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甜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5 17:38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7期
关键词:分蘖喷雾粉剂

李 娟

(山西省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站,山西 太原 030002)

鲜食甜糯玉米原产于中国,又被称为黏玉米、菜用玉米、果蔬玉米,具有籽粒饱满、气味清香、口感鲜甜丰富的特点,特别适合鲜食,受到消费者们的格外青睐。甜糯玉米的种植生长周期很短,采收后不易变质,储存期较长,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很高,是农民致富的捷径。

1 栽培技术

1.1 地块选择

要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较厚、清洁水源充足的地块。土壤要求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酸碱度维持在中性,没有废水的污染。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肥沃茬口。在播种前20 d进行翻土整地,使土壤疏松熟化,做到深耕、灭草、碎土、起垄,以增强土壤抗旱保墒、蓄水保肥能力。1 hm2施含有机质8%以上的无害化农肥30~40 t。

1.2 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甜糯玉米的品种繁多,大规模种植前可以先进行引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目前市面上的甜糯玉米品种包括白、黑、黄、红、紫、彩等,其中一般白色品种的口感最好,黑色品种的甜糯玉米抗病性比较强,黄色品种的次之,彩色品种的因为颜色独特,一般被用于食品加工,但是栽培比较困难。

1.3 种子处理

选出饱满、无损伤、无病虫、色泽鲜亮一致的种子,剔除秕瘦籽粒和杂质,在播种前10~15 d,于9时—16时的晴天进行晒种2~3 d,温度不超过30℃为宜。晒种可杀死种子表面上的病菌孢子,预防和减轻丝黑穗病,同时能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快、出苗齐。药剂拌种:玉米丝黑穗病较重的地块,用质量分数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20 g拌种 100 kg。

1.4 播种

适当早播,以提早收获上市,抢上市场空档,鲜穗销售价格更好。也可分期播种,分批上市,以防过期收获,品质下降,价位下跌影响经济收入。气温稳定在12℃以上、5 cm地温稳定8℃即可播种。早春气温较低,采用温棚育苗时应注意通风调温、调湿,保证正常发芽出苗。晚玉米可在7月上中旬播种,以抽雄扬花期不受“卡脖子旱”为原则。1 hm2播种量在35~40 kg。

1.5 播种方式

1.5.1 隔离种植

在选地种植时,要与其他类型玉米品种严格隔离,隔离方法采用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在种植区外围400 m范围内不得种植其他类型玉米品种,可利用公路、建筑物、田间道路、树木及其他农作物如蔬菜、薯类等进行隔离;时间隔离:主要采用错开播种期的方法来避免与其他普通玉米的花期相遇,2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播种期间隔时间20 d以上。如大面积成片种植糯玉米,可适当降低隔离标准,以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避免因相互串粉造成的特性丧失、品质下降。

1.5.2 播种

播种密度常规以行株距65 cm×28cm为宜。即每0.067hm2定植4 000株左右。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程度和品种本身特性来确定,株型紧凑早熟矮小的品种宜密,株型高大晚熟的品种宜稀,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宜密,瘠地水分不足宜稀。为提高群体鲜穗产量,每0.067 hm2可种到4 500株,矮秆或紧凑型品种每0.067 hm2可种到5 000株。每穴播种2~3粒。可进行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90 cm,窄行行距40 cm,株距25~30 cm。由于黏玉米籽粒不饱满,淀粉等养分含量少,发芽势较弱,幼芽顶土能力差,出苗率远远低于普通玉米。播前底墒要足,播种不宜太深,适当浅播,浅覆土,覆土2~4 cm即可。这是保证全苗的关键技术。

2 田间管理

2.1 及时补苗和定苗

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在出苗期要及时补种。幼苗2~3片叶时发现缺苗,可以进行移栽补苗。幼苗长至3~4片叶时要及时定苗,要求去弱留强,留一株健壮苗。

2.2 施肥

黏玉米对肥料要求高,种植时要施足底肥和口肥,重视追肥。以氮钾肥为主,磷肥为辅;以穗肥为主,粒肥为辅;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在植株的大喇叭口期,多施拔节孕穗肥,0.067 hm2施用尿素20 kg左右,待玉米植株开花散粉后再对弱株施少量的穗肥。施肥时需要保证在株旁10~15 cm尽量深施,施肥后,多多松土、培土、清沟,然后中耕除草,使得肥效能够直达植株根部,施肥需要同时配合浇水。

2.3 除草

用质量分数40%阿特拉津胶悬剂4 kg/hm2混50%乙草胺乳油1 kg,兑水400 kg,播后苗前土壤喷雾。

2.4 去蘖

早期糯玉米幼苗很容易长出一些分蘖,分蘖位的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分蘖位低的话,分蘖发生愈早,生长周期长,容易成穗;分蘖位高的话,分蘖发生越迟,生长周期短,很难成穗,变成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消耗植物养分,降低了甜糯玉米的产量。因此,早期去除分蘖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干旱地块,将物理除草和去除分蘖结合在一起,只保留最上部的果穗,其他的尽可能掰除,这样有利于植株将养分集中供应于果实。

2.5 授粉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可能会相互荫蔽,容易出现授粉不良导致的秃顶、脱粒的现象,可以选择在盛花期的9时—11时,选用拉绳法或摇株法实行人工授粉,一般频率为隔天1次,需3~4次完成授粉工作。

2.6 浇水

浇灌时注意出苗水、拔节水、抽雄水、灌浆水分别需要早灌、巧灌、好灌、饱灌。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指标(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也略有差别,播种期保持在75%左右,苗期保持在60%~75%,拔节期保持在65%~75%,抽穗期保持在75%~85%,灌浆期保持在67%~75%,均应低于下限应浇水。如果遇到涝期,应提前及时做好雨涝排涝的工作,前期玉米淹水时间不得超过12 h,生长后期淹水不应超过24 h。

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一般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虫害一般包括黏虫、蓟马、玉米蚜、玉米螟等地下害虫,病害一般包括大、小叶斑病、丝黑穗病、锈病、粗缩病等,采用多种手段混合防治病虫害不仅可以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还能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甜糯玉米的产量。

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实行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中耕除草,消灭病虫的繁殖地;适时摘除老叶病叶,减少菌源和降低田间湿度。

3.2 物理防治

玉米生育后期容易受蚜虫与螟虫的侵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不仅对环境的危害极小,而且持续时间长,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玉米螟和玉米蚜等害虫,可以使用灯光诱杀,选用高压汞灯或者频振灯,放置时呈品字形排列,从五月上旬开始在夜晚进行灯光诱杀,每隔4 d清除害虫尸体,直到玉米成熟期为止。这种做法不仅危害小,而且对人力要求比较低,技术要求也不高,不需要特别培训,杀虫效率却特别好。

3.3 生物防治

可以积极引入一些害虫的天敌,如青蛙、蟾蜍、本土鸟类等,不得使用高浓度或者对土壤危害特别大的农药,保护这些益虫益鸟来捕捉害虫。可以在田间的树木上安置一些人工巢穴,帮助鸟类在田间安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天敌的同时,应该注意当地的生态平衡,不能引入外来入侵物种,防止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3.4 化学防治

苗期黏虫:田间百株有黏虫15~20头时,用质量分数30%乙酰甲胺磷乳油180~240 g/0.067 hm2,或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6~20 g/0.067 hm2喷雾防治。玉米螟:田间受害株率达到10%~20%时,用质量分数3%辛硫磷颗粒剂300~400 g/0.067 hm2加细沙5 kg撒施于心叶内防治。锈病:发病初期用质量分数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间隔7 d,连喷2次大、小叶斑病:发病初期用质量分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45%代森铵水剂80~100 g喷雾,隔7~10 d喷1次。丝黑穗病:用质量分数2%戊唑醇湿拌种剂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别按种子量的2‰、5‰拌种预防。粗缩病: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包衣;在出苗前进行药剂防治,每0.067 h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喷雾防治,或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3 g/kg种子包衣防治,同时做好田边、沟边杂草喷药防治。玉米蚜、蓟马:田间单株蚜量100~200头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 g/0.067 hm2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每10~20 g/0.067 hm2喷雾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25%丁硫·福悬浮种衣剂或20%丁硫·福·戊唑悬浮种衣剂或16%福·辛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还可兼治丝黑穗病。杂草:播后芽前,每0.067 h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 mL或34%二甲戊灵150~300 g兑水喷洒地面防治。苗后茎叶处理,每0.067 hm2用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75 mL茎叶喷雾,或每0.067 hm2用20%百草枯水剂120~150 mL兑水30~50 kg在玉米苗高30 cm以上时定向喷雾防治,注意不要喷到玉米上。

4 收获

适时采收是保证鲜食甜糯玉米的产量、品质、口感和营养最佳的要点。一般来说,授粉后3~4周就可以采收上市。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可以分批采收。采收的重要标志是果穗略转黄或者花丝变黑。糯玉米最好是当天采收就加工或者上市来保持新鲜度,一般不得超过半天。

猜你喜欢
分蘖喷雾粉剂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睡眠喷雾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