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高粱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控

2020-12-15 16:07孔凡信徐婧刘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抗病品种感病辽西

孔凡信徐 婧刘 志

(1.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 朝阳 122000; 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161)

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地域广泛、历史悠久,主要被用作饲料、酿制酒和醋的原料以及其他的工业原料,综合利用价值较高。高粱籽粒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保健功能的酚类物质,如花青素、酚酸、黄酮类物质成分[1~3],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抑菌等功效[4~5],其与人的消化、营养,健康有着重要联系。高粱炭疽菌(Colletotrichumsublineolum)是世界上重要的高粱病害,在温暖潮湿环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害更为严重[6~8],感病品种因病可减产高达69%[9]。多年来,高粱炭疽病一直是我国高粱上的次要病害,未见严重为害的报道[10]。近年来,高粱炭疽病在辽西地区高粱上有不同程度发生,个别地块感病品种几乎绝收。由于高粱炭疽病是新流行病害,有关该病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控措施资料缺乏,而且病害症状多样、识别较难。

1 辽西高粱炭疽病发生情况

调查发现,辽西地区目前主要种植的高粱品种或杂交种有14个,而这些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高粱炭疽病,有的品种因病已造成严重产量损失。依据不同品种上高粱炭疽病发生程度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病害零星发生,主要是一些由育种单位新选育的高粱杂交种,如辽粘3,辽杂37、辽杂27,辽杂19等,田间炭疽病发病率10%~50%,属于较抗病品种。第二类为病害普遍发病,主要为一些老杂交种和农家种,如红缨子,沈杂5,锦杂93,赤杂 101,风杂 4号等,田间炭疽病发病率60%~100%。第三类为严重发病类,主要为老品种和南方引进推广的一些品种,如辽杂1号、两糯一号,红茅6号,湘两优糯粱1号,帚用高粱等,田间炭疽病发病率100%,高粱产量损失严重,部分地块因病绝收。

2 辽西高粱炭疽病流行原因分析

2.1 高粱品种老化、抗病差,抗性品种更新慢

通过对朝阳、阜新、锦州地区高粱种植区调查发现,生产上种植品种如沈杂5,辽杂1号,锦杂93,赤杂101,风杂4号,这些品种中大多数品种在该区域已种植10余年,有的已超过20年,品种退化严重,品种抗逆性差、年份间表现不一、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一些通过杂粮加工企业、酿酒企业订单种植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如两糯一号、湘两优糯粱1号、帚用高粱等均为严重感病品种。辽粘3,辽杂19、辽杂27、辽杂37等高粱炭疽病发生较轻,有明显的抗病能力,然而在生产中推广更新速度较慢,加快了病害流行。

2.2 栽培管理粗放,植株抗性差

高粱一般种植在旱薄地上,属于粗放式管理。存在轮作倒茬不合理、整地质量差、农药使用不当、施肥方法不当、肥料配比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高粱管理粗放,致使高粱长势弱、不整齐、抗病能力差,病害发生流行加重。另外,高粱收获后秸秆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田间病原积累,成为第二年高粱炭疽病的初侵来源,加速了病害传播。

3 辽西高粱炭疽病防控措施

3.1 选育和推广应用抗病品种

国内外研究表明,高粱炭疽病具有突发性和爆发性,一旦发生蔓延迅速,对高粱危害极大,种植抗性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措施。在高粱炭疽病严重发生区域和地块,要选种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以减少病害损失。

3.2 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以提高植株抗病为目的的耕作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尽量将高粱开花期与夏季多雨时节错开,避免抽穗前后易感病期遭受连绵阴雨天气导致病害暴发。同时避免过早播种,导致后期早衰,加重病害发生。(2)及时清理残株减少菌源。在高粱收割完毕之后,需要针对高粱秸秆进行合理的处理,通过秸秆粉碎、土壤深翻等措施有效降低感染源。同时,按照高粱炭疽下方叶片发病逐渐向上蔓延的发病特征,在患病早期可以及时摘除植株下方患病叶片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病源,降低病害传播蔓延速度。(3)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可以减缓病害传播速度。在种植模式方面,可以利用宽窄行种植方式,能够对病情起到一定的抑制的作用。(4)合理使用农药。由于高粱体内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受到药害、病害及机械损伤等叶片变红色的特性,对多种药剂敏感,特别是敌敌畏、敌百虫等有机磷药剂严禁在高粱上引用,以免产生药害。

猜你喜欢
抗病品种感病辽西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与番茄颈腐根腐病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开发
史前勤求索 辽西秀芬芳——纪念索秀芬先生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研究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三)三七新品种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一):三七抗病品种选育研究
早熟树莓‘波拉娜’在阜新的试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