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渔业”在玉溪市的应用

2020-12-15 15:26:15陈兴林梁用本
云南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玉溪市水产品渔业

陈兴林,梁用本

(1.玉溪市红塔区农业信息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2.玉溪市水产工作站,云南玉溪 653100)

“互联网+渔业”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渔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提升渔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技术不仅让水产品实现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而且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再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样就能够实现精准渔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着力推进渔业信息化建设,启动“互联网 + 养殖生产”“互联网 +经营”“互联网 +监管”工程,加快渔业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渔业产业链改造升级,让渔业经济发展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实现渔业绿色发展在“宽带上增效”“渔民在键盘上致富”“渔业绿色发展在互联网上繁荣。”

一、玉溪市“互联网+渔业”现状

玉溪市辖区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大高原湖泊,池塘养殖面积1200 hm2,水库养殖面积2500 hm2,稻田养鱼面积2300 hm2。“互联网+渔业”在玉溪市的应用非常简单,主要应用在“互联网+养殖”“互联网+经营”,在“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监管”的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一)“互联网+养殖”

玉溪市水产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在渔业水质在线监测领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渔业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是按照水产养殖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需求,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网、通信、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开发的,集水质环境参数在线采集、智能组网、无线传输、智能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支持、远程与自动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用户通过监控平台可以实施监测水质参数(测水质、溶氧、病害等指标),同时监控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控制决策,通过无线接入点向设备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远程监控中心通过GPRS远程接入点接收无线控制终端汇聚的数据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端、微信控制端、PC端等信息终端远程查询水质信息,同时也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做出控制决策,远程控制增氧设备。例如新平泓海嘉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养殖名优水产品过程中,就安装了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养殖池塘增氧、调温等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的管理与控制。

(二)“互联网+经营”

玉溪市目前水产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在渔业经营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利用水产平台、app进行销售;二是线上销售,线下配送冰鲜水产品。新平泓海嘉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养殖的宝石鲈冰鲜产品就是采用该模式。

二、“互联网+渔业”发展的难点

(一)资金投入薄弱

目前渔业资金投入薄弱,成为制约“互联网+”的最主要因素。养殖方面在生产成本上占比较大,且缺乏既懂传统渔业、又懂互联网的人才;渔业电商平台建设、渔业物联网的技术研发、设备购置投入较大。在监管、服务平台的搭建方面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

(二)物流配送成为难点

水产品具有生鲜特性,易死亡、易腐,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尤为突出,目前的社会化物流仍不能满足运送水产品的需求。

(三)养殖规模小、观念陈旧

养殖规模小、观念陈旧,成为“互联网+”的羁绊。由于养殖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不仅无法实现养殖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制约着渔业转型升级与加速推进,还造成对水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管的难度增大、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限制着渔业竞争力的提升。养殖户对互联网的意识亟需转变,市场环境中养殖户对互联网的整体接受和适应能力有待提升。

(四)渔业经营模式落后

渔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等特点。“互联网+渔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变现在的渔业状况,同时也要符合渔业行业本身发展的特征,要在渔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互联网渔业发展的商业规律。

(五)水产品认证滞后

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认知度较高,对生产各个环节信息完善的可追溯性食品具有更高的消费意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例如阳澄湖大闸蟹从养殖、收购、加工、销售都可进行追溯,因此成为了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玉溪市水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滞后,导致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低。

(六)水产品可追溯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水产品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生产者重数量轻质量、供应链编码技术落后、消费者认知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不阻碍着我国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顺利实施。水产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企业内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非常低,认为参与可追溯体系就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不会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对可追溯体系的参与意愿非常低。

三、“互联网+渔业”发展建议

(一)做好“互联网+渔业”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观念和思路起决定性作用,追根溯源,统揽全局才可以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渔业产业的互联网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谁走的弯路越少,谁就离成功越近。养殖规模扩大需要大量的投入,养殖环境也有区域差异,渔业的长远规划决定了渔业的长足发展。

(二)发挥政府职能,开展“互联网+监管”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府宣传和引导,推动“互联网+渔业”的应用。开展水产苗种、渔药、饲料、水产品等的监管,建立健全台帐系统,实现养殖、销售全过程监管。

(三)大力推进渔业信息化

整合现有涉农信息平台资源,实施“互联网+现代渔业”,实现渔业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渔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大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力度,做好“12316”手机app、“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的推广应用,组织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渔企业信息上网工作。积极探索渔业遥感和物联网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配套应用。

(四)“互联网+品牌”的创建

“互联网+品牌”的创建应结合渔业“三品一标”的创建同步进行。“三品一标”是国家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渔业“三品一标”的申报和创建,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安全优质水产品品牌形象,做大做强“三品一标”产业,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只有拥有让用户信任的产品和品牌,才能通过自媒体平台在互联网上传播。

(五)“互联网+产销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产销合作社的成立,能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使成员之间互利共赢,有效增加收入,创新渔业经营机制,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开拓水产品市场销路。“互联网+产销合作社”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信息服务,使养殖户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提升水产品和附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品质。

(六)利用渔业技术工作人员,开展好“互联网+服务”

开展信息共享、信息更新、网络技术服务、远程培训教育等多项内容。促进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媒体等多方面的信息平台融合。开展信息技术团队、渔业专家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农业技术的远程交流、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实况的诊断,探索解决基层渔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服务手段和方法陈旧、管理方式落后、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动态信息采集困难、沟通衔接障碍、有效资源难以整合共享等问题的方法。

(七)利用“互联网+渔业”,延伸渔业产业链

渔业产业链在形式上反映渔业产业结构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渔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实现渔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键在于建立高效运营的完整产业链网。通过构建和发展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渔业产业链网,对渔业养殖、捕捞、加工和中间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加快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互联网+渔业”和社会化服务等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升水产品品质、水产品价格,促进融合,让养殖户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利润;通过“互联网+”介入水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延长渔业发展的价值链。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企业效益提升,而且可以实现渔业资源集约利用,进而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玉溪市水产品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世界农药(2019年4期)2019-12-30 06:25:06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玉溪市老年大学书画作品展示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34
碧玉清溪 墨韵飘香——玉溪市老年大学书画系发展侧记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32
玉溪市粮食局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取得实效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中国水产(2017年2期)2017-02-25 07:56:08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