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14 07:30:20李玉姣
关键词:数学教师小学生内容

李玉姣

摘 要: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国家与社会对我们的事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学生。如果能在小学数学科目中带入到传统文化思想,不仅能让学生受到熏陶,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与喜爱,这对于新时期的教育理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也能够影响学生的“三观”导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方法及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渗透 作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09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严谨的学科,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性与想象性。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找到数学科目与传统文化思想相融合的地方,找到它们的结合点,深挖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我们传统文化思想的真正意义所在,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素养。

一、優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能够对小学生们的思想文化进行影响,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让小学生们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理解,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弘扬与传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渗透给予重视,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2.强化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能够让小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让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充满自信心。而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想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能促进小学生们健全人格的建立,对小学生们的良好道德品质进行培养,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教学因素之一。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结合知识内容对文化进行渗透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数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挖掘。结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渗透。引导小学生们在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时,能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在传统文化中,传统数学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通过对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引导小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还能通过文化渗透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与传统文化学习充满了兴趣。

例如:在对《简易方程》进行课堂教学时,数学教师便结合“鸡兔同笼”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对方程思想进行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而“鸡兔同笼”是记载于我国《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问题之一。而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之一问题,对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进行渗透,让小学生意识到古人的智慧。同时,在古代人们便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让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入,同时也能意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这对学生们文化意识的养成和文化自信心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结合传统文化的小故事,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时,也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行调动。让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充满热情与动力。而这也能够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让小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而在对传统文化故事内容进行引用时,数学教师要对故事内容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明确,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时,也能够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让数学课堂教学能够一举两得,在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小学数学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找规律》开展课堂教学时,数学教师便可以结合“田忌赛马”的故事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学生们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分析,掌握田忌赛马中的规律,并通过故事内容对其中涉及的传统数学文化进行了解。让小学生能够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同时让小学生们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故事收获自己的感悟。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能够成为学生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3.结合传统文化图形,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知识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在开展几何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传统文化中的图形与图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还能对学生们的文化认知进行提升。而在我国传统图案中不仅蕴含了传统艺术文化,其中也有着许多数学的思想和文化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如何进行教学渗透给予重视。在对数学课堂与传统文化图案进行融合时,要将古人美好的生活向往进行体现。

例如:在对《图形的运动》开展课堂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图案对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而在对传统文化图案进行选择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窗花剪纸、京剧脸谱等,也可以结合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图案,如:故宫中的古典建筑图案,引导学生发现古人对于对称的运用,让学生发现对称蕴含的美感。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们理解教学的知识内容,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让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

4.拓展教学内容,感受文化内涵

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深远持久的重要意义,它内容丰富,逻辑性与准确性高。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找到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契合点,把它们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够感受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以加之学生的兴趣,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本中,其实已有很多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习题或知识点,教师应在这些方面上重点强调说明,利用手中的教材以及结合相关传统文化思想,来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乐趣。

5.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数学实践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学生了解知识内容的重要学习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小学生们能够对知识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探究,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对《圆》进行课堂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并将中秋节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实现在数学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小学生们通过课堂实践学习,能够了解我国中秋节的团圆文化,并通过月饼等文化遗产引导小学生对“圆”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解。让小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圆”的意义,并积极对小学生文化素养和意识进行培养,发挥出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价值。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通过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发扬光大。

6.通过名人故事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在我国数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数学家,如:祖冲之、刘徽等,这些数学家们写作了传统数学文化的著作,在书中详细描绘了许多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也可以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并结合他们的数学成就对传统数学文化进行渗透,引导小学生对传统数学文化进行了解,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依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积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传统文化对小学生们的思想与观念进行影响,培养小学生们的良好品质与修养,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映民《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中外交流》2019年第51期。

[2] 高波涛《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年第1期。

[3] 杨柳《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考试周刊》2018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