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峰
摘 要:当下,在初中英语教育阶段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有所欠缺。不仅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对于教学方式也非常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于文化学习的需求。而想要满足初中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提高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中,提高英语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关键词:文化自信 初中英语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这时也是提振文化自信的重要教学方式。然而,在初中英语教育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远远少于西方文化的教学,这不仅导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不了解,也导致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无法完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融合给予重视,并发掘出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英语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成效。
一、培养初中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1.新时期倡导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国能够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形象与标志。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需要教师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给予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响应提高“文化自信”的号召。而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也要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深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如:通过传媒渠道播放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让人们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树立“文化的自信”。
2.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随着全球化背景的到来,西方文化也随着英语教学逐渐传入我国,而我国的文化也要积极融入世界中,让文化能够走出国门,向世界进行传播。而在对文化进行传播时,就需要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而想要对跨文化交际人才进行培养,需要重视对学生们的文化教育。尤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文化意识。英语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中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内容,并对我国传统文化积极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课堂学习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让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们文化意识的养成。
3.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需求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发现当我国学者在面对英语交际语境进行交流時,便会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英语交际环境,文化传播更为注重西方文化。而第二方面便是人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不够自信。而想要提高文化自信,必须要教育中着手。在初中英语教育阶段,英语教师要重视对英语文化的输入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们的文化意识能够逐渐养成,并为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观念。
二、以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调查
1.研究过程
通过对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将调查对象选取在不同中学的不同班级,通过对班级学生和学校的任教教师进行调查。而调查一共分为四个方面:(1)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存在兴趣;(2)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名称的翻译能力,并与翻译西方文化名称进行对比;(3)调查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对传统文化语言的运用;(4)调查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情况。综合分析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通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中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并愿意学习如何运用英语对传统文化进行表述。但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低。也有55%的学生便是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也会自主对材料进行收集,但不会主动查询传统文化的英语名称和术语。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英语翻译掌握程度非常低,大多数学生们都无法完成对传统文化术语的翻译。而教师们大多都会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但是学生通过学习却无法通过自己的英语语言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表达。
2.研究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英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渗透较少的原因,主要是英语教材中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内容。并且,为了确保学生们的英语成绩,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对英语知识内容的教学,对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缺乏重视,并且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对学生们的兴趣培养非常不利。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但是自主性较差并不会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而英语课堂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导致学生们缺乏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有待锻炼与培养。
三、以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建议
1.对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重进行增加
当下,为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需要在英语教材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传统习俗、艺术文化等。而通过这些文化内容也能为英语教师提供教学的切入点,让英语教师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内容,提高初中学生们的文化意识。
例如:在对“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材中,便可以融入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而英语教师也可以结合传统饮食文化进行教学拓展,让传统文化能够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了解。并通过对比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让初中学生能够意识我国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如:茶文化、酒文化等。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2.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拓宽文化渗透与拓展的教学途径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想要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教学中,就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让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理解。锻炼初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
例如:对“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开展课堂教学时,英语教师便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同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演绎愚公移山的故事,并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更多运用英语表达成语或谚语的方式,提高初中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并对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充满对文化的自信,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积极运用我国传统文化的术语进行互动交流。
3.在单词中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单词是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也是英语文化的载体。而通过对单词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西方的语言文化进行了解。而英语教师也要对单词中涉及的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引导初中学生通过单词学习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
例如:在开展“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课堂教学,英语教师便可以通过The highest mountain引入我国最高的山峰喜马拉雅山,同时对我国的名胜古迹进行拓展,如:万里长城、故宫等,通过这些名胜古迹的英语单词表达方式,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让初中学生能够了解如何运用英语对我国的名胜古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并对学生们的文化意识进行提高。此外,也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初中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莫炎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英语教师》2020年第14期。
[2] 王婉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英语教师》2020年第6期。
[3] 李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研究》,《文学教育(上)》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