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园
摘要:德育教育现在已经成为各个学校需要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德育教育除了通过班主任工作实施以外,还要将其渗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设计,除了进行知识讲解之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落实良好道德品质,还可以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这都有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德育;现状;实施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因此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乃至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依然存在很多落后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模式单一落后,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着眼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落后低效的教学面貌,真正发挥这门课程的教学优势,推动小学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1 小學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它关系到德育工作的落实开展。但是部分教师还缺乏对此门课程的重视,认为只有语数英这些才属于主要课程,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粗略地把教学理论知识讲解一下,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无法在此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滞后,仍以课堂灌输和讲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对课程内容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因为学习内容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引导和培养[1]。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实施
2.1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只有拥有核心素养,才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道德与法治本身就属于素质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此门学科的重视[2]。首先,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在教学中要多利用现实案例、法治事件等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且要善于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例如,在“校园生活真快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件游戏乐分享活动,做完游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去思考,在游戏中应该遵循哪些规则,然后鼓励积极发言,教导学生在游戏中也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自身安全,以及树立规则意识。其次,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把自身的主体人格与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对小动物产生同情、喜爱的情感,接下来就需要提出较为深奥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法律知识去保护小动物,期间可以讲解一些《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可行的,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理性思维。
2.2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落实良好道德品质
生活是最好的教师,新课改大力倡导生活化教学理念,并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本就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建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熟悉感,在引导学生分析处理生活事情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通过实践走向真知的目标[3]。例如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出生活案例:“小明到商店里购买零食,回来之后才发现食品已经变质了,过了保质期,那么小明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探索和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真正落实良好道德品质。
2.3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发思想情感共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可以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优化课堂效果。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的方式指导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仿体验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个体的内心世界,实现其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4]。通常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课中设计角色扮演或模仿等活动。期间,教师当“导演”,布置扮演内容,学生当“演员”,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取角色进行扮演。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分享,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再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为促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还可以组织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访问先进人物、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调查、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街道清除小广告、举办手抄报活动、演讲竞赛等,从而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未来,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针对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优化教学设计,采用更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的认识德育、学习德育、践行德育,促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金权.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11):152.
[2]包淑珍.漫漫课改路且行且斟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感悟[J].内蒙古教育,2017(09):44-47.
[3]唐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5-20.
[4]吴兰凤.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2017(36):91.