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是比较重要的精神财富,可引领当代青少年走进传统节日,感受不一样的民族特色,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课堂,枯燥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对英语内容缺乏学习兴趣,无法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民族内涵。因此,教师要积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引领学生分析节日习俗等英文发音,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 传统节日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5.017
在当前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西方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效果比较强,以至于部分学生对本国传统节日文化没有清楚的认知,无法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而,作为英语教师应在课堂内积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1.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自信逐渐被提出来,人们都在阐述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可提高学生的文化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掌握传统节日内容,以本民族文化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学生通过节日内容逐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而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灿烂的文明。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都是以西方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基础层面上深入掌握英语内容。但这导致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兴趣持续下降,无法培养学生的民族信心。因而,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可引导学生理解差异内容,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逐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学习动力,进而不断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素质教育的发展逐渐加快,教师不仅需要引领学生掌握英语内容,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因此,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融入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文化思想,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并且,传统节日文化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树立学生民族信念。
4.有利于增加学习趣味性
因为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为此,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英语内容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熟练掌握英语内容,增强文化素质,并且还可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以此实现寓教于乐的理念。
二、小学英语课堂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策略
1.依据教学内容引入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进行导入,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引入传统节日文化,借助节日的传说与习俗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翻译,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不断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Special days”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根据某个日期猜测节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将“春节”的传统习俗进行阐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首先,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festival i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熟悉春节的英文内容:Spring Festival。其次,教師就要讲解春节的来源:In ancient times, man had a monster that always eats people. People from nearby villages are especially afraid of it. Then came an old man. He told the villagers that the monsters came when I was in the window labeled red grilles,setting off fireworks,so that they were not coming. The villagers with the words of the old man,as expected, this monster did not harass the village,gradually forme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以此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出春节的习俗,逐步提升学生对春节的认识,进而实现高效的教学课堂。
2.根据传统节日的礼仪行为进行讲解
为促进学生的礼仪行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礼仪习惯,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逐一分析每个礼仪的内涵与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行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且,教师还要选择适合学生理解的礼仪内容,将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传统节日文化,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My favourite season”时,教师就可以“中秋节”为例,引领学生掌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单词内容,进而加强学生对中秋节礼仪习惯的理解。首先,教师可将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进行讲解,并询问学生:Which season do you like,逐一阐述每个季节单词的记忆结构,深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其次,教师在说到秋天季节的时候,可引入中秋节内容,增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在班级中说明“秋暮夕月”的内容,使学生明确迎寒与祭月两种习俗内容,将Mooncakes, watermelons, apples, dates, plums, grapes单词内容进行说明,并拓展学生的单词容量,强化学生对sacrifice/fete单词的运用。最后,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在阖家团圆时正襟危坐,与家人共同赏月,将舞狮子的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明确中秋节的礼仪习惯,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借助情境创设传统节日文化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的使用频率较高,学生可在英语世界中明确基础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入传统节日文化,带领学生走进节日氛围中,感受不一样的民族色彩,从习俗、服饰等内容多方面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传统节日文化。
例如在学习“Summer Vacation”时,教师就可引领学生思考夏天假期都有哪些节日,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学。首先,教师需加强学生对可数名词变为复数形式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把y变i加es”的内容,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其次,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七夕节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The story of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Girl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由阐述七夕节的由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最后教师需要将乞巧节内容进行说明,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将广东的“拜七姐”活动进行阐述,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民族特色,以及“七姐诞”在东南亚地区的流行程度,提高学生对Summer Vacation的多元化认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
4.开展实践活动,引入传统节日文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要求。教師要在课堂内积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对英语内容的运用。因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多样性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事先布置作业内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传统节日文化,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在课堂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概述,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例如在学习“Winter vacation”时,教师就要在课前布置以下作业:1. Collect holiday content existing in winter vacation.2. Laba porridge is taken as a case to illustrate the traditional custom。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英语课堂传统节日的教学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收集情况制定合理的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内容等,纠正学生的发音。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Lotus seeds, longan, glutinous rice, red beans, red beans等单词含义,并将腊八粥的由来进行详细的阐述,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冬天的传统节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知力,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肩负着教学内容的责任,还需指引学生掌握传统节日文化。因而,教师需明确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节日的故事、礼仪等,开展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润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活动课程英语学科实施途径的研究》,《中外交流》2019年第40期。
[2] 刘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新课程》2020年第31期。
[3] 罗秀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课外语文》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