闻名于世,他在武昌兴办教育,实绩不俗。咸康五年(339年),庾亮派遣毛宝、樊峻守邾城(湖北黄冈西北)。赵王石虎以夔安为大都督,率兵攻邾城。庾亮又判断失误,以致邾城淪陷,第二年(公元340年)正月初一,庾亮在懊悔中死去。
像这种人物类型的民谣较为少见,其间折射出复杂的政治与军事背景。一个重要军事指挥者失误会导致国家一场灾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引起人们警醒深思。这首民谣是对庾亮军能力的否定,也是一种委婉的诅咒。它是社会民意的反映,表现出老百姓对官方重大行动的关注,对国家与百姓自身命运耽虑。
四、清代民谣
王养愚,武昌县市绣衣坊(鄂州市城关)人,著作有《随意吟》。他写的《童氏子歌》载入《武昌县志》。
流贼横,人民死,楚氓童氏客西川,数日罹难。遗一子,归故乡,走万里,有妻。有妻家近寒溪水。母也天只,不凉人只。女也,一人婿也。二氏女儿悲,号告我父母,女儿命薄,不该著罗绔。此身虽微,未笄已字童氏子。百年愿托童氏子。官曰:“汝能如此,余成汝美”。厚奁以归之,为天地扶纲纪。吁嗟夫,女儿命薄犹未已,女归依旧家如洗,甑有尘兮釜无米,新妇人家役作婢。郎君吹箫齐安市,哀哀行乞馆门前,空山日暮酸风起。 (案:此嘉庆初事,惜其姓名不传,姑附于此。候补传焉。)[8]
开端“流贼横,人民死”这一句揭示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凸显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西川”指四川一带。乾隆后期中国人口激增,而很多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老百姓填不饱肚子,人们不满和反抗情绪日增,终于爆发了川楚陕边境地区白莲教起义,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起义期间,流贼四起,许多百姓陷入绝境。“有妻家近寒溪水”,寒溪水鄂州西山的一条小溪,指童氏子的未婚妻住在西山寒溪旁边。“母也天只,不凉人只。”(出自《鄘风·柏舟》)未婚妻母亲因为童氏贫穷,坚决反对这门亲事,歌中描写了童氏未婚妻反抗母亲的阻挠,决心要嫁给童氏,当地官员被她的精神感动,捐赀让其出嫁,而婚后的日子依然异常艰难,作者对平民命运深切关注,一种悲悯情怀于无声处袒露。
《童氏子歌》以三字与七字为主,律动回环,起伏不平;词意层层深入,悲催的情境在殷殷倾诉中让人泪目,达至史诗般沉厚的艺术效果。
1852~1856年,太平天国部队三次攻克省城武昌,鄂州作为武昌城的外围城市,首先在攻克之列,太平军攻占鄂州后,曾流传不少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等,这首《反十送》用诗体语言记述太平天国战士不被土豪富户贿赂之事。
富家送了美娇娘,太平哥哥用枪挡。富家送了一段绸,太平哥哥皱眉头。富家送了一匹马,太平哥哥举手打。富家送了一旦米,太平哥哥用腿踢。富家送了大皮袄,太平哥哥火上烧。富家送了一担金,太平哥哥拴到河中心……
这首歌曾有十段,现在仅剩下六段,大致七言一句,浅显明了。记述太平军战士不被美色金钱物质所腐蚀,严于律己,体现出战士纯洁高尚的情操。
五、近现代革命歌曲
“北伐胜利红旗飘,贺龙领导打土豪,农民协会有威望,妇女识字上学堂。鄂城东门洪二乡,鞭炮齐响歌嘹亮,土陡山上开大会,人民当家喜气洋。”这是北伐时期在鄂城流传的一首歌谣,真挚朴实,记录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领导鄂城人民开展系列革命运动。
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 第二年年初,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贺龙奉命率部队抵武汉,师部设在汉口,第一团驻防鄂城。后来全师各团开抵鄂城,奉命整编。将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贺龙率领部队的到来给鄂城工农革命运动注入了鲜活力量。 贺龙发动农会组织系列活动。他对鄂城妇女工作也很关心,发挥妇女作用,开展放足、剪发、上学等活动。 “鄂城东门洪二乡”,是指现在鄂城区燕矶镇百洪、鸭畈、沙窝乡沙窝村一带。这段史实已过去九十余年,贺龙在鄂城的革命事迹至今传颂。[9]
民谣《 白雉山,连青天》:“白雉山,连青天,梁子湖,不见边, 有了中国共产党,山嫌低来湖嫌浅。” 这是一首新民歌,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在鄂州这块热血奔流的土地上,革命风云激荡,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这首歌谣就是当地百姓发自心灵深处的赞歌,以白雉山之高与梁子湖宽阔比作共产党的深厚恩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六、结语
鄂州歌谣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具有较高的文史意蕴,其中反映战争歌谣尤为突出,歌谣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之一。鄂州历史歌谣揭示了这座城市的政治、军事、地理等属性,同时也折射出人民群众对某些历史事象的理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武昌县志整理工作委员会.武昌县志[M].出版社2002-37.
[2]裴天锡.康熙湖广武昌府志[M]湖北府县志辑,1687-64页.
[3]熊克梓.梁湖幻影缘何事.[A] .鄂州市档案局(馆),鄂州是档案史志学会.鄂州档案存真[C] .2003-260.
[4] 武昌县志整理工作委员会.武昌县志[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106.
[5] 武昌县志整理工作委员会.武昌县志[M] .出版社2002-100.
[6]武昌县志整理工作委员会.武昌县志[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134 .
作者简介:张靖鸣(1968—),男,湖北鄂州人,鄂州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